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学基础 >> 浏览文章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四节 何谓僧

第四节 何谓僧

所谓憎者,梵语僧伽,泽云和合众。即奉行佛陀教法的出家弟子。僧有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四种。僧称为和合,主要体现在六和精神上。一成和同修,即对所受戒法,善护受待,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不净,和合共住。二见和同解,对于出离尽苦的圣道能善巧如理通达,与诸修清净梵行的道伴,见解一致共同修学。三利和同均,同衣食利养,对于如法获得的财物,不个人隐藏,与诸同住者平等受用。四身和同住,同礼敬三宝的身业,有疾病违缘互相照顾。五口和无净,同赞三宝功德,同修语业,有善法功德,互相赞叹鼓励,有过失互相善意的谏止举发。六意和同悦,同一信心,同修意业,念话道伴,皆是替佛杨化,皆是正法主持人,皆是自己的善知识。此六和是解决增团的思想上和经济上得到和乐、清净平等。见、戒、利的原则是平等、和谐、民主、自由、团结,此三为本质;身、口、意是思想行为,此三为表现。以上六和为事和。若约理和而言,指同证挥灭道理。

僧有声闻僧,即修习小乘法,剃发染衣,具足出家沙门的形相。菩萨增,即修习大乘法,或出家或在家的形相。出家僧众有五: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耶尼。在家有二众,称为白衣,即优婆塞、优婆姨。合为七众弟子,成为整个佛教的信徒。

佛弟子以“法味同受,财利共享”为原则。佛自成道后十二年中无有广成,仅有略戒:“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心意,身莫作造恶,此三业道净,能得此是行,是大私人道。”到了十二年后开始制广律。之所以制定戒律目的在于治理增团,能使僧众健全。有犯者给予制裁,不接受——按出。如律云:“大海不宿死尸。”这样能使僧团和合、安乐、清净。由此能得到众人的信奉,佛法得到久住。佛法依僧弘扬,有和会增在,就有正法在。戒律中说,有五个比丘住世弘律弘法,正法住世。

总上所言为佛法僧三宝,为何称为宝?因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导首,极为尊贵,如世间珍奇宝物,所以称之为宝。《宝性论》以世间珍宝的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俗称为宝的意义。希有、离尘、势力、庄严、最脏、不改。《心地观经·报思品》以坚牢、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严、最妙、不变十义说明怫法增得名为宝的意义。

佛法僧三宝为组成佛教之三要素,佛陀为教主,佛法为教法,僧众为教徒。

 







• 他一放下,就顿悟,就成佛了 • 要守着不妄语,要守着不两舌 • 学佛的人不少,真正修行的人不多 •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 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福 • 堕无间地狱 • 要怎样才叫做正觉 • 小虫很守信用,比人好! • 三昧水忏的来源 •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 主修一定是念佛,这个重要! • 佛教是教育,它一点迷信都没有 • 得失心没有了,你怎么会不自在? • 现在人纵欲、造业,这个很可怕 • 人生在世,寿命很短促 • 我们随缘度日,决定不攀缘 • 三轮体空 • 命里有时终须有 / 积功累德,才是真正的保障 • 真正的自己,是不生不灭 • 有些布施,不需要花钱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毕陵伽婆蹉 · 慧拨 · 持证 · 日黄总簿 · 预修十王生七经 · 僧炎伽陀尼 · 四觉 · 龙门 · 五业 · 室兽摩罗鱼 · 阁主 · 满荼 · 存三守一入如来禅 · 三种法身 · 茶毗 · 净心 · 彰所知论 · 呗器



· 阿旺罗卜藏嘉穆错 · 卧法 · 蔡礼旭: 祖宗的教诲当中,最重要的核心就... · 87 千金散去品佛味 · 蔡礼旭: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启发心地 · 佛陀与佛法 · 印光大师:诫欲戒淫 · 忽必烈 · 元音老人: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 道证法师:观音奇感 · 星云大师:第六讲 智慧为化愚的根本 · 磨砖 · 六即佛 · 少年培福,壮年造福 · 印光大师:教育子女的根本是什么? · 刘素云:所以什么叫营养?什么是免疫力,谁... · 学诚法师:百法在境界中观照缘起 · 一真法界和娑婆世界是谁运作的?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