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 浏览文章

圣严法师: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为什么说没有这些东西?”夹山说:“三年不食饭,目前无饥人。”僧人又问:“既无饥人,我为什么无法开悟?”夹山即示一颂:“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祖意和教意”,是指佛祖的心意或本意,以及将之发挥成语言文字型态的数理、教规等等。夹山禅师竟然对弟子说:“佛和祖师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论是思想、语言、文字、形像,全都不是事实;对于真正用功得力的人,就不应介意这些东西。”

  面对弟子的反诘,夹山禅师说:“三年不吃饭,眼前并没有饥饿的人。”很久以来都不吃饭了,也没看到需要吃饭的人,所以那些东西有什么必要,有也等于没有。这是夹山悟后的心境,但僧人并未开悟,所以又问:“既然在你面前没有饥饿的人,为什么我不开悟?”夹山开悟后不曾见到饥饿的人,就像释迦成佛后见到一切众生皆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把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不是他缺乏慈悲心,不教别人开悟,而是在他的体验中,世界上并没有人需要开悟这桩事。

  但在客观上,未开悟的人就是未开悟,不容置喙。夹山对弟子说明不用开悟的原因:“明明没有开悟的法,你却当成有,东奔西走追求开悟,像这样的话,即使踏破铁鞋也无觅处,你则因此失去智慧,成了迷人。如果你心中无事,把追求开悟的念头放下,不执着真也不以为假,这就是悟境。”

  我在指导修行时,特别重视过程而不重视追求开悟。过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静、明净,不会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图心障蔽。如果经常保持心的平静、维持心的平稳,心就能明净。开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一样东西。我常告诉弟子:“只要烦恼越来越少,你的心境就越来越明。”这就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追求开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希望早一点开悟,这种追求开悟的心就是执着。还有一些自以为已经开悟的人,其实是被悟的观念所迷,沉醉在悟境的执着中,非常可怜。也有某些人把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当成开悟,其实那是魔境而非悟境,因为他的烦恼还在。

  平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起嫉妒心、怨恨心、贪求心、吝啬心、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这类情绪出现,赶快念佛、观呼吸、观念头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静下来,并且随时随地不起烦恼,就是开悟。

  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话,对现代人大有启示:耕耘比收获重要,过程比目的重要,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


 







• 学佛要像一尊佛 •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 灵鬼确实有 / 迷信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 佛没有心想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念佛是心里有佛 • 莫批评他人之过失谬见 • 他都知道,他心遍知 • 有两种人可以救世界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什么意思? •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 要度众生,一定要有相当的定力 • 死在戒条里面,不是持戒 • 他那个爱完全是情绪化 • 心决定没有恶念,这个多快乐! • 洗心易行,这才管用 • 他当然快乐 • 小虫很守信用,比人好! • 你要是有前后眼,你的心就平了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十方往生 · 谛观全集 · 罗悟空 · 朅伽毗沙拏 ·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 拂尘看净 · 闻思修 · 悟颖塔 · 巡堂 · 二种寂静 · 增上慢 · 问取 · 大乘五蕴论 · 立 · 作坛法 · 十八苦 · 梵网经古迹记 · 佛诞日



· 发心学习《华严经》,应该怎样做? · 一实神道 · 海涛法师三月大陆弘法行程表 · 净界法师: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 墨迹 · 印光大师: 修净土者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 · 明证法师:《心经》说了从凡夫到成佛的种种... · 密云禅师语录 · 定弘法师:睡觉听佛號,以后会变成蛇,请问... · 不可称 · 蔡礼旭:尽道义从敦伦尽分开始 · 二执 · 二衣 · 兰香梢 · 海涛法师:你这一辈子哪里有缺憾就要从哪里... · 洪秀全 · 如何坚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 · 相亲处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