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 浏览文章

印光大师:念佛人十大碍行

  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众生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倾,死生迁变。递相仿效,易地皆然。使我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舍无数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进,承事知识,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灭,可不痛伤。我今既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是故我今依经,创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人虽不故愿于碍。但于此间,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我身心先居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种大碍之行,今当说。

  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此十种大碍之行,摄一切诸碍,惟上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闻此十句义,于诸碍中,一一皆能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退转其心。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其志。乃至憎爱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场。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则于道行尚可直进。何况得于自然无碍之境,道岂不可进哉。譬如高崖之木,虽久旱如焚,尚不改其秀色。何况雨泽滂霈,而又加于三春之令,岂不敷荣茂实者乎。又如根缺之人,运用虽艰,而于求食之计,有不胜之巧。若以求得之计,移之于求道,岂在碍不能行道乎。

  当知此碍,即是一切众生大善知识,亦是一切众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脱生,可以超凡入圣。于诸世间所有美味上服,金刚珠玉,一切众宝所不能及。是故若非以碍为通,则于非碍,反成为碍。何以故。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心无障,则所学躐等。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事易成,则志成轻慢。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人顺适,则内心自矜。德望报,则意有所图。利沾分,则痴心必动。抑申明,则人我未忘。

  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骄奢起,必欺压一切。学躐等,必未得谓得。愿不坚,必未证谓证。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意有图,必华名欲扬。痴心动,必恶利毁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是十种过,从凡妄生,皆名邪见。展转生起无量恶法,遍虚空界。必令众生,堕于地狱。岂可于此,不生敬慎。若能体兹碍境:

  识病因缘,知病性空,病不能恼。

  了难境界,体难本妄,难亦奚伤。

  解障无根,即障自寂,障不为碍。

  达魔妄有,究魔无根,魔何能娆。

  量事从心,成事随业,事不由能。

  察情有因,于情难强,情乃依缘。

  悟人处世,观人妄为,人但酬报。

  明德无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实。

  世利本空,欲利生恼,利莫妄求。

  受抑能忍,忍抑为谦,抑何伤我。

  是故大圣化人,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施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如是则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故得之与失,自不能知。人奚于中,强生取舍。

  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为半偈时之遇罗刹,作仙人世之值歌利,瓦石来击之增上慢比丘,木盂为孕之大毁谤嬖女,及央掘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佛悉与其记,化令成佛。岂不以彼逆而为吾之顺,以彼毁而为吾之成也。何况时薄世恶,人事异常。于学道人,岂无障碍。于今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宝,因兹而失,可不惜诸。愚故依经聊述所知,愿勿嫌弃。倘因闻此义故,障碍现前,反能勇进于道,可谓得斯旨焉。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十大碍行”

  妙叶禅师《宝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倾。死生迁变,递相仿效。易地皆然。使如来三大阿僧祗劫不惜生命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灭,可不痛伤。既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今依佛经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踖等。学踖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此十摄一切碍。惟上智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沮伤。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乃至憎爱利名之场。人我得失之境,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道行可以直进。

  明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跋云: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鞴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污泥,超登不退。倘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怨不尤,庶莲花日滋,可称三味宝王矣。

 







• 念佛机 • 我们要想积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 • 功德要自己修 • 业障一现前,马上就要警觉 • 善恶因果不能抵销 • 礼敬一切众生 • 傻人有傻福 • 人弃常则妖兴 • 天天修财布施,你准发财 / 有舍才有得 • 命里有时终须有 / 积功累德,才是真正的保障 • 我们发的是功利心 • 邪师太多,到处都是 • 管别人的事,烦恼就现前 • 能度父母出离三界,这叫大孝 • 能把“缘”这个字解开,你就会很自在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忍辱多力 • 佛法治学像大树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要懂得修福 / 帮助贫穷的人度过年关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句双纸 · 佛教文库 · 专想 · 真达罗神 · 宽容 · 功过格 · 痛烧众生 · 掷恶人印 · 一异四句 · 法忍本心 · 诸见境 · 心王铭 · 二耶舍 · 伞盖行道 · 法喜 · 退果 · 外道问佛 · 深般若



· 一圆实 · 示道沙门 · 烧四指供佛的长老 · 二决定义 · 圣严法师:佛教的信仰与教义 · 异部宗轮论述记 · 慧净法师:念佛必定会放光 · 十五鬼神 · 云门糊饼 · 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 圣严法师:临命终时如何知道是魔境的干扰或... · 定弘法师:在何种环境下,念佛可出声念或默... · 净界法师:能不能够往生?我们其实不必问别... · 蔡礼旭:家长坚定原则 慎于开始 · 实证主义 · 全分一分 · 时常向佛菩萨或神灵祈祷是否是着相? · 海涛法师:孝顺父母,超度众生有大功德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