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四缘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梵语catva^rah! pratyaya^h!。为佛教阿毗达磨(论)中所整理出之因缘论。即赅括一切有为法之生起所凭借之四种缘。四缘常与‘六因’同时论述,‘四缘’系从‘果’之产生而考察各种‘因’之起源,‘六因’则侧重说明业报得以产生之条件。佛教各宗对因缘论之看法各异,以大小乘而言,小乘中较具代表性者为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大毗婆沙论)及俱舍宗(俱舍论),大乘以唯识宗(成唯识论)之说为主。四缘,即因缘(梵hetu -pratyaya )、等无间缘(梵samanantara -pratyaya )、所缘缘(梵a^lambana -pratyaya )、增上缘(梵adhipati -pratyaya ),大小乘皆说之,惟说法互异;六因,为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主要是发智论、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小乘论书所说。小乘并把能作因包含四缘中之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而将因缘一项开演为其他之五因。若将四缘、六因、五果等三学说并举,则可合为佛教因果论之完整思想。兹略述大小二乘之四缘说:

 (一)小乘之说:(1)因缘,即产生自果之直接内在原因,例如由种子而生芽,种子即是芽之因缘。其‘因缘’一词,‘因’亦作‘缘’解。于佛教因缘论中,通常将引生结果之主要条件称为‘因’,次要条件称为‘缘’。于此,则强调‘因’亦为众多条件之一,故称‘因缘’,非寻常所谓‘因与缘’之义。又此缘可适用于精神与物质等一切现象。(2)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即心、心所之相续中,由前一刹那让路而开引后一刹那生起之原因。亦即心、心所于‘过去’之前一刹那灭谢,复给予‘现在’之后一刹那生起之力用。所谓‘等’,谓‘前念’既灭,‘后念’继生,二念之体用同等,反之,若前一刹那为善心聚,后一刹那为恶心聚,则其前后刹那之相望则相异而非同等;所谓‘无间’,谓前后二念之间,念念生灭,刹那不停,而无有间隔。此缘仅适用于精神现象,为认识活动得以发生之条件。(3)所缘缘,略称缘缘,指心、心所所攀缘之一切对象,亦即一切外在事物对内心所产生之间接、直接之缘。例如眼识必以一切色为所缘缘,耳识必以一切声为所缘缘,乃至意识必以过、现、未等一切法为所缘缘。(4)增上缘,指上述三缘以外一切有助于或无碍于现象发生之原因条件。

 佛教将一切万法分为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其性非色非心,而与心不相应的有为法)、色法、无为法等五大类,称为‘五位’。若就五位之生起与四缘之关系而言,心法及心所有法(精神现象)之生起,须具备四缘全部;心不相应行法(小乘分之为十四种)中之‘无想定’与‘灭尽定’之生起,仅须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而无所缘缘,此因无想与灭尽二定既属于无心定,已无心识作用可言,而所缘缘则须以心识为产生作用之相应条件,故此二定之生起不具所缘缘;心不相应行法其余之十二法与色法(一切物质现象)之生起,皆仅须因缘与增上缘,此因色法与其余十二种心不相应行法既无心识作用,故无所缘缘,其生起之前后两相亦非同等,且无固定之相续次序,故无等无间缘;无为法乃无有生灭变化之诸法真实体性,自然无生起之原因条件可言,故在四缘的范围之外。

 又若以时间、空间而言,等无间缘属于时间之因素,所缘缘属于空间之因素,因缘及增上缘则通于时空二者。又小乘既于四缘之外另立六因之说,则四缘与六因之关系后世亦异说纷纭。如俱舍论宝疏(法宝撰)卷七力主六因与四缘互摄之说,即如上记所言能作因包含等无间、所缘、增上等三缘,俱有因等其余五因通摄因缘。另如俱舍论光记(普光述)卷七则认为四缘赅摄之范围较宽,六因较狭,故四缘能含摄六因,六因不能含摄四缘。即俱有因等五因与因缘固可互相通摄,然能作因唯通于增上缘,而未能含摄等无间、所缘二缘。

 (二)大乘之说:(1)因缘,指一切有为法中能亲生自果者,如麦种生麦,稻种生稻。此因缘之体性有二:1.种子,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善、染、无记等一切法;此种子于异时能引生自类之种子(称为种生种),于同时能生起自类之现行(称为种生现)。2.现行,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转识之现行能熏成本识(即第八识)中之自类种子(称为现熏种)。(2)等无间缘,谓心、心所之生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续,无有间隔,此说与小乘大致相同,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无间之相续关系;小乘则认为异识之间亦可互相形成等同无间之相续关系。(3)所缘缘,凡心、心所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所产生结果之时,心、心所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唯识宗特分为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两种。如成唯识论卷七所说(大三一·四○下):‘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此乃小乘未谈及之深义。(4)增上缘,亦如小乘所说,指上记三缘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件。惟此缘范围甚为宽广,如小乘所说之六因,悉得摄入此中。

 若就诸法之生起与四缘之关系而言,大乘认为色法与诸种子之生起,仅须依因缘与增上缘,此因色法与种子皆非缘虑之法,故无所缘缘;又以多类俱转而无前后齐等之故,而无等无间缘。心法、心所法则与小乘看法相同,须具备全部四缘而后生起。[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六、显扬圣教论卷十八、顺正理论卷十八、显宗论卷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六本、大乘义章卷三](参阅‘六因’1256、‘缘’6123)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四节
下一篇:四缘发菩提心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清净觉海
• 昙华
• 出见
• 净食
• 四行菩萨
• 福聚
• 四摄法
• 二真如
• 相应断
• 五家语录
• 阿诣罗仙
• 三思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定弘法师:老法师告诉我们,要相信有鬼神,我该怎么做?
• 沙界
• 彭鑫:养精之道,元气与智力、呼吸、眼神
• 五家语录
• 幼童为寻牛犊虎口丧命,转世轮回精通佛经
• 学诚法师:想控制自己的心是多么的难
• 星云法师回顾84年的人生之路
• 宗范
• 星云法师:心理的病态,需要自我观照、自我治疗。
• 佛门中有生肖相克之事吗?如何化解?
• 印光大师:切不可说因修持精进而致病致死
• 行缠
::法师开示 ::
• 末法时代菩萨怎么示现?
• 仁焕法师:忏悔与感恩的功德
• 寂静法师:知恩、感恩、报恩
• 仁焕法师:皈命极乐是生命的依靠
• 印光大师:如何才能化解灾祸?
• 宣化上人:疾病与业障、鬼的关系
• 印光大师: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临之时,须改恶修善
• 宣化上人:男女相爱的前世今生
• 海涛法师:一个人最大的功德是把生命奉献给众生
• 宣化上人:节食和寡欲是修道的秘诀
• 净界法师: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 星云法师:善德之语
• 宣化上人:什么是三藏十二部
•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有福?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如何修行
::佛学大辞典 ::
  • 一箭过西天
  • 北魏道武帝
  • 真盛
  • 西涧子昙
  • 若愚
  • 大轮明王
  • 密迹力士
  • 业
  • 住前信相菩萨
  • 道领
  • 五道转轮王
  • 一切法不生
  • 光融
  • 朝鲜佛教通史
  • 远果
  • 入藏
  • 八宗
  • 还山录
  • 华林二虎
  • 金刚鬘菩萨
  • 四尘
  • 佛降生像
  • 生死解脱
  • 契斌
  • 神足智通愿
  • 出生
  • 循身观
  • 吽吽
  • 八不正见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学佛推荐 ::
• 佛教是谁创立的?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什么意思?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孝顺之益
•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罪业?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治身
• 利益和快乐
•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