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如是语经

如是语,巴利名Itivuttaka 。凡四篇(巴nipa^ta ,集),共计十一章(巴vagga ,品)一一二经。音译伊谛佛多伽。为巴利语经藏小部(Khuddaka-nika^ya)第四经。第一篇有三章二十七经,第二篇有二章二十二经,第三篇有五章五十经,第四篇有一章十三经。如是语,即‘如此说’之意;盖每经之经尾有iti(……如是)或 Ayam pi atthovutto bhagavata^ iti me sutan ti(我闻世尊说此义)之结语,经首则以 vuttam(曾如是言)或 Vuttam!hetam! bhagavata^ vuttam arahata^ ti me sutam!(我闻世尊、应供曾如是说)为始,各经中亦常用 itivuccati(如是言)之定型文句,由是可知本经经名之由来。

 各经系由散文(长行)与偈颂所构成,经之前后有定型之序文与结文,散文之结尾有‘世尊于此如是说’之定型文句,其后即为偈颂,用来重复阐说散文之内容;盖偈颂之于散文的关系而言,系表示重颂(梵geya ,巴geyya ,即祇夜),此种定型结合文句乃本经重要特征;惟第三篇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四篇中,亦有缺首尾之定型文句和表示重颂之定型结合文之经。又各章之末皆附有摄颂。从内容而言,本经系从采用重颂形式之经典中,收集由一法至四法之与法数有关者,即由第一篇至第四篇,分别阐说一法至四法。全经内容广泛而分岐,然亦包含多种重要思想,其中主要部分为有关出家者之教理,亦包括有关在家者之教说。又叙述之教法简雅,多存有古经之风格。据现代学者推测:(一)从成立史而言,第一篇、第二篇成立时代较古,第三篇、第四篇中有被认为系后来附加者。(二)部派佛教分裂前后所成立的巴利小部之原型,于形成之最初期即包含有本经。

 于汉译经典中,相当于本经者为玄奘译于永徽元年(650)之本事经,凡七卷,共计一三八经,由三法品所成。将汉译本事经与巴利本如是语经互相对照之下,显然系统不同,然两者实系出于同一源流。又本事经之梵名为Itivr!ttaka ,意即‘如此生起、过去发生之事’,与巴利本之‘如是语’,语意出入极大。然若比较巴利语与汉语系统之经典传承,应以巴利本较接近最原始之型态。此外,本经现有原文本出版及英译本(Sayings ofBuddha, New York, 1908)、日译本(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册)等。[善见律毗婆沙卷一、B.C. Law: A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G.P. Malalasekera: Dictionary ofPa^li Proper Names; K. Watanabe: A Chinese Collection ofItivuttaka (Journal of P.T.S.1906~1907); M. Winternitz: A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vol. Ⅱ,南北两伝の本事经(渡边海旭,壶月全集上卷)、原始佛教圣典の成立史研究(前田惠学)]







• 这四条戒就是邪正的标准 • 你防人干什么?有什么好防的? • 怎么才叫会念? • 无有一法不知,无有一法不见 • 不要去问鬼神 • 两舌之害 • 这个法门,真正不生不灭 • 还争什么?不争了! • 船上有五百商主 • 境随心转 • 他虽然放荡形骸,心地确实一尘不染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 不能忍辱,这是大病! • 真正学佛的人,恶报来了他不怕 • 利益和快乐 • 原来是碰见了鬼 • 向魔学习必定堕三途 • 他有一个好处,相信因果报应 • 轻松学佛法书签1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主观 · 显荫 · 苏悉地法 · 阿弥陀三十七号 · 本怀 · 王仙 · 巴杰士 · 二身 · 教镜 · 阅藏知津 · 姜羯罗 · 一切智 · 俱毗罗 · 四同 · 舌识 · 融本末 · 微尘 · 七羯磨



· 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 蔡礼旭:礼乐教化是重头戏 · 观练薰修 · 星云大师:如何化解“婚外情” · 果卿居士:书面敬答地藏占察网同修(下) · 金世宗 · 月光太子 · 慈诚罗珠堪布:戒杀放生的功德(护法神昼夜... · 昙延 · 净界法师:相比前世,人更容易忘记还有来生 · 入定印 · 声闻之美——《经集》的学习与思考 · 定弘法师:我心里时常不安,不知道是什么,... · 定弘法师:我也不明白十岁的孩子是怎么知道... · 陈大惠:为什么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依法出生分第八) · 度轮 · 教之道,贵以专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