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阿毗达磨发智论

梵名Abhidharma -jn~a^na-prastha^na 。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略称发智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与集异门足等六论合称为七论,又六论之义门少,故以足譬喻之,称为足论;本论则文义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称为身论。七论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

 本论以说一切有部学说为基本内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间争论之各类问题。共立八蕴,分为四十四品,即:(一)杂蕴,说明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种种法。计有世第一法纳息、智纳息、补特伽罗纳息、爱纳息、无惭纳息、相纳息、无义纳息、思纳息等八品。(二)结蕴,说明三结、五盖等种种结使。计有不善纳息、一行纳息、有情纳息、十门纳息等四品。(三)智蕴,说明圣者断除惑障,而得无漏之智。计有觉支纳息、五种纳息、他心智纳息、修智纳息、七圣纳息等五品。(四)业蕴,说明身、口、意三业所起之善恶诸行。计有恶行纳息、邪语纳息、害生纳息、表无表纳息、自业纳息等五品。(五)大种蕴,就三世说明四大种所造之善恶色法。计有大造纳息、缘纳息、具见纳息、执受纳息等四品。(六)根蕴,就四果及三世说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计有根纳息、有纳息、解纳息、等心纳息、一心纳息、鱼纳息、因缘纳息等七品。(七)定蕴,说明三界诸天之定与二乘所修之定有种种不同。计有得纳息、缘纳息、摄纳息、不还纳息、一行纳息等五品。(八)见蕴,说明凡夫外道之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种种之见。计有念住纳息、三有纳息、想纳息、智纳息、见纳息、伽他纳息等六品。

 本论之异译本称为阿毗昙八犍度论,又称迦旃延阿毗昙、阿毗昙经八犍度,由苻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于建元十九年(383),凡三十卷,亦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大毗婆沙论卷一、大智度论卷二、俱舍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唐内典录卷三、卷五、开元释教录卷三、卷八]







• 要真干 • 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 • 离人我是非之道 • 菩萨会不会附身? • 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执 • 佛菩萨在流眼泪 • 不忍不能成就 • 他虽然放荡形骸,心地确实一尘不染 • 石头从哪里来的? • 我将来成佛,就度这些众生 • 世间人的乐,是乐极生悲 • 许多大树躺在她门前,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 • 五种非人 • 学佛的人,也可以戴首饰 • 你修的福,未必是真的福报 • 这条小狗,它的前生是和尚 • 赚的钱,他都寄回去 • 今天说很爱你,明天就不爱了 • 小虫很守信用,比人好! • 我们专修净土的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车坊 · 智称 · 牛场玄真 · 赤色 · 最胜会 · 实我实法 · 睒弥 · 八正道 · 誓愿 · 洪遵 · 阎魔界 · 入室 · 开题 · 频婆树 · 提婆五法 · 阿梨耶 · 无根树 · 万松行秀



·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 · 郭扎派 · 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 依主释 · 妻子为让丈夫念佛出妙招,令其死后免受地狱... · 印光大师:杨佩文居士得舍利记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 · 是非交结处 · 佛教的轮回原理与事实 · 定弘法师:念佛的要领是什么? · 净界法师: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 十八支 · 三支作法 · 净界法师:离开了心就没有一切法的存在 ·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 伽罗陀 · 宣化上人: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屡世种菩提 · 海涛法师:在家居士修持法 1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