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今天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实心中念阿弥陀佛,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保佑。菩萨、天龙八部、鬼神拥护。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人生之路 >> 浏览文章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5 八苦 2 老苦

2.老苦

  虽然生是苦,但世人仍贪恋人生,不想老,更不想死。   

  人老时,头发变白,容貌、气力、视力均在衰退,当年如花少艾、倾国倾城之美人,老后变为鸡皮鹤发之老姥;人老以后,视觉变差,读书阅报要借助老花眼镜;老了以后,听觉衰退,要借助耳聋机;老后牙齿掉落,咀嚼食物须借助假牙;四肢方面,因多年的劳损积累,加上机能衰退,骨质疏松令身背直不起来,走路要靠拐杖,不能走快,龙钟老态,令人同情。老人除身体老化,机能衰退,百病丛生外,最难堪者莫过于被人遗弃与歧视。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不孝子,受妻子教唆,讨厌那不良于行的老母,于是背起老母到深山上,准备弃母亲于荒岭。上山后,逆子对母亲说要为她取水,然后跑开准备独自回家,但山上丛林繁茂,逆子被树丛团团围住,迷失方向,在丛林里兜兜转转不能得出,最后又回到弃置母亲的地方,母亲看见儿子再回来,便对他说:「当你背我出来时,我已知你心意,此山易入难出,是故我于来时为你沿途放下红线,你跟着红线便可找到出口,天快黑了,赶快走吧!」儿子听后,既感动又惭愧,跪在母亲跟前,抱着老母亲说:「母爱如此伟大,养育我时眠干睡湿,含辛茹苦,我却如此不孝,嫌弃老母负累,狠心弃母。母亲不但无怨,仍无微不至地为我着想。」说罢抱着母亲大哭,然后再背起母亲,沿着红线回家去。

  以上故事可能虚构,但害母杀父之伦常惨剧,触目皆是,而虐儿杀女亦屡见不鲜。本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我国固有之优良传统文化,可惜这文化近鲜十年来,被外来之欧风美雨逐渐吹散,变得父不父兮子不子,惨剧无日无之。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之说,似乎已不合时宜,且看现今老人院生意兴隆,愈开愈多,便知此语非诳。

  旣逃不过衰老,该如何应付老苦呢?

  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门生子路,你们的老师孔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后来向老师报告此事,孔子说:「你应该回答说:『他的为人,一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学习到有心得的时候,心里感到非常快乐,把一切忧虑全忘了,连自己已经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应付老苦的方法。如整天感觉自己老了,无用处了,那就加增老苦。如能于退休以后,加入服务社会或宗教团体的义工行列,则可以如孔夫子一样,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中,孔子更详尽地描述自己对老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现代话是:「我十五岁时立志一生研求学问,三十岁时能运用所学的道理,以立身行事,四十岁时能通达一切事理,没有疑惑,不为邪说所动摇。五十岁时能知道甚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所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心里不再会起伏动念。七十岁时能随顺心里所想的去做,一切随缘自在,却不会踰越规矩法度。」

  如果所有长者都能学孔夫子安于天命、不怨天尤人、心里没有起伏不平、一切随缘自在、不踰越规矩,更要厌离生死、欣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至诚念佛,欣求彼国,不再伤感于「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快乐地活在当下,活在愿望中,老苦感觉可立即消除,更应常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慎勿放逸!」







• 烦恼伏不住,功夫没成就 • 我们有一分的功德,佛就加持一分 • 不清净就生烦恼,清净就生智慧 • 助念与超度 • 贪嗔痴念头愈少,你受的灾难愈轻 • 根 本 智 • 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 • 你怎么不欢喜?你怎么不快乐? • 要怎样破迷开悟 • 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 • 他只知道小事情,不知道大的事情 • 转迷成悟没做到,这佛法是白学了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这个因缘可贵,我们一定要珍惜 • 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 毁谤三宝的果报 •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 财是愈施愈多,决定不能吝啬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寿命长短,操纵在自己手中







· 蔡礼旭:浩然之气可治病 · 蔡礼旭:体恤身边的人让他们身心能安顿事业... · 蔡礼旭:《弟子规》能解决婚外情的危机吗? · 蔡礼旭:把强求放下,人生很多的苦就解掉了 · 蔡礼旭:教育孩子要有耐性 · 蔡礼旭: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 · 蔡礼旭: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在到处撒尿的时候... · 蔡礼旭: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 蔡礼旭:智慧是从定当中成就的 · 蔡礼旭:文言文是开启圣贤智慧的金钥匙 · 蔡礼旭:言语的态度 · 蔡礼旭:五不祥 · 蔡礼旭:时运没来的时候,做好准备 · 蔡礼旭:弘扬力行传统文化要中道 · 蔡礼旭:孩子做事马虎怎么办 · 蔡礼旭:朋友相交要懂得互相鼓励互相赞叹互... · 蔡礼旭:夫妻和乐孩子就能潜移默化 · 蔡礼旭:教育重要的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 证严法师:说情说爱 · 证严法师: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 念《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就给灌顶 ·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 《地藏经》中说的供养有何表法意义? · 定弘法师: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爱欲看... · 海涛法师:放生、火供法会经法义开示 · 印光大师:咒、修罗、跏趺坐、高大广床、宗...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妙莲老和尚:怎么才叫会讲话? · 宣化上人:参禅要有择法眼 · 不结婚是违背父母之命属不孝行为吗? · 果卿居士:因缘果报之佛图主 · 海涛法师:守财奴的感悟 · 自求解脱 · 证严法师:父母应该给孩子是关怀,而不是溺... · 刘素云:我们应该向那些真正的修行人学习,... · 梦参老和尚: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527923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