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四记答

梵语catva^ri pras/na-vya^karan!a^ni,巴利语catta^ri pan~ha-vya^karan!a^ni。谓解答诸质问时,依问题之性质而将回答方式分为四种。又作四记、四答、四种答、四种问答、四种记论、四记论、四种记答。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顺正理论卷四十九、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载,即:

 (一)一向记(梵eka^m!s/a -vya^karan!a ,巴ekam!sa-vya^karan!a ),又作直答、一定答、定答、决定答、决了答、必定论、一向论、一向记论、决定记论、应一向记。即对于所问,直接以肯定方式回答。

 (二)分别记(梵vibhajya -vya^karan!a ,巴vibhajja-vya^karan!a ),又作解答、分别答、解义答、分别论、分别义答、分别记论、应分别记。即对于所问一一分析解剖后,始作肯定或否定之回答。

 (三)反诘记(梵paripr!ccha^ -vya^karan!a ,巴pat!ipucca^-vya^karan!a ),又作诘答、诘论、反问记、反问答、反问论、反质答、返问记、随问答、诘问论、诘问记论、应反诘记。即不直接作答,先反问对方,于反问中令其悟解,或以反问显明问意后,始给与回答。

 (四)舍置记(梵stha^pani^ya -vya^karan!a ,巴t!hapani^ya-vya^karan!a ),又作置答、置论、止论、默置记、默然记、止记论、止住记论、应舍置记。即对于所问,若属于不应答、不值得答者,则舍置不答,或告知对方此为不应答者。

 集异门足论卷八、俱舍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十五等列举四记之例:(一)若问世尊是否为如来、应供、正等觉,所说法要是否为善说,一切有情是否皆当死等属一向记。(二)若问是否一切死者皆当生,或何者为法等属分别记。以有烦恼者得生,其余则否;次以法有过去、现在、未来、善、不善、无记等多种,须予以分别。(三)若问人为胜或劣,或请说法等属反诘记。首先反问居于何处之人,以对天而言人为劣者,对恶趣而言则为胜者;其次反问所问之法系诸法中之何种法。(四)若问蕴与有情为一、为异,或世界有边、无边等属舍置记。以有情非实法,故无一、异性;次以舍弃此类问题能引利义、能引善法等。相对于上述四种解答之方式,而将所问之问题分类为四种,依次为应一向记问、应分别记问、应反诘记问、应舍置记问四者,称为四记问。

 此外,瑜伽论记卷五上举出二种四记,即:(一)人四记,即于法实相,解答质问者有关法身之真觉性、人果胜劣、有情、作者、受者等问题时,以四记回答者。(二)法四记,即于法实相,解答质问者之真如、有漏、五蕴等问题时,以四记回答者。同书并将舍置记分为有言说、无言说二种。前者乃以言说遮止质问者;后者则以默然而于理得胜。[中阿含卷二十九说处经、大集法门经卷上、入楞伽经卷四、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显扬圣教论卷十二、佛地经论卷六、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华严经疏演义钞卷二十一](参阅‘十四无记’414)







• 对生死不惊不怖 • 随缘随分,不强求 • 十二个小时之后才去动他 • 念佛往生,这是真正的福报 • 冒充佛菩萨 / 不要相信鬼神 • 狐狸修成人要五百年 / 狐狸与黄鼠狼 • 单单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 你能放下是真实慧 • 老师第一大 • 这一转世,就不如前一世 • 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就能改运 • 佛菩萨不会暴露身份 •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意思? • 树 神 • 愿解如来真实义 • 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照顾 • 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知道要孝顺父母 • 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 • 凡夫迷惑颠倒,处处都有障碍 • 学释迦牟尼佛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麻谷寺 · 光明童子因缘经 · 大方等陀罗尼经 · 七处征心 · 七觉支 · 四法印 · 广大转 · 佛后普贤 · 取相惑 · 黄梅打三杖 · 香港佛教 · 境界住依止住 · 意志 · 曼陀罗华 · 厌欣真实 · 因陀罗窟 · 黑沙地狱 · 办事真言



· 杭州上天竺讲寺志 · 印光大师:天灾人祸,居士提倡念佛,为佛法... · 九拜 · 海涛法师:癫痫症是怎么来的? · 海涛法师:准提法门讲座 4 · 元音老人:应知传承诸上师与我心无别! · 从事古典音乐及钢琴教授是传播绮语吗 · 算题 · 妙莲老和尚:研究佛法遇到难懂之处怎么办? · 孝顺之益 · 印光大师:阅经、诵经与听经 · 千日诣 · 寂静法师:等待我们的明天会是什么? · 非黑非白业 · 因果为宗 · 圆测 · 圣严法师:得到真正的快乐 · 海涛法师:要真心持戒,你才知道什么叫功德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