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蔡礼旭 >> 浏览文章

蔡礼旭:为什么没有法喜

  很多人修行没有法喜,因为他把修行跟生活脱节了,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那是不可能找得到的。而孔老夫子也告诉我们,「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在生活中的点滴觉悟,觉悟了,一切事物都是大道,所有的德行都含摄在其中。我跟同事说到,我们佛家修行最高的菩萨叫普贤王菩萨,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第一愿是「礼敬诸佛」,第二愿是「称赞如来」,总共有十愿,我对他们讲到,说你们每天教书就是普贤菩萨,他们吓了一跳,跟普贤菩萨有什么关系?第一,我们面对同事、面对学生都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坚信他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我们做到了「礼敬诸佛」。第二个,当学生有好的表现,称性的表现,我们马上给予鼓励肯定,这叫「称赞如来」,你把他的好愈肯定他就愈彰显。除了对学生称赞如来之外,当你看到非常用心教学、用心工作的同仁,都已经下班一个小时了,他的教室还亮著灯,这时候你也还没下班,你走到他的教室里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我们教育界就是有你这样的老师,才能出优秀的学生,国家才有前途」,你这么一讲,他本来已经相当疲惫了,突然抬头挺胸来继续改他的作业。我们轻轻的一声鼓励、肯定,很可能让他更有动力、更有信心,我们不要吝啬肯定、称赞。不管对学生、对同事,对於所有付出的人,我们都可以做到称赞如来。

  第三「广修供养」,我们每天跟学生上课,把圣贤的教诲见缝插针教给他们,这是法供养。让学生明白道理,面对往后的人生有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知见,不用再摸索半天,不用再因为做错了决定而搞得人生非常的混乱,他能走的明白、走的踏实,心里无所畏惧,我们也达到无畏布施,这是所有的供养都做到。不只对学生你可以广修供养,当你有好的经验、好的资料毫不吝啬给予其他的老师做参考,他又可以拿著这宝贵的东西去教导他的学生,那就有更多的人受益,这是广修供养。

  第四愿「忏悔业障」,我们在教学当中,内观自己我有没有乱发脾气,瞋恨心有没有起?跟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又察觉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所谓「教然后知困」,看到学生学习的状态不好,都在打瞌睡,像现在我也要注意这一点,这时候就代表我们的课程讲得不够好,要自我反省,哪些讲法可以更设身处地让他们去领受,不断的检讨自己、修正自己,这叫忏悔业障。当我们每天都在依教奉行,每天过得法喜充满,很充实,当学生也能体会到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不断在迈向一个有道德之人的路上,他的内心也会很踏实。

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七集)  2005/7/28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6-0017

印祖说这段话我们真正做到了,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到这句很高兴,你们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决定可生,听到这句话多兴奋!你看这段话,短短应该才一百个字左右而己,「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你看妄念起来了,有进退了,「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你看印祖给我们做非常好的表率。

  你看印祖号常惭愧僧,印祖是三百年来第一高僧,但是他却自号常惭愧,给我们深深的一个提醒,绝对不能有自满、傲慢的念头,要时时惭愧自己的不足,时时要看到自己的过失所在。「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印祖都给我们开示得这么清楚,我们假如在修道当中还想怎么办?有没有把握?怎么往生?讲这种话对我们祖师大德太抱歉了,祖师大德都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了,我们还讲说怎么修才能往生,这样不行。好像我们的父母明明把做人的道理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还到处邻居、朋友在那里问怎么做人?

  我们看看印光大师这段教诲有没有离开生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有没有离开生活?所以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在当下的生活、当下的工作,当下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我们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没有刻意的念头说这段时间很烦,我赶快到某个地方好好的,一年之后我再出来,我们没有起过这种念头。很烦,很烦还要先坐个车子烦烦烦到一个地方,然后慢慢让它不烦,那真是我也很佩服的。你看「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还让它继续在那里很烦,在那里认贼作父,那不对。今天假如我们不知道有这句万德洪名那还另当别论,明明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还不用,还在那里我先到那个山上去,我再来好好念佛,当下不念,还要跑那去念,你看我们有没有在当下看到自己的执著跟分别?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三集)  2006/12/21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13

  我们刚刚也提到印光祖师的这段话,这段话完全没有离开生活,而这段话却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具体在生活处事当中的落实。这些高僧大德说的话那都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绝对离开生活别无法可修了。所以「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你看礼敬诸佛,「下和」,六和敬,「忍人所不能忍」,忍辱,「行人所不能行」,广修供养、精进,你看六度、普贤十愿都在其中。「代人之劳」,不是布施吗?不是广修供养吗?「成人之美」,不是随喜功德、称赞如来吗?「静坐常思己过」,不是忏悔业障吗?「闲谈莫论人非」,口和无诤,你看有没有离开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

