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海涛法师 >> 浏览文章

海涛法师:供养时态度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福德的大小

  佛法修行精要

  1.当我们在修持或听闻佛法时,必须培养想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这不仅是短暂的做法而已,最终还要帮助六道众生解脱痛苦。这就是正确的心态。

  2.无论我们对自己感到多沮丧,或觉得自己难以达到证悟境界,但我们全都具有智慧的本能。

  3.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世间的痛苦,而达究竟的喜乐。修行是否能达开悟,要视行者的心态而定。

  4.同样一个由上师教导的修行法门,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这完全是依弟子所持的心态而定。

  5.在听闻、思考和修行佛法时,我们应培养利益他人的心态,才能获得修行的圆满成就。

  6.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必须发展正确的心态——不论是听闻、思考或实修佛法,或做一般的俗事。

  7.一切教法都是来自佛的化身。化身佛源自报身佛,而报身则源自法身。

  8.皈依文是菩萨戒之基础,它是一种助力。

  9.「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不同:前者强调「发心」,后者着重「实践」。

  10.菩提心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即悲与智。要深达于悲,则需了解他人希求快乐、幸福以及解脱之心,与我们自身并无二致。

  11.空性的体验是开悟的精髓,也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发心——菩提心的根本。

  12.心智清明与不清明的分别在于是否了悟一切皆幻,也就是万法之空性的本质。

  13.如果没有初步的空性体验,要谈真正的慈悲是不可能的。

  14.菩萨所生出的菩提心是平等地去对待一切众生,只有以此无分的发心,才能真正有能力去利益他人。

  15.痛苦的解脱乃建立在习气的淨除之上。因此,只要我们停止造业,同时培养良好而正面的习性,便绝对可以清除我们不好的习气。

  16.业力的形成是透过我们的心、我们的身体和言语所造作出来的。

  17.持戒可让我们时时对因果业力的法则,保持高度的警惕之心,并且正确地做一切事。

  18.持守小乘戒或在家戒后,如果再进一步受菩萨戒,那麽积聚福德的力量就会更大,因为受了菩萨戒就是走向菩萨道。

  19.当我们以真挚的慈悲心及利他心来积聚福德,并且使心置于三摩地(定)的状态,那不论做什麽善法,如供养、布施或修法等,都会成为积聚福德资粮最殊胜的法门。

 







• 不忍不能成就 • 安定徐为 • 断人慧命的罪很重 • 名副其实的永生 • 这才叫学佛 • 真正觉悟的人 • 念佛求生净土,是最积极的行为 • 喜欢阿弥陀佛,我们就到极乐世界去 • 这个人就成佛了 • 念经有两重目的,念佛是单刀直入 • 处事待人接物,要和颜爱语 • 欲望多,是不清净的根源 •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真心 •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 牙齿保健的重要 • 幸福的人生 • 我们要惜缘,要珍惜缘分 • 真正忏悔法 • 死是最苦,比病苦还要来得苦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制呾逻 · 天龙夜叉 · 回祭 · 十二礼拜 · · 色 · 十胜行 · 拉钦巩巴惹浦赛 · 苦行林 · 旃檀树 · 徽宗排佛 · 活命 · 师子贤 · 地狱变 · 指月录 · 七无记 · 雪峰鳖鼻蛇 · 真谛



· 摩尼 ·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 食经 · 弘一法师: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 自然法尔 · 佛学基础 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 第一节 ... · 如何帮助情绪不稳定无法控制自己的人 · 海涛法师:无瞋的大悲心 上 · 宣化上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 定弘法师:净宗根本戒 第17集 · 圆仁 · 镇国道埸 · 慧律法师: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 大悲咒句解 63、娑婆诃 · 业果 · 宣化上人:认识自己本有的家珍 · 精进 · 慧净法师:净土宗的戒律观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