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佛典(佛经)故事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佛典(佛经)故事”的文章

真理的智慧

类别:佛典(佛经)故事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真理的智慧

真理和智慧总是不断地突破、完善自身,一旦用言语表述,就会落人语词的窠臼,受到限制和束缚。

德山宣鉴禅师,俗姓周,唐朝四川人。少年出家,用心钻研佛经,尤其通《金刚经》,研习很深。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兴起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中很是愤慨,为 了南下找禅僧辩论,他离开了故乡蜀国,赶到澧州。

途中,他向茶店里的老婆婆买点心吃。老婆婆问他:“和尚背的什么书啊?”德山答:“是《青龙疏钞》。”(这是唐代青龙寺和尚奉唐玄宗诏令为《金刚经》作的疏)老婆婆问:“它是讲什么的?”德山说:“是讲解《金刚经》的。”老婆婆又说: “那我问你个问题,你要是答得出,我就给你点心;你要是答不出,就请走开。《金刚经》里面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文字,和尚你要点心,请问你要点哪个心呐?”德山给老婆婆这一问,直落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出来。点心,本是口头词语,指用来充饥的糕饼等零食。老婆婆却巧用汉语一字多义的特点,把“点心”的“心”说成是大乘空宗所宣扬的抽象本体:真心,也就是清净心或佛心、佛性。

于是德山想,一个茶店的老婆婆都能问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听,老婆婆告诉他五里之外有龙潭寺,住持就是龙潭崇信禅师。德山便按老婆婆指点去参学龙潭和尚。那天到了龙潭禅院,德山刚到就问:“我早就向往龙潭,可是到这里,潭也不见,龙也不现。”龙潭和尚从屏风后走出来告诉德山:“你已经到了龙潭了。”德山与龙潭和尚进行了一番论战之后,就决定在龙潭寺住下了。一天夜里,他侍立在龙潭身边,龙潭说: “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德山就向龙潭道别,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团,德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说:“外面黑”。龙潭便点燃一枝烛火递给德山。德山正想接过来,龙潭却又把烛火吹熄了。德山顿时豁然开悟:明亮或黑暗,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暂时现象,一旦条件消失,明和暗也就不复存在,而人的清净本心不会被外在的明或暗迷惑困扰。外面黑,正是当时德山的心境,即正坐在百尺竿头,如果机缘成熟了,就会打破这种三昧,获得自觉,这时人才会悟道。

德山从此悟出了“明心见性”的南宗妙趣,不再拘泥于佛经。德山和尚在龙潭禅院大悟之后,起脚赶往沩山禅院参学。当他一身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法堂上,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四下环顾,说一句:“没人是我的对手,没人。”便走出法堂。德山来到禅院门口,转念一想,不可过于无礼,于是重整僧家威仪,与沩山住持相见。德山来到沩山跟前,摆下坐具,认真礼拜,恭敬的叫一声:“老师。”沩山悠然举拂以示。德山当即大喝一声,拂袖而去。德山离开法堂,迈开大步走出了山门。沩山当晚亲问首座:“今天来的云水僧住在哪里?”首座回答:“那僧当即就离去了。”

沩山仰天道:“那个僧人今后将在孤峰顶上结草庵,干出呵佛骂祖的事!”孤峰顶即指平等如一,真空无相的悟境。后来事情果然如同沩山所说,德山经常同弟子们说达摩是老臊胡,文殊、普贤是挑粪汉等等。一次,德山对弟子们说: “问即有过,不问犹乖。”一个弟子听了,就出来礼拜。德山举起棍子就打了过去。弟子说:“我才开始礼拜,老师为什么打我?”德山说:“等你开口再打,就迟了。”并告诉众弟子说:“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无论说得好、问得妙的人还是说得坏、问得笨的人都要挨一顿打。为什么?因为德山说过:“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无法精确地表达真理和智慧,真理和智慧总是不断地突破、完善自身,一旦用言语表述,就会落人语词的窠臼,受到限制和束缚。到了晚年后,有一天,寺内的斋饭因事耽搁了一阵,弄晚了。德山和尚手捧着饭钵,走到斋堂里面。典座雪峰见状揶揄道:“这老汉,鼎钟未鸣,寺鼓未敲,他捧着饭钵要到哪里去?”老德山让弟子抢白了一顿,可他不言不语,象无事似的回到了方丈寮。

这一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有人敬仰德山虚怀若谷的境界,著语道:“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另有些人还嫌程度不够添写道:“雇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是指去回无定,不执著于一切的心境。“雇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是指真正的愚者不求报酬为他人谋利益的“佛之上”的高尚境界。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贫苦夫妇卖身贷款,只为供佛斋僧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佛典(佛经)故事推荐阅读
• 寺主
• 高山顿说
• 五门禅
• 释疑论
• 八万劫小乘
• 净财
• 力
• 坠芥
• 大劫五喻
• 菩萨五种自在
• 张商英
• 阿含时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往生论
• 宣化上人:你吃什么动物就会转生什么动物
• 印光大师:怎样念佛方为真正修净土人?
• 发光地
• 一片白云不露丑
• 西大寺
• 究竟即
• 石地藏
• 同人不同命,为什么?
• 竺佛朔
• 道证法师:清莲飘香
• 圣严法师:饥来吃饭困来眠
::法师开示 ::
• 慈诚罗珠仁波切:佛陀亲口宣说的放生的功德
• 宣化上人:布施一条裤子的果报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依法出生分第八)
• 印光大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
• 宣化上人:对联这门学问
• 印祖故事:发明十念记数法 初机念佛得方便
• 海涛法师、传喜法师谈大众关心的佛法问题
• 印光大师: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 圣严法师:成佛以后也会有遭受恶报吗?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 证严法师:自我净化心灵
::佛学大辞典 ::
  • 忉利天
  • 九佛事
  • 我痴
  • 见取见
  • 破贼观自在
  • 三六独法
  • 迦多衍尼子
  • 云林院
  • 山法
  •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
  • 绛巴林
  • 菩提藏
  • 大訢
  • 九部经
  • 西方七曜众
  • 达布迦尔居
  • 回因向果
  • 马尔巴
  • 杀鬼
  • 宝渊
  • 苦
  • 鼓山寺
  • 石虎
  • 一佛一切佛
  • 复饰
  • 三热
  • 佛性
  • 八王子
  • 赐紫
  • 有门
::学佛推荐 ::
• 佛教信仰与和谐家庭(觉真法师)
• 财富的处理法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布施的方法
• 佛化家庭(黄念祖老居士)
• 精进
• 治身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什么是三宝?三宝是什么意思?
•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 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