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光教科书 >> 第七册 佛教常识 >> 浏览文章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一课 丛林寺院

 

第一课 丛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寺」。
  
  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
  
  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城的只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故又称「兰若」,意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直到后世,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为「七堂伽蓝」。
  
  寺院具有弘传佛法的功能,佛陀住世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称为「讲堂」;讲堂本为寺院的建筑物之一,犹如今之教室,佛世时只园精舍便有七十二间讲堂,可见广建讲堂本为佛陀所倡导,后世则直接指称寺院为讲堂,讲堂于是成为寺院的别称之一。
  
  寺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称「道场」,隋朝时炀帝曾经下诏,明令天下的寺院改称「道场」,并将宫中行佛事的场所称为「内道场」,或称「内寺」。
  
  寺院又称「招提」,源于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四二四)造立伽蓝,称为「招提」。意为四方僧房,也就是指自四方来集的各方僧众均可止宿的客舍;后来称僧团所共有之物,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者,后来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也有称为「刹」者,因一般均有于佛堂前立「刹」的风俗,故称寺院为寺刹、佛刹、梵刹、金刹或名刹。韩国至今仍沿习「刹」的称呼,例如通度刹、海印刹、松广刹等,在台湾佛光山也有一处分院名为澎湖海天佛刹。今之僧人对语时,尊称对方之寺为「宝刹」;南宋高宗时曾将十五所禅院制为「五山十刹」。
  
  在日本,则称寺院为「坊」,并依寺院的主从关系,称传承祖师法的根本寺院为本寺、本山,其属下的寺院,则称末寺、末山;在大寺院境内,附属于该寺院的小寺,称为子院、支院、枝院、寺中、寺内、塔头;分布于远处而不另设住职的寺院,则称通坊、通寺、支坊、兼带所、挂所等;本山的支坊,则称为别院、御坊。
  
  此外,依《只园图经》之说,寺又名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清净无极园、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等;现代则又称会馆、学舍、莲社、念佛会、居士林、禅净中心、布教所等。甚至古时又将女众驻锡的道场称为「庵」或「爱道堂」,男众住持者为「寺」,或称「首堂」;乃至依宗派而分讲寺、律寺、净寺、禅寺等,其中禅寺又称「丛林」,意指僧众和合居住一处,犹如树木聚集而不乱生长,表其有规矩法度,所以称为「丛林」。
  
  丛林如大冶洪炉,是陶冶僧格,修学办道的修炼所,因此古时有「选佛场」之称。寺院也等于是学校,重视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所以寺院是社区的精神文化重镇,是民族生活、习惯、风俗的凝聚处,也是现代信众信仰的中心。
  
  今日随著佛教弘传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间随之扩大,寺院的功能应作具体的发挥,因为人们到寺院中来,除了满足宗教生活的需要之外,在更高层次文化里,寺院又具有多种教育的效能。现代的寺院设立图书馆供人阅读佛教典籍;提供视听中心、简报室介绍佛教文化史迹;有会议室可以研讨、座谈、开会;有讲堂可以布教弘法、举办活动来引导人心向善,达到净化社会的功效。如此,能使寺院发挥多项教育、文化等功能,为大众服务,广植福德来成就菩萨道。

 







•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 他不能成就,这是他的事情 • 佛是应机说法 • 自己害自己 • 解跟行分不开,解要用行去证实 • 天天放下,月月放下,年年放下 • 怎样把无明破掉 • 前世杀业太重 • 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 • 为什么要尊师重道 • 因缘是第一因素 • 佛是人,不是神 / 人人都可以成佛 • 信愿行/善根福德因缘 •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有什么好争的? •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 • 你是恶梦多,还是善的梦境多? • 世出世间法都要师承 • 你是真学是假学,你怎能瞒得过人? • 心想事成 • 蚊虫蚂蚁、树木花草,都是阿弥陀佛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空生 · 一代三段 · 聂道真 · 直末寺 · 屙屎送尿 · 劝持品 · 寂照堂谷响集 · 缯盖 · 教外别传 · 慧远 · 四种资粮 · 高佛顶 · 桶底脱 · 如来心经 · 第一我身 · 悭 · 尼乾陀若提子 · 琅琊山觉和尚语录



· 印光大师:救人危急,大积阴功 · 彭鑫:邪淫危害,损伤身体的五种直接表现 · 世雄两足尊 · 宣化上人:淫欲 · 果卿居士:忏悔灭罪之台湾男子 · 果卿居士:浅谈阿修罗! · 蔡礼旭:处处能替人着想就是仁慈的意思 · 定弘法师:放下身心世界,单提一句佛號 · 边即无边 · 不叫妄念相续,叫佛念相续 · 变易 · 海涛法师: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7 · 睡眠盖 · 藕丝 · 厌世观 · 蔡礼旭:《群书治要》对世界和谐的启示 · 慈诚罗珠堪布:戒杀放生的功德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