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四句分别

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等四句来分类诸法之形式。又作四句法。四句,梵语ca^tus!kot!ika。即由一种标准(A),或二种标准(A与B),把诸法分类为下列四种(四句):第一句‘是A(非非A)’,第二句‘非A’,第三句‘亦A亦非A’,第四句‘亦非A亦非非A’。有时非A即B,在任何场合,A与非A(或B)均有相互包含对方之关系。例如对有、无而言,可成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称为有无四句,于诸经论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来解释各种义理,如中论卷一之‘无生四句’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俱舍论卷二十五之‘厌离四句’为‘厌而非离、离而非厌、亦厌亦离、非厌非离’,成唯识论卷一所举外道之‘一异四句’为‘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法华文句卷三上之‘权实四句’为‘权、实、亦权亦实、非权非实’。此外,对有与空、常与无常、自与他、净与秽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别。

 四句之中,第一句为单纯肯定,故称为第一单句;第二句为单纯否定,故称为第二单句;第三句为复合之肯定,故称为第三俱句、双亦句;第四句为复合之否定,故称为第四俱非句、双非句。然佛教之真理无法仅用此四句分别而把握之,因其为空不可得,故大乘玄论卷一云,真谛之理乃‘离四句,绝百非’。百非即是对有无等一切概念一一加上‘非’字,以表示否定之意。此即谓,佛教之真理不仅不宜以四句分别,亦乃超越百非之否定。[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新华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参阅‘七句答’94)







•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 • 他是亲自见到阿弥陀佛 • 灵魂没有死 • 这个道理,凡人不懂 • 一点疑惑都没有,念佛才会有受用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五伦十义 • 心愿相应,佛必定来接引 • 堕无间地狱 • 能得个几句,这一生就受用无穷 • 如理如法地求,有求必应 • 平等是从心上讲,不是从事上讲 • 我非常之快乐 • 感情是烦恼的根源 • 你有障碍,你要反省 • 有高下之分,这就叫迷,没有开悟 • 教之道,贵以专 • 不到这个境界怎么行 • 你不孝顺父母,孩子也不会孝顺你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十种见 · 二证 · 退大声闻 · 婆耆舍 · 小相 · 智者大师塔院 · 乔尝必 · 觉 · 飞说破 · 二十四愿 · 僧官 · 鲁任 · 普说 · 三有为 · 大内青峦 ·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 四种三宝 · 三不护



· 弘经大士 · 佛陀的样子 第二篇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 无记往生 · 京都大佛 · 文胜 · 支施仑 ·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一 · 定弘法师:净宗根本戒(第5集) · 外法 · 张幔天网 ·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二) · 娑罗室伐底节 · 着 · 蔡礼旭:不刚愎自用 · 宣化上人:楞严咒修行 · 无觉无观定 · 海涛法师:想出家动机很重要 · 清净法行经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