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一)梵语vedana^,巴利语同。又译为痛、觉。可分为二:(一)心所之名,为五蕴之一。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乃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遍行之一。‘受’系根(感官)、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和合之触(即接触感觉)而生。换言之,受,即领纳之意,亦即领纳违、顺、俱非等之触,及外界之对象,以此而感受苦、乐等感觉之精神作用。故‘受’为外界影响于生理、情绪、思想等,所产生之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受,由此有利(顺)、不利(违)、无利害关系(俱非)等境界,产生相应之苦、乐等主观感受,而引起远离违境、追求顺境等一连串爱欲活动。

 对受之解释,诸论有异,如:(1)据俱舍论卷一载,领纳所随之触,称为受。(2)据顺正理论卷二载,领纳所缘之境,称为执取受;领纳所随之触,称为自性受。(3)据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载,就领纳所缘而论受之义,谓一切之心、心所皆称为受,特别是指领纳随触。(4)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下等载,领纳所缘之境,称为受。(5)据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等载,受不能缘俱生之触,故领纳顺、违等境界之相,为其本义;此说有驳斥前列四说之意。

 关于受之分类,有诸种说法。据杂阿含经卷十七记载,受有: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百八受、无量受等。(1)一受,受之自相虽有苦、乐、舍等三种,然苦受属于苦苦,乐受属于坏苦,舍受属于行苦;一切皆苦,故称一受。(2)二受,心受、身受合称二受。眼识乃至身识等前五识之感受属肉体之受,故称身受。第六意识之感受属精神之受,故称心受。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列有诸家对心受、身受之解释,如:1.无分别为身受,有分别为心受。2.缘自相之境为身受,缘自相、共相之境为心受。3.缘现在之境为身受,缘三世之境、无为之境为心受。4.缘实有之境为身受,缘实有与假有之境为心受。5.于境一往取为身受,于境数数取为心受。6.于境暂缘即了为身受,于境推寻乃了为心受。7.依色而缘色为身受,依非色而缘色、非色为心受。8.世友论师谓一切之受皆为心受,而无身受。(3)三受,依受之自相而有所分别。即领纳爱、非爱及非上记二种之触,而生起苦、乐、舍等三种感觉。 1.乐受,对可爱境之感受。2.苦受,对不可爱境之感受。3.舍受,又作不苦不乐受、非苦乐受。乃对非可爱、非不可爱境之感受。(4)四受,依界系不同而有所分别。1.欲界系受,又称有味着受,属于自体爱相应之受。2.色界系受。3.无色界系受。4.不系受。后三项,又称无味着受,属于不相应之受。(5)五受,又称五受根。依身、心受之自相而有别。1.乐受,又称乐根。指五识相应之身悦,及第三静虑的意识相应之心悦。2.喜受,又称喜根。指初二静虑及欲界的意识相应之心悦。3.苦受,又称苦根。指五识相应之身不悦。4.忧受,又称忧根。指意识相应之心不悦。5.舍受,又称舍根。指身、心之非悦、非不悦。(6)六受,又称六身受、六受法。指经由六根,六识得以觉知六境,复由根、境、识等和合之六触,产生眼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7)十八受,又称十八意近行受。计有六喜意近行、六忧意近行、六舍意近行等。谓喜、忧、舍等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活动于色、声等六境,乃有十八受。(8)三十六受,又称三十六师句。谓前项十八意近行各有染品、善品之别,如六喜意近行之中,有顺染受之耽嗜依及顺善受之出离依。(9)百八受,谓前项三十六受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别。(10)无量受,由上述各家所说之此受、彼受等,可知受之相复有无量之别。[杂阿含经卷十三、法蕴足论卷九、卷十、发智论卷十四、成实论卷六、卷八、俱舍论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义章卷七、杂集论述记卷三、卷五]

 (二)为十二缘起之第一支,称为受支。为幼年少年时期对苦、乐等相之了知。说一切有部基于分位缘起说认为幼年少年时期虽觉知苦、乐等相,然尚未生起淫爱,此期之位即称为受;此系以五蕴为体,而非以受为体。于唯识大乘之看法,则以无明及行为‘能引支’,识乃至受之五支为‘所引支’;又以无明及行为‘能熏’,识等五支为‘所熏’之种子。亦即识、名色、六处、触等,由于无明、行而影响阿赖耶识之种子,称为受。[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卷九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

 (二)为取(梵upa^da^na )之旧译。乃烦恼之异名。(参阅‘取’3092)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下一篇:受戒灌顶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大慈大悲
• 主赞
• 释教
• 弘圣寺
• 药山升座
• 觉树
• 弥沙塞部五分律
• 戒律本论
• 云栖法汇
• 愚秃
• 三十六句
• 日曜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宣化上人:不要吃那么多肉,把自己的肉和猪的肉合成有限公司,将来不变成猪才怪!
• 道吾一家吊慰
• 他表演给我们看
• 印光大师: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一气不来定向地狱受苦
•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空)
• 证严法师:人与人相处离不开“声色”两字
• 学诚法师:多关注别人,人际关系就会变好
• 净界法师: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 贼住
• 醯罗城
• 未得谓得
• 蔡礼旭:信义不排在第一位事业迟早都要垮下来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六祖慧能大师传授无相忏悔讲解
•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 印光大师:居心行事,有如大地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如何处众
• 宣化上人:你若尽讲话,就是随便的把法都丢了
• 星云大师:婚姻长久的秘诀
• 宣化上人:人心先病,才导致身上有种种病
• 星云法师: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 宣化上人:布施有三种
• 海涛法师: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 宣化上人:大教育家─孔子(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 印光大师:人有实德 天有奇报
• 海涛法师:为什么要对鬼道众生施食,鬼道之苦
• 净界法师: 引诱别人进入到我们的圈套,你自己就被自己给束缚住了!
• 印光大师:病与魔
::佛学大辞典 ::
  • 金刚萨埵
  • 张幔天网
  • 寂静
  • 开权显实
  • 请观音法
  • 实相三昧
  • 净土依凭经论章疏目录
  • 悟一
  • 四种华严
  • 六道四生
  • 败坏菩萨
  • 不久诣道场
  • 乌波提涅槃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 二种大乘
  • 原子论
  • 僧伽罗刹
  • 四事不可久保
  • 摩醯河
  • 三不足
  • 恶见
  • 独影境
  • 慧业
  • 结经
  • 铜板经
  • 广隆寺
  • 往生拾因
  • 锁龛
  • 不行而行
  • 五佛顶
::学佛推荐 ::
•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
•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 婚姻、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
• 佛化家庭 三、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 什么是六道?六道是什么意思?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修持之道
• 什么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什么?
•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