  所以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每天穿衣吃饭、我们每天工作处世都能行圣贤的教诲,都能照佛菩萨的教诲去做事,那一天都没有白过,那一天会不会有法喜?一定有法喜。我们为什么没有法喜?修行跟生活脱节了,今天工作比较忙,心里想少读一部经、少念五百声佛,生烦恼了,没有了解到我在工作当中就在礼敬诸佛、就在称赞如来、就在广修供养。普贤十愿说以此普贤十愿回向西方,临终的时候可以往生,普贤十大愿的力量很强,当下就能实践普贤十愿。当下我们实践,西方诸上善人都说这个在善果林、这个在娑婆界这个众生已经在做普贤十愿了,阿弥陀佛赶快来接他,你都不用担心,别人都会帮你提醒阿弥陀佛来接你。

  对!当下即是,当下肯放下烦恼习气,当下肯放下师父常讲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是当下肯放下。当下敢承担,提起,提起什么?「但愿众生得离苦」,提起「遵圣贤教诲,弘仁爱大道;秉弥陀悲愿,促寰宇和平」,所以当我们有这样的领会,那时候我去教书的时候,身体比较累,但是内心很欢喜,你看我们每天教书,不止我们教书,任何一个行业,在工作的当下都可以修普贤大士之德。你看我们看到学生,学生也是阿弥陀佛,所以「礼敬诸佛」,看到自己的同事、校长,都是这个态度。

  再来「称赞如来」,一个孩子有孝心了,我们循循善诱,肯定他、引导他,他这个善良的本性不断的引发出来,那称赞如来。我们的同仁非常尽忠职守,而且现在这个时代,尽忠职守默默耕耘的人反而有可能没有被人家看到,现在做表面功夫的有,扎扎实实做的反而比较少,这时候我们过去说教育界就是有像你这样的老师,才能又教出对我们整个民族社会的栋梁之材,都是你们默默耕耘做出来的。那个老师本来改作业都已经快要没电了,突然听你这么称赞,他的那种使命感、荣誉心都来了,马上「好,继续干」。这种事我们每天都可以称赞如来,我们不管在哪一个行业,不管在道场还是在企业,看到尽忠职守的人我们给予至诚的赞叹。

  再来,「广修供养」,我们每天教书是内财布施,又把古圣先贤的教诲告诉学生,法布施,然后把这些道理告诉他们了,他们人生少走冤枉路,他们人生少走错路,一走错路会有非常多的恐慌、懊恼,所以这叫根本无畏布施。所以真正的无畏布施不是一时解决他的痛苦而己,是从思想观念把他导正,他人生思想观念正确了,命运掌握在他手上,他对命运没有恐惧,所以我们每天可以广修供养。不只可以广修供养学生,我们的同事我们有好的资料马上欢欢喜喜的给他,而且给他不只是供养他,还供养谁?供养他的学生。像我曾经,因为我们是比较大的学校,大学校跟小学校不大一样,大学校是去了两年、三年,可能就只认识同年级的老师,小学校,从校长到所有的工作同仁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所以小学校的气氛特别温馨,有好吃的东西一定是全校老师一起吃,好不热闹,结果就变成一个大家庭。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四集)  2006/12/21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14

 







• 二十年之后,她的麻烦就来了 • 能度父母出离三界,这叫大孝 • 念佛能消业障,这是一点也不假! • 听经,要怎么样听? • 真正的佛教在哪里? • 念佛法门简易稳当 • 什么是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 • 自卑而尊人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鬼神遇到我们,我们要教他一招 • 洗心易行,这才管用 • 统统放下,成就的是道业 • 佛是人,不是神 / 人人都可以成佛 • 一岁大的小女孩,懂得印地安人土话 • 真正的大德 • 我们的空间不一样 • 犹太人投胎变鲤鱼 • 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求 • 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 佛是应机说法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 星云大师:是什么在控制着命运? · 星云法师:谈空说有 · 星云法师:固执的偏见 · 星云法师谈生命学 · 星云法师:死水与活水 ·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 星云大师:为上海外滩罹难同胞祈愿文 · 星云大师:烦恼不断?教您六个方法来对治 ·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医治呢? ·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智慧第一舍利弗 · 星云大师: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 · 星云法师:如何做人处事 · 星云法师: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 星云大师:生命如水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三... · 印光大师: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 七种礼佛 · 干峰 · 寂静法师:一个和尚谈婚姻,很有意思 · 生酥杀人 · 世智 · 蔡礼旭:老师如何因材施教? · 印光大师:修行净土为什么不必问他人之效验... · 尔焰 · 印光大师:不往生过失在自己 · 原志 · 宣化上人:人生的一个真谛 ·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三》 · 慧净法师:“弥陀名体相即不离不二”之经文... · 蔡礼旭:让孩子清楚他错在哪 而不把情绪留... · 星云法师:善德之语 ·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