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光教科书 >>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 浏览文章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五课 佛教与哲学

 

  第五课 佛教与哲学
 

  哲学是人类思惟的呈现,「哲学」在西方称为「爱智」之学,意谓对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体证真理的方法,尤其佛教的教理内容深广微妙,无所不摄。在宗教的世界里,佛教的离苦得乐之道是最真实究竟的;在学术的领域里,佛学是宇宙人生最圆满透彻的思想哲理。佛教与哲学都是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种种问题的思惟探求,唯哲学缺乏宗教的实践。因此,佛教与哲学虽存在著兼容性,但对人生的探讨,佛教则比哲学来得更究竟,更圆满受用。
  
  哲学略分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三大体系。佛教源自善于冥想的印度古国,东传至思想庞杂的中国大熔炉里,经由两大文化的冲击与淬链,使得以「缘起性空」为根本思想的佛教哲理,更加精湛地开展其哲学义理,并为宗教与哲学的整合做了最佳的诠释。
  
  哲学所要探讨的根本问题,即是宇宙人生的本原。在西方传统哲学里,认为「存在」的本原,往上可追溯到唯一的真实存在,即是上帝,此上帝创造并主宰整个世界。然而佛教并不承认有一个主宰者存在,万物也不是真实的存在,万物非由上帝所主宰,而是「法尔如是」的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性存在,非绝对独一的存在论。
  
  既然「诸法因缘所生」,并无独自存在的实体,那么谁是认知这个世界的主体呢?佛教早期的瑜伽行派及后期的唯识宗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是由人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这是佛教对本质与现象的认识论。西方哲学则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本质是事物自身的根本性质;现象则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这种内外(精神与物质)二分法,易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中执取一端。若以佛教的「唯识」做为认识论的对比,在「唯心」、「唯物」的辩证上,即可免除对立与矛盾。因为外境现象虽皆由心识所变现,但此心识亦是依因待缘,随境变现,所以在唯识胜义上来说,亦无「唯心」之论。
  
  世间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所以是无自性空;虽是无自性空,但又不坏假名而有,因此中观学派以「空」为究竟真理,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是一种假名有。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种无自性空,又是假名有的世间性相,就是第一义的中道义。这种「即空即假即中」的立论,与龙树的「八不」都是佛教有名的辩证法,也是佛教特有的哲学思考。
  
  佛教从缘起法至中观唯识等一脉思想下来,开展出中国的八大宗派,各宗派虽各有其立论,但基本上皆离不开「缘起性空」的哲理。此由缘起为开始,涅槃为终极,所开展出的佛教哲学义理,已将真理的具体内涵展露无遗。
  
  然而,哲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理论的辩说,而且要能力行实践。佛教以宗教的立场而言,具有赋予生命终极关怀的意义,以人生的离苦为目标。因此,佛教哲学的人生目的即是涅槃。而西方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探讨,偏重于真理知识的追求,未能提供实质的修行法门,所以在目标上与佛教不同。且西方多从外在的现象来探究物界的本质,而佛教则从内在的心识来看待外在事物,所以在方法上亦有不同。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学为哲学之母」,实是指佛教的教义不仅具有实践法门的宗教内涵,更有合理性、客观性、必然性的思想理论作为实践的依据。
  
  总之,在佛教浩瀚的经典之中,不但充满了高深微妙的哲理,尤其佛教并不推崇纯粹性的哲学理论之探讨,佛教的本质是寻求生命自我的解脱,是由人自我觉悟以达涅槃。因此,佛教哲学的价值,不在于真理的论辩或理论的建立,而是着重于实用意义上的实践;佛教的哲理对宇宙人生的现象做详细说明,目的不是为思想哲理的探讨,而是寻求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达到解脱。所以对自身生命的升华、老病苦恼的解脱,乃至对当今社会的贡献,均提供了全面而积极的关怀,这是佛学于诸哲学中精妙卓越之处。

 







• 法喜充满 • 你要是恢复了无量觉,你就是阿弥陀佛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不爱财富的人很少 • 真正的佛教在哪里? • 醍醐里头掺不得丝毫的毒药 • 能忍,决定有好处 • 单单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 慈悲心能解毒,清净心不受感染 • 鬼有五通 • 你用妄心会老,用真心不老 • 高度艺术化的教学 • 平时能积德行善 • 每一个人都有磁场 • 人的相貌体质,是这么来的 • 戒妄语 • 发菩提心 • 立愿为先 • 预知时至,坐着往生 • 自己天天造恶业,自己往往不知道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宣化上人:儒释道三而一,一而三! · 宣化上人:六根忽动被云遮 ·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四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浅释(2... · 宣化上人:妄想是修道人的绊脚石 · 宣化上人:三界无安如火宅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3...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三十四)普救... · 宣化上人:一切一切都在演說妙法 · 宣化上人:漏尽通,从阳根坚硬如铁到无需睡... · 宣化上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是又... · 宣化上人:我们知多少就做多少这才是修行人... · 宣化上人:戒定慧三学具足,贪嗔痴三毒自然...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 宣化上人: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 · 宣化上人:真想学佛把香烟戒除去好和佛能接... ·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用最诚恳的心来发愿依愿... · 宣化上人:五戒十善消灾难



·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5... · 寿康宝鉴 · 断漏 · 三种不坚易三坚法 · 孝道要从孝顺父母的身、心、志上去落实(... · 三分别 · 胡小林:专心致志,摄耳谛听 · 上班空闲时间处理自己事情算偷盗吗? · 印光大师:苦乐吉凶都是自己的罪福所感召 · 一境四心 · 宣化上人:疾病来自业障 · 三宝鸟 · 开悟与着魔之差别? · 悟禅 · 灵谷寺 · 东陵永玙 · 寂忍 · 可否照本宣科给同修讲《弟子规》等?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