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陀教育 > 学佛入门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入门”的文章

布施的方法

类别:学佛入门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二、布施对象的种类

(一)悲田

即对于困苦之人,我们应该量力而为,悲悯济助。

(二)恩田

即对于父母师长,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报恩。

(三)敬田

即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能得无量福德。

三、布施恶人的方法

至于为非作歹的恶人,我们固然不应舍弃,但是必须具备权巧方便,能够度化对方,否则一味的滥慈悲,其结果不惟自害害他,亦将扩散祸患的深度和广度,乃至整个社曾都会受到波及。例如:不当的布施,徒然助长贪婪和投机的风气;父母给子女金钱吃喝嫖赌,纵容他们行凶作恶,造成问题青少年;遇到歹徒,不但不挺身而出,规过劝善,反而供给所需,助纣为虐……,凡此就像在家里饲养了一头猛兽,只知道给它吃喝,不懂得调伏它的邪念,一旦茁壮,就会危害大众,祸患无穷。所以《大乘理趣六波罹蜜多经》里有一首偈语警惕我们在度化恶人时必须谨慎小心: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四、结论

一般人都知道布施行善是好事,但是往往忽略了对象,以致于本末倒置,尤其错用了方法,不但无法收到利生度众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诚为可惜。因此,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方法的运用。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劝大众勿造口业
下一篇:端正的真义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入门推荐阅读
• 慧远
• 三部秘经
•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 输罗印
• 庵中不死人
• 却来
• 洞山拂袖出去
• 恨
• 佛曲

• 外道三宝
• 盖楼宣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香水海
• 印光大师: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此菩萨,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
• 跋提
• 蔡礼旭:人为什么要遵守五伦大道
• 七趣
• 蔡礼旭:培养孩子恭敬仁爱之心
• 宣化上人:菩萨的“无漏上品十善”境界
• 印光大师:现今邪魔外道甚多,切不可稍存探试之心
• 佛是我自己,佛也是你,佛也是他
• 八万劫小乘
• 慧净法师:一个获得弥陀信心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 四种法身
::法师开示 ::
• 寂静法师:人说的,神说的与佛说的!【母女第一次亲历神奇】
• 宣化上人:安放经书所应该知道的常识
• 达胜法师: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 印光大师:极其惨烈、深重的祸患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卷
• 学诚法师:只要顺着明眼人带的路走,一定能安全到彼岸
• 印光大师:聪明人习气重问题多以及对治方法(文白对照)
• 星云法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 针对女性生理之苦,印光祖师慈悲开示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四十八) 无胜军长者 会缘入实相
•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 印光大师:修净业者,唯在一心求生西方
• 印光大师:持名不异实相
• 海涛法师:菩萨的愿戒与行戒 上
::佛学大辞典 ::
  • 二种嗔报
  • 阿提佛陀
  • 湿婆天
  • 佛塔
  • 了慧
  • 十不知境
  • 一气
  • 悉皆解脱
  • 守寺比丘
  • 法华三昧堂
  • 二请
  • 洛叉
  • 遁麟
  • 仲仁
  • 福田尧颖
  • 婆斯仙后
  • 垂发
  • 过去尘点劫
  • 疮门
  • 圆满
  • 教迹
  • 循身观
  • 镇国道埸
  • 梁皇忏
  • 四法不得菩提
  • 宝王三昧
  • 西天四七
  • 蒙古佛教
  • 龙泉禅寺
  • 克恩
::学佛推荐 ::
•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
•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什么意思?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利益和快乐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论建设佛化家庭(蔡吉堂)
• 提倡在家学佛
• 利己利人
• 圣严法师:佛化婚礼应该提倡吗?
•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