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四向四果

为四向、四果之并称。又作四向四得、四双八辈、四果向,或称八补特迦罗(巴at!t!ha-puggala^ dakkhin!eyya^ )、八贤圣、八圣、八辈。为小乘佛教声闻修道之阶位。大毗婆沙论及俱舍论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贤圣品中均有详细解说。

 (一)预流(梵srota -a^panna ,巴sota^panna ),音译为须陀洹。分为预流向、预流果二种:(1)预流向(梵srota^patti -pratipannaka ,巴sota^patti-pat!ipannaka ),即指入见道时,初见四圣谛之理,得无漏清净智慧眼(又作清净法眼、净法眼、法眼净)之阶位。又因其直至预流果,不堕于三恶趣,故又称无退堕法。但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故不称果,而称为向,盖取其趣向于初果之义。(2)预流果(梵srota^panna ,巴sota^panna ),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八十八使),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或圣者)之阶位。十六见道位中之圣者,由其根之钝利而分为:1.随信行,指钝根者,即自己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者。2.随法行,指利根者,由自己阅读经典随法而行。预流果圣者之轮回生死,最长仅于人界与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间必证得阿罗汉果,绝无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称为极七返有、极七返生。

 (二)一来(梵sakr!d -a^ga^min ,巴sakada^ga^min ),音译为斯陀含。分为一来向、一来果二种:(1)一来向(梵sakr!da^ga^mi -pratipannaka ,巴sakada^ga^mi-pat!ipannaka ),即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圣者尚未断除后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于天界再来人间而入般涅槃,故称为一来。然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而仅趣向于第二果,故称为一来向。(2)一来果(梵sakr!da^ga^mi -phala ,巴sakada^ga^mi-phala ),即第二果,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并证入果位者。又于一来向之圣者中,断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称为家家圣者,简称为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故若断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余六品修惑而尚须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称三生家家。若断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则由其余五品修惑而须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称为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二’或‘人二天二’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相等,故称为等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不同,故称为不等生家家。其中于天界或人间悟得预流果之圣者,称为家家圣者;于天界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天家家;于人间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人家家。

 (三)不还(梵ana^ga^min ,巴同),音译为阿那含,简称为那含。分为不还向、不还果二种:(1)不还向(梵ana^ga^mi -pratipannaka ,巴ana^ga^mi-pat!ipannaka ),即指已证得一来果之圣者,将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即将证入不还果之阶位;以其趣向于第三果,故称不还向。不还向之中,若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品者,须于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称为一间;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间隔一生而证果之义;亦称一种子,或称一种。(2)不还果(梵ana^ga^mi -phala ,巴同),即第三果,指已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不还果又可分为五种,称为五种不还,又作五种阿那含、五不还果、五种般。即:1.中般,指不还果之圣者死于欲界而生色界时,于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槃者。2.生般,圣者既生于色界,未久即能起道圣,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3.有行般,生于色界,经过长时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4.无行般,生于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运经久,方才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5.上流般,先生于色界之初禅,渐次上生于色界余天之中,最后至色究竟天或有顶天而入般涅槃者。上流般可分为乐慧、乐定二种。此二种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三种。全超般,指生于色界最下层之梵众天,越过中间之十四天,而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之最上天者。半超般,指超越中间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遍没般,指不超过一天而遍受生于诸天者。上述之五种不还,再加上现般、无色般二种,则成为七种不还。此外,将中般别立三种,即速般、非速般、经久,加上生般、有行般、无行般,及上流般别立之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等,则成为九种不还。若仅别立上流般为三种,则合前四般而称七善士趣。复次,入灭尽定,证得如涅槃寂静乐之不还果者,称为身证或身证不还。而断除欲界九品修惑,获不还果之圣者,再生起欲界之烦恼,而自不还果退堕者,则称为离欲退。

 (四)阿罗汉(梵arhat, 巴arahant ),意译作应供、应、无学。分为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二种:(1)阿罗汉向(梵arhat -pratipannaka ,巴arahatta-pat!ipannaka ),又作无学向,指已证得不还果之圣者,入于阿罗汉道,虽尚未证入其果位,但以其趣向于第四果,故称阿罗汉向。(2)阿罗汉果(梵arhat ,巴arahat ),即第四果,又作极果、无学果。指已断尽色界、无色界之一切见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转之阶位。证入阿罗汉果之圣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经圆融无碍,已无法可学,故称为无学。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皆为得漏尽,以证入阿罗汉果,常乐以戒、定、慧三者为修学,故称为有学。

 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比照小乘声闻四果之名称,立有大乘四果(菩萨四果)之说。大乘四果即指十地中之初地、第八地、第十地以及佛地而言。[杂阿含经卷三十六、中阿含经卷二、卷三十、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九、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成实论卷二、卷三、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六十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七善士趣’109、‘九种不还’154、‘五种不还’1176)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 多话,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 • 我这个根是这样扎下来的 • 圣贤是教出来的 • 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 烦恼伏不住,功夫没成就 • 你用有念来学佛法,怎么能入得了门? • 自杀的罪很重 • 用虚伪的心来学佛,绝对不会有成就! • 什么是五戒?五戒是什么意思? • 人定胜天 • 古圣先贤教人,也只有三桩事 • 他乐意承受,不怨天、不尤人 • 金山活佛 • 言词要合情合理 • 老实人容易得度 • 把“爱与恨”换成“阿弥陀佛” • 神通从哪儿来的 • 精进与贪欲,区别就在此地 • 生起恭敬的心、感恩的心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印光法师:节欲求子,求则得之 · 印光法师:不知居士于净土横超之法能谛信否 ·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 印光大师:勿堕好清轻魔 ·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序 · 印光大师:大彻大悟的贤人、圣人尤其重视好... · 净土法门:把禅放下跟印光大师念阿弥陀佛 · 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 印光大师: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 · 印光大师对手淫邪淫苦口婆心的劝诫 · 印光大师:苏东坡、宋钦宗、秦桧等前世都是... · 东林寺第八届弘法培训班讲座:《印光法师文... · 印光大师:念佛人遇大祸临头时,如何不失正... · 印光大师:网鸟杀业重,七窍流血死 · 印光法师:什么是“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 印光大师:末法众生为什么必须念佛呢? · 印光大师:是否有权力,才能救人救世? · 印光大师: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 拙火定 · 妙莲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二十九 · 印光大师:天下至要莫如教子 · 和轮比丘 · 慧净法师:念佛三不问,福报自然来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为师之道 · 定弘法师: 怎样取得往生的把握(第1集) · 他世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 拈华微笑 · 留舍寿行 · 蔡礼旭:言语要伏得住急躁 · 蔡礼旭:爱憎要去掉,好恶的心要去掉 · 余乘 · 净界法师:我们现在念佛的境界到什么程度,... ·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如此受我们尊敬 · 毁谤三宝,这个罪非常之重!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