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四种释义

为解释经论及其文句所设之四种释例。略称四释。凡有三家不同之说:(一)天台四释,乃天台大师智顗解释法华经所用之释例。又作四大释例、四种消释、四种消文。即:(一)因缘释,以四悉檀为因缘,解释教法之兴起。四悉檀原为龙树菩萨判释世尊一代教化之方法,今转用为释义之方规。如解释经首‘如是我闻’之‘如是’两字。(1)世界悉檀,谓如是为指事之词,指一经所说之事实。此乃世间通途之释义,使闻者易解而乐欲。(2)各各为人悉檀,谓如是为信顺之辞,乃表白阿难之信仰,而劝众生信。(3)对治悉檀,为破外道经首冠阿(无义)、沤(有义)所引起之诤论。(4)第一义悉檀,谓‘如’乃真如之义,‘是’即真如离百非;为使入中道实相之释义。 (二)约教释,分如来一代教义为藏、通、别、圆四教,就此四教之义,由浅至深,解其经文。如解‘一心’,藏教作意识解,通教作阿赖耶识,别教作如来藏识,圆教作三千诸法。(三)本迹释,即置迹化(垂迹)之现相而明本门(本地)之本性。如谓舍利弗为比丘声闻,是就垂迹而释;谓其原为菩萨,乃就本地释之。(四)观心释,即于如来所说法义,作为观心之对境,由观己心之高广而入实相妙理。盖若寻迹,迹广,徒自疲劳;若寻本,本高,不可及,此犹日夜数他宝,自无半分钱,故当寄于我一心,作观心释。[法华文句记卷一上、法华经科注卷一、法华文句要义闻书卷七]

 (二)三论四释,乃三论宗解释法义所用之释例。即:(一)依名释义,又作随名释义。就世俗之字义,依其名称释之。(二)就理教释义,又作显道释义、竖论表理,或称竖释。举出与其名称相反之义,以显示名称之奥义与无相之理。(三)就互相释义,又作就因缘释义、横论显发,或称横释。此用于评论与其他字义相互关系,即举出与其名称相对之名,相互补助,以表现其完整意义者。(四)无方释义,谓不依一定之字义,任意解释名义;无方乃不定之义。[大乘玄论卷五、科注三论玄义卷七、大乘三论大义钞卷一、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三]

 (三)真言四释,乃密教为阐明密义所用之释例。又作四重秘释。系糅合大日经疏(唐代一行记)卷四,与大日经供养法义疏(又称不思议疏,唐代不可思议撰)卷下,对大日经经文之义释原有浅略、深秘二释,二疏复于深秘释中分别为深秘、秘中深秘、秘秘中深秘三释,总合而立为四种释义。以此四重秘释,可就任何事相、法义,予以阐释,用以显示密教对此事相、法义之奥义。

 兹举‘以香、花供养’之事例以配合真言四释之解说:(一)浅略释,即直接解释该物或该事相之意义;令本尊欢喜之义。(二)深秘释,旨在彰显该物或该事相所含之理趣;‘花’表示万善之行,‘香’表示精进之义。(三)秘中深秘释,旨在超越该物、该事相之‘法相’及其‘无相’,而彻入其法性之本源根柢;举凡一花一香,乃至一木一石,皆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所成,亦皆莫非大日如来遍满法界之相。(四)秘秘中深秘释,较第三重更进一步,除观察契入法性本源之外,更令法性之源底宛然冥合诸法之实相。故若就诸法之‘相’而言,第四重虽与初重无异;然若就义趣而别,则初重仅为相对性之解释,第四重方为绝对性之解释,以此乃可诠显‘即事而真’、‘当相即道’等之实义,而此一独特之释风,乃成为密教对各种重要事相、法义所不可少之解释方式。[大疏演奥钞卷一](参阅‘浅略深秘’4678)







• 他行的善没错,但是他的心不善 • 不邪淫的人有福 • 人生在世,寿命很短促 • 佛学家念佛不能往生 • 一定要永离妄语 •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别的星球,咱们都住过 • 五种非人 • 你是迷迷信 • 她有天眼通 • 我将来成佛,就度这些众生 • 什么叫业障?妄念就是业障 • 平时能积德行善 • 清朝亡在慈禧太后手上 • 教学不能不谨慎 • 佛法治学像大树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打 佛 七 • 财源滚滚而来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仰 · 扇面写经 ·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 元安 · 本高迹下 · 器朴 · 圣种 · 末代赎命涅槃 · 天圣广灯录 · 曹山法身 · 无生生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小野玄妙 · 佐藤哲英 · 肥者耶 · 禅钻 · 四车 · 瑜伽羯磨



· 印光法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八) · 海涛法师说故事3:我要当国王 · 瓮中捉鳖 · 印光大师的孝道观 · 五则法问 · 五时八教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印光大师:念佛屡信屡退是何原因? · 不即不离 · 从果向因 ·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八课 三论宗 · 定弘法师:听师父老人家说离婚要入地狱的,... · 果卿居士:他也有身,他也有苦,他也有家,... · 定弘法师:家里人非得让吃鸡蛋,怎么办 · 印光法师:念佛600问(十一) · 得人憎处 · 声闻之美——《经集》的学习与思考 · 寂静法师: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很难...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