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人生佛教语录 >> 浏览文章

戒嗔

戒嗔

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杂阿含经》——

一、瞋心的起因

  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使众生身心感到逼迫热恼,犹如火烧,所以也称为三火;此外,由于能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所以又称为三病。
  据《俱舍论》、《成唯识论》载,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都是以瞋的部分为体,是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五盖、五钝使之一。
  瞋有三种相,即:
  一、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
  二、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
  三、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瞋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的对境所生起;相反地,瞋则从不顺心,即逆己的对境而产生。

二、瞋心的过患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法苑珠林》亦云:“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由是可知,瞋是修学佛道上最大的障害。因此,经论中常告诫之,如《佛遗教经》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人。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大智度论》亦载:“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
  所以,《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载,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瞋。

三、瞋心的果报

  据《地持论》载,身苦多瞋恚,死后当堕于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常为一切求其长短:因前世瞋恼,不能含容,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稳,故感今生亦为他人恼害之。

四、瞋心的对治


  瞋之为害,具说难尽;要获得安稳无忧,唯有杀瞋。如《大智度论》载,“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那么,要如何对治瞋心呢?《正法念处经》载,能忍之人,则具第一善心。能舍瞋恚,即为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于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具足一切功德,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
  又《摄论》载,由观五义可以去除瞋恚:
  一、观一切众生无始已来于我有恩。
  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何人能损?何人被损?
  三、观唯法无众生,有何能损及所损?
  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欲加之以苦?
  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于中欲生损害?
  总而言之,对治瞋心的方法,不外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来化解之,这犹如“赠礼不受,物归原主”,也就是所谓“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 一点疑惑都没有,念佛才会有受用 • 修福不要享福,福报留着最后享 • 这样学佛就学活了 • 贪嗔痴断了,就得大自在 • 堕胎的祸害无穷 • 里面跟外面相应,身体就健康 • 这就是念佛,这就是忆佛 • 觉悟的人,他为来世着想! • 清明法会念什么 • 她有天眼通 • 修行修什么? • 要怎样才叫做正觉 • 温馨晚宴 • 老人是享福,而不是坟墓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信心 • 杀生的果报 • 佛教化众生是被动的 • 佛教是教育,它一点迷信都没有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印光大师:修行人第一大关 · 印光大师:对《心经》的开示 · 印光大师:你在没有办法中,还有阿弥陀佛观... · 印光大师: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尤... · 印光大师: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 印光大师:熟读《南浔放生池疏》就能戒杀吃... · 净土法门:学文言文,用《文钞》是个很好的... · 莲池大师与印光大师"不同"的念佛秘诀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二) · 印光大师讲故事(6) · 印光大师:应无所住而生心 · 印光大师:西方极乐世界之胎生、疑城 · 印光大师:为何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 印光法师:念佛600问(六) · 印光法师:念佛600问 · 印光大师:西方公据重刻序 · 印光大师:但自己以志诚心念佛,则比请酒肉... ·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



· 修行时遇到魔障,被鬼附体应怎么办? · 二施 ·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七课 称谓 · 净界法师: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 · 名目 · 三部秘经 · 深秘阿阇梨 · 愚痴三种发相 · 尼延底 · 印光大师:为何今人修行少见明心 · 方服 · 轻松学佛法《念佛》 · 男女交往最理想的境界:发乎情止乎礼 · 灵岩寺 · 业缘 ·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五... · 认识圣严法师(附图)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