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 浏览文章

慧净法师:人在世间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意思是世间的恩爱再深,拥有再多荣华富贵,也只是一时的因缘和合,时间一到,就各自离散。人愈是贪恋,因缘离散时就愈痛苦。我们要了解,世间的本质就是如此。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两段话,都是从《无量寿经》摘录出来的。

  人生世间,因为贪图五欲,所以都在「爱欲之中」;但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并不意谓我们死的时候,才是「独死」,才是「独去」,包括活着的时候,也是「独生」、「独来」。

  虽然我们有亲近的家人朋友,但内心深处依然是孤独的,难得有可以谈心的知交。有句台语说「心事谁人知」,想来大家都有同感吧!所以即使与众相处,真相也不出「独」字。

  何况「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当我们临终受果报的时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乐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恶道,都要自己承担,没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这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除非是阿弥陀佛来承担我们罪业的重担,救度我们于轮回,否则八万四千无量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我们的生死轮回。

  《地藏经》言: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父子至亲」,父子的亲情是天性,在人世间,自然会彼此慈爱、孝敬,可是一旦死亡,到了地狱就各走各的路,因为每个人三业行为都不一样,所以死的时候,就随各自的业去受果报,不能相逢。所以「歧路各别」。

  即使有百千万分之一的机会相逢了,也「无肯代受」。为什么?地狱之苦自顾尚且不及,如何能够彼此代替!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这段话有个典故。有一对父子,居无定所,今天乞讨到这个地方,明天又到另一个地方。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父亲又告诉儿子,这也不是我们的「家」,到了这里还是作客,不能长久。

  当初看到这段典故时,内心有着深沉的伤悲。我们在这个三界六道,娑婆世界是客,能够长久的只有极乐世界,所以「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世间眷属,缘尽则离;图久远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极乐。

  世间眷属虽然恩爱相处,但这个缘份也十分短暂,几十年过了,缘尽了,就彼此离散,不能再相聚。人生就是这样无奈、这样悲哀。希望再相聚,就要结佛缘,彼此都「专称弥陀佛名」,彼此都「愿生弥陀净土」,如此,今生为六亲眷属,未来也能继续和乐相处。

 







• 这个女人,只有上身,没有下身 • 清净平等觉 • 对于佛理不明,对于人情世故也不明 • 往生不是死 • 阿修罗 • 地狱只有两种人见得到 • 年轻有福报,那不是福报! • 你有没有作佛的心 • 毁坏佛像的果报 • 发脾气要不得,一定要止住! • 朝山拜佛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他不疲不厌 • 不说人家的过失 • 向魔学习必定堕三途 • 佛教化众生是被动的 • 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 不往生极乐世界,你永远是孤单的 • 病是怎么好的?百分之九十五是信心 • 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出家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一体速疾力三昧 · 莲宗派 · 唐太宗 · 六度譬喻 · 轩钵 · 胡跪 · 大訢 · 无痴 · 谚文 · 正量部 · 衣领树 · 如宝 · 传戒 · 历缘对境修 · 无漏九地 · 一揣食 · 心心相印 · 十遍处



· 蔡礼旭:弘扬汉学的当代价值 · 罗睺罗的衷心忏悔 · 业海茫茫,苦海无边 ·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一 · 道场如何做早晚课? · 隔历长远教 · 玉环 · 宣化上人:道是行的不行哪有道,德是做的不... · 真胝天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一卷 · 无关普门 ·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 定宾 ·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 赵夷午 · 圣严法师: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 元音老人:成佛是心,不是身 · 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二十二...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