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星云法师 >> 浏览文章

星云大师:万般烦恼皆由心动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槃寂静”。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间不管如何差别动乱,在悟道的人看起来,千差万别仍然归于平等,动乱颠倒终亦归于寂静。

  日本铃木大拙在欧洲弘扬禅宗时,有人问他:“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是什么?”铃木大拙答道:“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就是:抛弃依赖的心。”人的心常依赖别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牵引,自己无法把持,这就是万般烦恼的根源。如何来稳定我们的心,求得恒久的平静呢?

  我们心中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恶念心、自私心……所有这些妄动的心,要用正动的心去对治它。比方说我们要有惭愧心、忏悔心,时时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要有欢喜心,对别人的一切都以欢喜之心来包容。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欢喜心,便可以接触到佛心。要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不能自私自利,只计念“别人能给我什么”。那些危言耸听、挑拨离间的言论,或讹言诋毁、言不由衷的人,实在是“别有用心”。

  先有慈悲心,后能进入静心。什么是静心呢?平等心是静心,广大心是静心,菩提心是静心,寂静心是静心。

  其一,静心就是对感情不执不舍。

  其二,静心就是对五欲不拒不贪。

  其三,静心就是对世间不厌不求。

  其四,静心就是对生死不惧不迷。

  总之,我们在这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如此就可在静心中过着美满的生活。

 







• 外遇/万恶淫为首 • 只管自己,不管他人 • 断人慧命的罪很重 • 真正的自己,是不生不灭 • 破坏自然生态 • 螃蟹下锅 • 这一天空过了,这一年空过了 • 你用有念来学佛法,怎么能入得了门? • 随缘度日就好,不要去计较 • 谈禅法师 • 现在人聪明,他烦恼也多 • 不清净就生烦恼,清净就生智慧 • 善恶报应 • 我们有好地方去,何必要躲避 • 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 形象非常重要 • 杀盗淫妄酒,这是最大的苦因 • 他一生为国为民,他的果报非常殊胜 • 把“爱与恨”换成“阿弥陀佛” •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御水取 · 三妙行 · 阿罗歌花 · 梵日 · 一乘机 · 善信尼 · 净侣 · 无明结 ·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 净源 · 佛正法眼藏 · 十玄谈 · 戒急乘缓 · 离相戒 · 沙原炳 · 八犍度论 · 宽永寺 · 外四供养



· 菩萨比丘 · 觉悟的人不怕死 · 清净本然 · 唐招提寺 · 乌尤寺 · 六种力 · 学诚法师:都掉进欲望的泥坑了你怎么还能笑... · 昙鸾 · 二贫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劝诫色欲与不净观法 · 他不疲不厌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内容简介 · 幽栖寺 · 学诚法师:别被妄念牵着走 · 为何还是有许多人没有得度? · 白二羯磨 · 海涛法师:培养等持心的起步 下 · 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 一[文字版]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