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星云法师 >> 浏览文章

星云法师:万般烦恼的根源



  “我们在这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如此就可在静心中过着美满的生活。”

  星云法师: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槃寂静”。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间不管如何差别动乱,在悟道的人看起来,千差万别仍然归于平等,动乱颠倒终亦归于寂静。

  日本铃木大拙在欧洲弘扬禅宗时,有人问他:“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是什么?”铃木大拙答道:“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就是:抛弃依赖的心。”人的心常依赖别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牵引,自己无法把持,这就是万般烦恼的根源。如何来稳定我们的心,求得恒久的平静呢?

  我们心中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恶念心、自私心……所有这些妄动的心,要用正动的心去对治它。比方说我们要有惭愧心、忏悔心,时时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要有欢喜心,对别人的一切都以欢喜之心来包容。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欢喜心,便可以接触到佛心。要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不能自私自利,只计念“别人能给我什么”。那些危言耸听、挑拨离间的言论,或讹言诋毁、言不由衷的人,实在是“别有用心”。

  先有慈悲心,后能进入静心。什么是静心呢?平等心是静心,广大心是静心,菩提心是静心,寂静心是静心。

  其一,静心就是对感情不执不舍。

  其二,静心就是对五欲不拒不贪。

  其三,静心就是对世间不厌不求。

  其四,静心就是对生死不惧不迷。

  总之,我们在这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如此就可在静心中过着美满的生活。

 

 







• 平等是从心上讲,不是从事上讲 • 北朝鲜的山神 •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 农药下得太多了 / 瘟疫怎么解决? • 随缘随分,不强求 • 用真心不用妄心 • 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出家 • 晓得自己有病,这就是自觉 • 经有一种力量,能摄持一切众生 • 这个因缘可贵,我们一定要珍惜 • 对治精神分裂症,全家念佛最有效 • 佛教是谁创立的?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 浪子回头金不换 • 从善护三业做起,这比什么都重要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什么是缘起论?缘起论是什么意思? • 不要怕死 • 吃山珍海味 • 我们要相信因果 / 天天有加减乘除 • 他都知道,他心遍知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首波罗 · 但中 · 刘贯道 · 定相 · 禅定力不可思议 · 金刚不坏 · 四十九重如意殿 · 毛坊主 · 觉鍐 · 兴彻 · 云辩 · 华■ · 永源寂室和尚语录 · 破山兴福寺志 · 普化寺 · 部执异论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 醍醐灌顶



· 净界法师:我们在学佛,到底什么是佛呢? · 光世音应验记 · 观经五分 · 受五戒没有吃长斋是否能往生?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幸福在一念之间:蔡礼旭:老师 · 罪根 · 俗谛常住 · 胡小林:我们对烦恼、妄念是一种什么态度? · 印光大师:念佛只图快、图多有什么缺点? · 海涛法师:若还想赚钱给儿孙用,那叫欠儿女... · 道证法师:弃儿变贵子,父母是观音菩萨 · 你看者瞎汉 · 定弘法师讲故事:方孝孺 · 彭鑫博士:伤身、败德、折寿的根本原因 · 蔡礼旭:爱敬存心 · 唐大圆 · 星云法师:万般烦恼的根源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