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光教科书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 浏览文章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四课 论藏

 

  第四课 论藏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原指有关教法的研究,例如研究律藏者,称为阿毗奈耶,后来广至对经、律二藏的论述,乃至以论解论者,都称为阿毗达磨。
  
  根据《俱舍论》卷一载:「胜义的阿毗达磨系以智慧对观四谛之理,而对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无漏的意义。」也就是说,论藏旨在明示教法,引导佛子入佛知见。《大乘庄严经论》亦指出,设立论藏是为对治自心的见取,为成就慧学,为通达法、义,故知论藏实通于三学中的慧学。
  
  佛陀的教法,经过弟子数度结集,分为经、律、论三藏。论藏约成立于公元纪年前后,此时佛教已由原始佛教进入部派佛教,并随著部派的分裂,对教理和戒律产生种种的异说和诤论,各个有力的部派都成立各自的论典,于是在二、三百年间,分初、中、后三期,完成了阿毗达磨论典七部。部派佛教完成论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这是部派佛教的一大特征。
  
  原始佛教所结集的经藏中,实际上已含有不少能归入论藏的经典,只是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来逐渐演成解释、论义的形式,也就是藉著往复问答以显扬教义的「论议」。论藏原本是对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后来随著僧团的纷诤日起以及外道邪说猖狂,论藏于是负起摧伏外道,破邪显正的任务。例如:佛陀入灭后八百余年,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提婆菩萨于是作《百论》用以防止闲非,彰明宗义。
  
  此外,龙树菩萨有感修行人或因内心滞惑,或生倒见,或执偏误,于是作《中论》,令离二边之相。又著《十二门论》,以「十二门入于空义」,除正面阐述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外,更针对当时印度思想界流行的胜论(主张因中无果)、数论(主张因中有果)和小乘部派佛教等做有系统的批判。乃至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针对当时印度佛教界对世界本质问题,有人执空,有人说有,争论不已,于是有世亲菩萨所著作的《辩中边论》一书问世,以辩明中道和两边,目的为剔除边见,求得中道。
  
  《百论》与《中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为三论宗的依据论典。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以论立宗者,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法相宗等,称为论宗。
  
  佛教的出家僧侣中,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深通经藏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称为律师,精通论藏者,称为论师;造论弘扬佛法者,称为论主或论师。佛陀曾被当代各家称为论师,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善演佛陀所说之法义,助益于弟子对佛法的理解,故称论议第一。印度佛教史上以法救、妙音、世友、觉天等四师,合称「婆沙四大论师」;大乘佛教则以马鸣、龙树、提婆、童受等四师,合称「四日论师」;龙树菩萨与世亲菩萨则有「千部论主」及「千部论师」的美誉。
  
  论藏其实包含经藏与律藏,经、律、论三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修行的指南,佛弟子依之修行,必能开发无漏智慧,获得无上涅槃妙法,因此三藏称之为「法宝」。
 

 







• 放弃自己的成见 • 离八风之患 • 人与人之间没有道义,导致这个大陆沉到海底 • 佛力不加持的话,那不得了! • 我们今天学佛,学佛学什么 • 我们有好地方去,何必要躲避 • 他是用理智来选择 • 想到病很重,那就非死不可! • 她想出家 • 心物是一不是二 • 舍不得布施,这是很大的烦恼 • 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照顾 • 如果人没有贪嗔痴 • 那是灵鬼在作祟 • 老,不是一年一年老;死,不是命终的时候死 • 这是他迷惑颠倒,决定不能怪他 • 用定慧调心,用戒律调身 • 佛是大英雄 • 我们世间人,最亲爱的无过于父母 • 信愿为前导,持名为正修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心愿相应,佛必定来接引 · 不盗得大富 · 你用妄心会老,用真心不老 · 毁坏佛像的果报 · 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为什么不想佛? ·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 要懂得修福 / 帮助贫穷的人度过年关 · 我们要珍惜这个无比殊胜的因缘 · 什么叫业障?妄念就是业障 · 凡夫的心不快乐 ·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 现在人只看眼前,当家的是贪嗔痴慢 · 人情事理,变化多端 · 他不要了,舍弃了 · 财富来了我散掉 · 这样的人不堕三途 · 高等智慧的生活不在于富贵 · 自卑而尊人



· 拂迹入玄 · 有相执着 · 具支灌顶 · 炽盛光佛顶法 · 圣严法师:无量寿经讲记-四十八愿 ·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不可以自杀求往生? · 印光大师:如来无上妙道,岂灵仙乩坛之所能... · 彭鑫:元气与肥胖及相关隐患 · 祖师堂 · 慧律法师:迅速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 宣化上人:如何获得生死自由 · 贪 · 印光大师:当为儿女培福,不当为积财 · 定弘法师:佛制不饮酒这条戒,是防止我们犯... · 楞伽悬记 · 三心二意这句成语是出自佛教 · 根败 · 印光大师曾对虎说三皈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