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缘起

(一)梵语prati^tya-samut=pa^da,巴利语paticca-samuppa^=da 之意译。音译钵剌底帝夜参牟播头。一切诸法(有为法),皆因种种条件(即因缘)和合而成立,此理称为缘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无常),为佛陀对于现象界各种生起消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之法则,如阿含经典多处所阐明之十二支缘起,谓‘无明’为‘行’之缘,‘行’为‘识’之缘,乃至‘生’为‘老死’之缘,‘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续之理,同时亦由‘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断除无明,以证涅槃。此缘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证悟,为佛教之基本原理。盖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个我’及诸法具有实在之自性等论点,均予否定之,而谓万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独立之自性,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之根源,建立特殊之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之最大特征。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载,佛陀为摄受众机,所施设之缘起法有一缘起、二缘起、三缘起、四缘起,乃至十一缘起、十二缘起等数种之多。其中,一缘起系指一切之有为法总名为缘起者;二缘起指因与果;三缘起指三世之别,或指烦恼、业、事等三者;四缘起指无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种由因缘所成立之有为法,皆可称为缘起、缘生、缘生法、缘已生法。然据俱舍论卷九及尊者望满(梵Pu^rn!a^s/a )之说,‘缘起’与‘缘生’之法,两者互有所别,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为‘缘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则为‘缘生’。

 自教理史观之,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缘起思想为其根本教理,于原始佛教,以阿含经之十二缘起说(十二因缘)为始;于大众部、化地部中,缘起法列为九无为法之一;继有大乘唯识、瑜伽师地论之赖耶缘起说,楞伽、胜鬘、大乘起信论等之如来藏缘起说(真如缘起说),华严宗之法界缘起说,以及密宗之六大缘起说等,形成一贯之佛教历史思想,而与中论、天台等之‘实相论’共为佛教教学之两大系统。[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品类足论卷六](参阅‘缘已生’6123、‘缘起论’6129)

 (二)梵语nida^na。音译为尼陀那。意译为缘起、因缘。与上述(一)中之‘缘起’语意相同,而使用于不同之情形,指十二部经(原始佛教经典)之因缘部。即说明佛陀或历来祖师为应众生之机,而宣说或撰述经、律、论三藏之缘由(理由、由来),如华严宗教义中‘缘起因分’之缘起即属此义。此外,后世创立寺刹佛堂、刻造佛像,或记载高僧大德灵验行状之各种来由因缘,亦称为缘起。

 (三)据华严宗之说,当宇宙诸法现起时,由‘佛因位’之立场言,称为缘起,即‘因缘生起’之意;若由‘佛果位’而言,以其由悟界之本性产生,则称性起。华严宗又结合判教,分缘起为四种:(一)小乘之业感缘起,(二)大乘始教之阿赖耶缘起,(三)大乘终教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四)华严经圆教之法界缘起。(参阅‘四种缘起’1821、‘因分果分’2274)

 (四)六世纪之印度僧。曾赴朝鲜,于新罗真兴王五年(544)创建智异山华严寺,时人尊称为‘缘起祖师’。除华严寺外,师另又创建泉隐寺、燕谷寺。[华严寺事迹、东国舆地胜览]







• 不但恶事不会去做,恶的念头也不会起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自己深入得不够,烦恼习气改不过来 • 轻松学佛法封面2 • 我得福,他背因果 • 要懂得布施恩德 • 轻松学佛法书签1 • 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 打 佛 七 • 轻松学佛法《念佛》 • 出家人没有家 • 平等是从心上讲,不是从事上讲 • 这一转世,就不如前一世 • 心清净,就不会遭魔难 • 一切众生与自己息息相关 • 佛法帮助人转凡为圣 • 不往生极乐世界,你永远是孤单的 • 业力不作主,愿力就作主了 • 瘟疫流行,缺少慈悲心的人,应当要注意 • 这哪里是乐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历史上三次灭佛的原因是什么? · 要想修清净心,必须要离开外缘 · 地藏菩萨久远劫前是婆罗门女是巧合吗 · 为什么说“能觉”的智慧无边? · 为何学佛后还没有不学佛时心里很清? · 想一心专听您一人讲经可以吗? · 遇障碍如何能令了生死之心不忘失? · 弟子发现他人的对错掌握在自己手中? · 如何导正对梦幻泡影的错误观念? · 为何释迦牟尼佛身份暴露了还不走? · 真正的修行不一定要在清静的地方 · 修行能看到鬼道众生会不会很可怕? · 为何许多印度人都不信佛法而信其他教 · 神识不灭是否就是佛法所说自性? · 如何使学佛者在遭到障碍后而不退转? · 不小心把念佛机火化了是出佛身血吗? · 听经昏沉怎么办? · 请问犯太岁是否要到庙里安太岁?



·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十集)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蓝毘尼园中太子降... · 印光大师:生西方可度尽众生 · 星云大师:惠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样生活? · 教化地 · □光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15 · 海涛法师说故事3:发恶誓的果报 ·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 大悲咒句解 47、菩驮夜 菩驮夜 · 宣化上人:如何能令人生信心 · 不染污 · 般若时 · 胡小林:大乘起信论 · 海涛法师:慈悲施食法会 · 院内道行杂作衣 · 心中只有目标 ·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之66-70题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