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光教科书 >> 第五册 宗派概论 >> 浏览文章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课 律宗

  

  第六课 律宗
 

  律,指佛陀随缘制戒的具体规范,乃因僧众不当行为而被动制定。在印度曾分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传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只律》、《五分律》。本宗以律为所依,故名为律宗。
  
  佛陀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缘和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不同。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佛典初次结集时,即已成立律藏,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印度东部的跋耆族比丘首先提出十条新戒律,受到东部僧团的普遍遵行,造成西方长老比丘的非议,乃举行结集,斥为「十事非法」,导致教团的初次分裂;其后教团陆续分出部派,所传戒律不尽相同。
  
  佛教初传东土一百八十年间,虽有经典传译,却独缺律典。直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印度昙摩迦罗始译《僧只戒心》戒本一卷,并敦请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传戒,开中国十师传戒的先河。
  
  姚秦弘始六年(四○四),弗若多罗译出我国第一部广律《十诵律》后,律典相继传入;其中较重要的是「四律五论」。广律译出后,中土普遍以弘扬《十诵律》为主,关中则盛行《摩诃僧只律》;《四分律》译出后,流传更广,渐次取代各部,成为主流。
  
  南北朝至唐代,陆续有弘扬律宗者。唐初有终南山道宣律师,广事著述,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为《四分律》的集大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为后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千年来我国律学行事的指南。
  
  《行事钞》将「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其中以戒体最为重要,为戒律的根本,「戒体论」乃成为律宗的主要义理中心。道宣将佛陀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二教」,以定慧法门为化教,戒学为制教,提升了律藏的地位(占佛陀教法的一半);又融小归大,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意义,奠定他在八宗的地位与发展基础,贡献卓越。
  
  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弘化《四分律》,因其学养深厚,严持净戒,律学大彰,世称「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周)继嗣法统,成为南山律宗二祖,其后法脉不绝。唐朝末年,经会昌法难及五代战乱后,佛教衰颓不振,律宗亦渐式微。
  
  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师大弘律宗,唯因释律有异,形成「会正」与「资持」二宗,「资持」影响尤广。
  
  宋代以后,几经战乱,律宗典籍逐渐散佚,至元、明两代,乏人传承。明末清初,复有莲池、蕅益、弘赞、元贤等著作论述;并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师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萨于云端受戒,顿悟心地法门,广学大小乘律法,开坛说戒,徒众万人,再兴南山律宗。古心门下的寂光,于南京宝华山创建南山律宗道场,成为日后的中国戒学中心,至今天下丛林传戒,多依循宝华山的戒坛仪轨。
  
  寂光的弟子见月继承宝华山法嗣,见月数传至文海,清世宗时,奉诏入京,住持宝华律宗的分支--法源寺,开坛传戒,从此宝华山法脉分灯全国,文海戒子遍满天下。清代太平天国之乱,宝华山受到严重破坏,重建后,盛况不复。民国初年,唯弘一律师校正三大部及其它律藏,云游著书,弘传南山律宗。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戒律从外相的修持清净,到内心的不动念,层次有所不同。随著时代的变迁,许多小小戒已不适用于各国不同的民情及现代时空。星云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饶益众生。
  
  经云:戒如良师,可以指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戒如船筏,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生死大海。戒,是学习做人的根本。清净的戒行,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圆满幸福快乐的人生。

 







• 口业清净 • 阿弥陀佛到他家里来告诉他 • 历事练心 • 我将来成佛,就度这些众生 •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 破坏别人的家庭 •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 人家给我算命,都说我是短命相 • 要舍得干干净净,你才能圆成佛道 • 自己要会转 • 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就是回向心 • 名副其实的永生 • 不要怕死 • 心愿相应,佛必定来接引 • 一切诸佛都护念,你怎么会遇到魔障? • 真的能带业往生吗? • 舍利弗尊者,跟蜜蜂结法缘 • 向魔学习必定堕三途 • 一定要大心量 • 冤亲平等,万法一如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梦参老和尚:禅是佛门“无言教诲” 不向外... · 梦参老和尚: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 梦参老和尚:一种简便易行的长寿方法 · 梦参老和尚:红白喜事千万不要做这些! · 梦参老和尚: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 梦参老和尚:想要容颜端正美丽,那不能有嗔... · 梦参老和尚: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 梦参老和尚: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 · 梦参老和尚:相信三宝的力量,不要怀疑 · 梦参老和尚自述 · 梦参和尚的大自在境界 · 梦参老和尚: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有些人读成千上万遍经而... ·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 · 梦参老和尚:《佛说阿弥陀经》大义 七 · 梦参老和尚:相信众生都可度只是我的德不够 · 梦参老和尚:为何放生多年仍得恶病?



· 心以念佛为主,做事情是随缘报阿弥陀佛的恩 · 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 · 印光大师:我念佛可以求来生出家为僧住持佛... · 定弘法师: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把阿弥陀... · 羊毛尘 · 立地 · 四分 · 印光大师:戒色欲(四) · 元音老人:一切法都是假相 · 因分果分 · 三相续 · 学经教之人可以学愚吗? · 自在随缘,什么都好! · 十六行相 ·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7】 · 慧净法师:人生目的 · 他缘大乘心 · 定弘法师:为什么不如意会发生在你身上?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