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十八支

又称十八禅支、十八支林、十八静虑支。指色界四禅定之十八种功德法。法界次第卷上载,十八支即:(一)初禅天定五支:(1)觉支(寻支),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2)观支(伺支),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为欲界所未有。(3)喜支,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思惟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得初禅,利益甚多,欢喜无量。(4)乐支,谓行者发初禅时,喜踊之心既息,则恬然静虑,受怡悦之乐。(5)一心支(定支),谓行者初证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之散,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定一。

(二)二禅天定四支:(1)内净支(内等净支),谓行者欲离初禅,呵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净。(2)喜支,谓行者初得内净时,得免觉观之患,而获胜定,内证之喜无量 (3)乐支,谓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怡悦之乐。(4)一心支,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

 (三)三禅天定五支:(1)舍支,谓行者欲离第二禅时,呵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则发第三禅之乐,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2)念支,谓行者既发第三禅之乐,则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息,则乐得增长。(3)慧支,谓行者既发第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4)乐支,谓行者发第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三支,将护此乐,乐则遍身,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5)一心支,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

(四)四禅天定四支:(1)不苦不乐支,谓行者欲离第三禅时,呵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无苦无乐。(2)舍支,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第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3)念清净支,谓行者既得第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其不退,进入胜品。(4)一心支,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之定,用前舍、念二支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寂静,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二、杂集论卷九、俱舍论卷二十八]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百福临门 • 为社会,为众生,马虎不得 • 不邪淫的人有福 •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 一听到佛号就哭 • 佛法教学,三转falun • 常存布施的心 • 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 • 狐臭没有了,那就是你有功夫 • 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 • 安乐死 • 人家说他爱你,姑妄听之,不要当真 • 山神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佛是我自己,佛也是你,佛也是他 • 毁 谤 • 要真学、要真干 • 业力不作主,愿力就作主了 • 我们修行的功夫,是以这个为标准 • 我们常讲天然灾害,实际上哪有天然灾害?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梵心 · 五家辨 · 十六资具 · 董梦梅 · 洞山过水悟道 · 缘起相由 · 憍赏弥国 ·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 等无间缘 · 衡山 · 不定种性 · 你看者瞎汉 · 晓云 · 实相涅槃 · 道德经 · 方寸禅 · 阿欧 · 玄俨



· 一相一味 · 慢山 · 证严法师:仁慈智慧的母鸡 · 威仪师 · 蔡礼旭:要戒除骄、奢、淫、逸 · 学诚法师:做事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已经失败... · 证严法师:国王的白发 · 无作戒 · 海涛法师:忍辱大菩提[香港] 上 · 宣化上人:修行三秘诀:真、诚、恒 · 海涛法师:慈悲最有力量,慈悲最快乐 · 上门为病人读《地藏经》如法吗? · 布施要有智慧,不是说布施多就有功德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蔡礼旭:言语的修养,辞达而已矣 · 教证二道 · 四来 · 印光大师:人间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