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大词典 >> 浏览文章

六种性

(一)阿罗汉之六种性。阿罗汉依根性之利钝分为六种,即:(一)退法(梵pariha^n!a -dharman ),谓遇小恶缘即退失其所得者。(二)思法(梵cetana^ -dharman ),谓恐惧退失其所得之证果,而常思自害者。(三)护法(梵anuraks!an!a^ -dharman ),谓于所得之法,欢喜而能自作守护者。(四)安住法(梵sthita^kam!pya -dharman ),又作住法、住不动法。谓不退亦不进,安住于其位者。(五)堪达法(梵prativedhana^ -dharman ),又作升进法。谓堪能修练根,速达不动法者。(六)不动法(梵akopya -dharman ),谓于所得之法绝无退动者。

 此六种性自四善根位以来即已有之,故至无学位亦产生六种不同。其中,前五者为钝根,第六不动法为利根,在见道,前五者称为信解,不动法称为见至;在修道,前五者称为随信行,不动法称为随法行;在无学道,前五者称为时爱心解脱、时解脱,不动法称为不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又退法与思法二者在见修二道之学位中,缺恒时及尊重二种加行,护法仅有恒时之加行,安住法仅有尊重之加行,堪达法与不动法二者则具有恒时、尊重二种加行。又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二载,此六种性得配于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等九品。[大毗婆沙论卷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顺正理论卷六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参阅‘九无学’147)

 (二)菩萨之六种性。又作六性、六慧。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就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而言,分六种性,即:(一)习种性,指十住位,此位之菩萨研习空观,破除见思之惑。(二)性种性,指十行位,此位之菩萨不住于空,而能教化众生,分别一切法性。(三)道种性,指十回向位,此位之菩萨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佛法。(四) 圣种性,指十地位,此位之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一分无明而证入圣位。(五)等觉性,指等觉位,此位之菩萨于妙觉虽逊一等,而胜于前四十位,得称为觉,故称等觉性。 (六)妙觉性,指妙觉位,此位乃佛果之地位,妙极觉满,故称妙觉性。同经复说六坚、六忍、六慧、六定、六观、六璎珞等,分别依次配于六种性。[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仁王经疏卷中本(圆测)、四教义卷五、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参阅‘种性’5870)







• 欲海难填 • 生起恭敬的心、感恩的心 • 不清净就生烦恼,清净就生智慧 • 什么是三宝?三宝是什么意思? • 值得骄傲,那就完了 • 要破除苦难,要知道因果 •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 欢喜,很欢喜,皆大欢喜 • 虽然一生念佛,可是他不能往生 • 人要能转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转 • 化怨为亲,这才是上策! • 毁谤三宝,这个罪非常之重! • 向魔学习必定堕三途 • 真回头,不贰过 • 这是愚痴 • 活到八、九十岁,眼也不花、耳也不聋 • 你有没有作佛的心 • 她喂奶时发脾气 • 烦恼逼迫身心,人就容易生病 • 人心向善,吉福就现前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不可见无对色 · 佛祖宗派图 · 无量光天 · 体法 · 别途 · 图腾崇拜 · 修多罗藏 · 九句对问 · 露遮婆罗门 · 床历 · 集会钟 · 内众 · 内薰 · 三念住 · 归屿 · 寺号 · 传遂 · 正念



· 印光大师:尽心孝养,笃修净业,临终预知,... · 宣化上人:我从小做什么事情都愿意以身作则 · 通佛教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 · 戒律藏 · 宣化上人:儒教是佛教的根本 · 星云法师:为少女祈愿文 · 星云大师: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力量 · 蔡礼旭: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 蔡礼旭:一定要放下攀比心態 · 百法 · 月盖长者 · 仁王会 · 果卿居士:回忆一代高僧宣化上人 · 仁王经曼荼罗 · 桶头 · 星云法师:用短暂的生命换无限的价值 ·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