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相待妙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妙,含有较其他粗者为好之意。相待妙,乃是对彼之粗而显此之妙,故称相待妙;若超越对待比较之粗妙与否而自为妙,妙之外即无粗可言者,则称绝待妙。以上二者简称为待妙、绝妙,而并称待绝二妙。

 智顗于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中之‘妙’字时,所采用之解释法,谓法华经于大乘实教(真实教)中属大乘,且较小乘为优。又在大乘中较其他诸经之权教(方便教、假说教)优越,兼有实教之义,故法华经之直言实教,较之他经为殊胜。由此类比较上所得妙之意义,则称相待妙。若仅由法华经之目的、本义而言,实无大乘、小乘之别,亦无方便、真实之分,则其超越相对上之思惟及表现所得妙之意义,称为绝待妙。

 天台宗将佛教教义分为四教,将经之部类分为五部五味。于四教中,认为藏、通、别三教为粗,而圆教为妙。又于五部五味中,以华严部乳味、阿含部酪味、方等部生酥味、般若部熟酥味等四部四味均‘非圆教’(粗)或圆教(妙)之和合,仅有法华部醍醐味属于纯粹之圆教(妙)。天台宗即以此一相待妙批判其他教,而自谓超越其他之教;对此,绝待妙乃消除对立差别之执心,超越一切,而成为绝对殊胜之‘妙’。由是,乃有相待判、绝待开之说,相待判系对教化众生而言,绝待开乃对教之本质而言者,二者简称为‘判开’。[法华玄义卷二末、卷九、止观义例卷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参阅‘开会’5310)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相待
下一篇:相应断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蔡礼旭:学习圣贤文化要有反求诸己的心态
• 蔡礼旭:时运还没来的时候,要先做什么准备?
• 蔡礼旭:学习圣贤经典引导孩子见贤思齐
• 蔡礼旭:团体里不要传谣言
• 我们对圣贤教诲、对父母爱心的怀疑障住了我们本有的福分跟智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二集)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18集
• 蔡礼旭:彦霄析箸的故事讲悌道也可权变
• 蔡礼旭:不乱毁谤人,不乱赞叹人
• 蔡礼旭:幸不幸福是心决定的
• 蔡礼旭:各行各业都有人力行仁义忠恕,都可以带动一方的风气
• 蔡礼旭: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第二篇)学习中国文化的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离作法
• 蔡礼旭: 一定要把脾气大的根源找到,才能对症下药
• 蔡礼旭:伦理道德教育确实影响一个人一生幸不幸福
• 宣化上人:为什么他相貌圆满呢
• 十定
• 印光大师:念佛怎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宣化上人开示《糊涂债》
• 露柱
• 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 宝带陀罗尼经
• 《净空法师法语忏悔发愿文》能流通吗?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初心专礼(白话文)
•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常应礼忏并回向之义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四卷
• 宣化上人:信佛人切记不要犯这种罪过死后会堕地狱
• 寂静法师:我的自卑,我的回归
• 净界法师:揭秘因果业报的三大要素
• 圣严法师:失意得意一念间
• 海涛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 宣化上人:不吃不睡为闻法
• 堪布慈诚罗珠:有关“如来藏”的开示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 海涛法师:冤亲债主不管他投胎在哪里,他永远找你麻烦
• 寂静法师: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 宣化上人:要使佛法重兴必须广泛流通经典及提倡教育
::佛学大辞典 ::
  • 以字不成八字非
  • 皮烦恼障
  • 机先
  • 五如来色
  • 野
  • 处中
  • 宁玛派
  • 胸字
  • 真宗全书
  • 直心
  • 永宁
  • 头袖
  • 弄光影汉
  • 束芦二义
  • 圆仁
  • 迷乳
  • 净度三昧经
  • 四十一位
  • 蓝吉富
  • 无边音声佛顶
  • 洞山五位颂
  • 奈良大佛
  • 勒叉那
  • 劣应身
  • 表白
  • 化度寺
  • 智猛
  • 阿魏
  • 迦尸国
  • 登住
::学佛推荐 ::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孝顺之益
• 获好名声之道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 佛化家庭 一、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戒杀得安隐
• 第一福田
• 口业之过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