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净空法师 >> 学佛问答 >> 学佛、学经 >> 浏览文章

听经不要记笔记


【闻法当深会其用意之所在。若执着名言,死在句下,为学佛之大忌,亦非圆融无碍之佛法矣。】
这几段实在讲对我们初学,是最宝贵的开导,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听经、看经,闻法包含这两种,我们看经、我们听讲,一定要深深体会用意之所在,那你就会听了。古人所谓"耳听、心听、神听",不一样!这是形容领会的深度不相同。耳听是最浅的,心听就深了,神听就更深,要能体会。不会听的人,就是下面所讲的"执着名言,死在句下",这是学佛最大的忌讳。这样听经,佛法的义趣他决定体会不到。

我记得过去,好像在这个地方也曾经讲过。我年轻的时候跟李老师学教,李老师的方式是讲小座,我们今天晚上听他讲经,明天晚上我们就复讲,把他今天晚上讲的东西,要重复讲出来。因此在听经的时候,那当然我们会记笔记。那个时候的讲堂,也像这样的,我坐在第一排第一个位子,老师看得很清楚。他老人家下座,在休息室休息的时候,就把我找过去,我去见他,他就问我:你听经的时候,是不是在写笔记?我说:是的。他说:你写这个干什么?我说:帮助记忆免得忘掉,帮助复讲。他摇摇头,他说:"你这个记的东西没有用处!你费这么多时间去写,写得那么多,到明年你的境界提升,完全用不上。"我想想是满有道理的。所以他教我不要记笔记,全部精神贯注听他讲。

他告诉我,他说会听的人听教理,就是此地讲的"深会其用意之所在"。这句话说得笼统,李老师分层次,会听的听教理、听理论,理通了之后,所有佛法都通了。我们想到六祖惠能大师,听《金刚经》,他听的是教理,所以他全部贯通了,那不是普通人。李老师讲:"那当然你做不到!"我确实做不到。做不到应当求其次,这其次是什么?教义,你要能听这个。听到教义,虽然不能全部贯通,能通一小部分。譬如在中国,佛教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有它的教义,你能够通达教义,就能通达一宗;通达教理,是通达全部的佛法。他说:万万不能记笔记,我讲一句,你记一句,那都变成死东西。你将来上台讲经,一定要拿笔记,离开笔记,笔记还漏掉一句,这一句没听清楚,那怎么行?不可以的。不能在讲台上,我这一句漏掉了,不会讲了,这个不可以的。

所以他教我们学东西学活的,不要学死的。这个当然是有困难的,也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我遵守他老人家的教诲,我在台中十年,我的笔记本只有两本,每一本里头大概写一半都不到,我十年用了两个薄薄的笔记本子,总共大概我所写的没有超过五十页,十年。他教给我的方法,这个方法真好,真是妙极了。他教我学活的,不要学死的,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要能够体会到真正的意思,就像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义是义在言外,读经是义在字外。般若,般若在《金刚般若经》的字外面,那个字里头找不到般若,没有般若。所以会看经的,他看这个字外的那个意思;会听经的,听言外之音,那就会有受用,你就真会听了。

最怕的是"执着名言",名是名相、名词术语,言是言说。名言记录下来就是文字,底下讲"死在句下",那叫读死书,读死书世间人讲叫书呆子。用这个方法来读佛经,就变成佛呆子。真有佛呆子,你问他佛法,他样样都懂,他懂得很多,你看他就是呆呆的,他不会用,他没有办法把他所学的东西应用在生活上,他不会;他记得很多,这就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他记得多没用处,不知道怎么用法。所以佛法,要记住,佛法是圆融无碍,那是真的佛法、大乘佛法,《华严经》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能入得进去。死在句下的人,是永远没指望,他入不了这个境界。







• 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求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心行不相应,不能往生 • 现在的小孩可怜 • 全是自作自受,与人无关 • 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 看 破 • 你肯不肯享这个福? • 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 • 我就造这一个业 • 元宵节 • 农药下得太多了 / 瘟疫怎么解决? • 改变命运 •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 智慧德能相好,从哪里求? • 刀兵劫 • 济公活佛 • 艾德格凯西 • 这就是念佛,这就是忆佛 • 心慈悲,相就慈悲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礼敬 · 四大皆空 · 赛巴巴 · 千佛洞 · 醍醐灌顶 · 勤 · 希辨 · 伽梨 · 西谷启治 · 增谷文雄 · 七种忏悔心 · 佛祖乞命 · 承露盘 · 疏迷惑 · 十六观门 · 他世 · 闲尘境 · 一切普门身



· 海涛法师:开阔心胸、放下自我,自然能毫无... · 心识 · 往生时到底是谁来接引? · 八敬戒 · 净界法师: 没有一个人,可以带着妄想往生... · 耐秣陀河 · 蔡礼旭:培养孩子做人的根基 · 绝待妙 · 念力 · 凡夫用的心是虚情假意 · 印光大师讲故事(12) · 相违因 ·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 定弘法师法语:婴灵索命 · 26 寻找偶然的答案 · 三种教相 · 今道心 · 蔡礼旭:人生物质的享受够用就好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