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梵语a。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偏有’或‘偏无’之一方)皆为谬误;唯有超越有与无之相对性,始属绝对之真如。于原始佛教经典中,如杂阿含经卷七、相应部经典二十四之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等,所显现‘无’之观念,系相对于‘有’之‘无’,亦即为相对于‘存在’之‘非存在’。大乘佛教经论更进一步揭示其义,如中论卷一观六种品谓,一切有与无,本即不存在:若见有、见无之相,即是浅智之见。同论卷四、大智度论卷六等,则藉超越相对性之有无,泯绝诸法之假实断常等,而以‘无’为‘一切皆空’之同义语。盖以诸法皆由因缘和合所生,故本性即是无(空无自性);复以有空义之故,遂得成一切法。

 大般若经卷四更藉‘无’之彻底否定,而对五蕴、六界、十二处,乃至四果、独觉、菩萨、佛等佛道修行各阶段之人格发展予以‘一无所执’之精辟阐论(大五·二二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中略)如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地界,无水、火、风、空、识界;无眼处,无耳、鼻、舌、身、意处;无色处,无声、香、味、触、法处。(中略)无预流,无预流果;无一来,无一来果;无不还,无不还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独觉,无独觉菩提;无菩萨,无菩萨行;无佛,无佛菩提。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与如是等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同经卷三十八亦谓,‘无性’乃是般若波罗蜜多之自性;而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即是舍离般若波罗蜜多之自性。此说与上述引文均可视为般若经系统对‘无’之核心思想,乃从透彻之否定来开展大乘佛教无所滞碍执着之般若大慧。

 见于维摩经卷中之‘入不二法门’亦为诠释‘无’之著名典故。据该经记载,一日,文殊师利等三十二菩萨与维摩诘居士谈论有关何等为不二法门之究极答案,诸菩萨均先后提出各种超越生灭、善恶等相对原理之看法,而以之为不二法门;文殊则谓无言、无说、无示、无识为不二法门;对此,维摩诘唯以沉默不语显示之。由是,文殊遂叹之为‘是真入不二法门’。要之,维摩诘之‘默不二’即是表现一种透骨透髓、积极活泼的‘无’之精神。

 于我国,如慧远、僧肇、吉藏、慧思、智顗等诸师对‘无’之概念,皆大抵继承般若系统之思想。如慧思于所著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谓(大四六·六二八上):‘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此一论点,与上记般若经中之奥义,旨趣全无二致。

 ‘无’之思想,于我国禅宗更有淋漓尽致之发展,最足代表者为赵州从谂禅师之‘赵州狗子’公案。无门关第一则(大四八·二九二下):‘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无门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路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中略)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其后之禅林师家,多藉此则公案之拈提,强调彻底破除执着,泯绝念虑分别的‘无’之精神。

 另于净土教方面,如唐代道绰有‘法身无相,法身无知’之说,谓如来之真法身乃无色、无形、无言说、无住处、无生、无灭者。另如飞锡和尚于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亦提出‘无心念佛’之说,迥异于一般‘念佛有念’之思想,而为净土门中唱道‘真无念’之重镇(大四七·一四一下):‘言理门者,真无念也。释曰:有之与无,即此念而本无矣!何者?佛从念生,心即是佛,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触,佛不自佛,心不自心,安得佛外立心,心外立佛?佛既不有,心岂有哉?无心念佛,其义明矣!故世人谓念佛有念也,吾则谓念佛无念也。’

 此外,如真言密宗以豙( a,阿)字揭示‘诸法本不生’之理。据大日经疏卷七下载,一切诸法皆由众缘而生,从缘而生者皆有始有本,然若观此能生之缘亦复从众因缘生,如是辗转从缘,则莫可穷究其根本源头;如此而观,即知‘本不生际’乃万法之根本,若彻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了知自心。此乃密教从‘诸法本无’、‘诸法本不生’之教义来具显‘无’之奥旨。[杂阿含经卷十二、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三、显扬圣教论卷十六、成实论卷二、卷十一、中论卷三观有无品、注维摩诘经卷四、摄大乘论释卷五、二谛义卷上、大乘大义章卷上、大乘玄论卷二、摩诃止观卷二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下]







• 人家给我算命,都说我是短命相 • 心要净,心要空 •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 幸福美满的家庭 • 把恶缘变成善缘,这是聪明人 • 佛光遍照,它也照不到你 • 我一生没有化过缘 • 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 • 如是因,如是果 • 什么是僧俗四众?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 • 现在人取名字,这个名字要吉祥 • 他欢喜你,听你的教诲 • 为什么会退转? • 功夫不得力 • 我就是这么修的 • 怎么才能成就?忍就能成就 • 瘟疫流行,缺少慈悲心的人,应当要注意 •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 什么叫佛事 • 想到病很重,那就非死不可!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十种得戒缘 · 宗法 · 十方 · 信愿行 · 故意方行 · 宝石寺 · 五部合断 · 九种转变 · 击石火 · 七日轮出 · 他 · 拘尸那揭罗 · 真言三字 · 赞佛 · 宗坚 · 阴持入经 · 金翅鸟 · 雪山大士



· 净界法师: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对三大困... · 异类中行 · 仁焕法师:人的光明与黑暗 · 鬻度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卅二章 最初的... · 海涛法师:世间哪有永恒又单独存在的事物? · 梦参长老:自己要求不要太高遵佛教诲对治烦... · 四种法离菩萨行 · 蔡礼旭:教者 上所施 下所效 · 学人 · 道证法师: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3... · 星云法师:服务的伟大 · 楞严头 · 由旬 · 刘素云:如果你身先定不下来就想把心定下来... · 星云法师:为警察祈愿文 · 慈悲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