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光教科书 >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的文章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九课 神异

类别: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十九课 神异
 

  一、佛教对神通灵异的看法?

  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神通灵异的显现。例如:肚子饿了,一碗饭菜,顿除饥渴;身体冷了,一件毛衣,驱走寒冷,都是神通灵异的显现。神通灵异不在别处,现前当下即是。又如一朵花,散发芬芳香味,淡化人间的浊气;一座桥,沟通往来行旅,给予大家的便利;一棵树,庇荫万千行人,散布清凉的气息;一盏灯,照亮暗夜道路,指引人们的前途。也都是另一种神通。

  佛教对神通灵异的看法,不好奇,不贪求,明白神通敌不过业力的轮转,比不上清净的道德和不执不取的生命智慧。
  

  二、佛教的神通,其内容如何?

  神通是一种无碍自在、不可思议的能力,不仅佛、菩萨具足神通,连魔鬼神只也有神通。佛教认为神通有六种,统称为六神通:

   1.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

   2.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的语言,及世间种种的音声。

   3.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的能力。

   4.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的事。

   5.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的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6.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此外,依《宗镜录》载,神通又分为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等五种,或从证悟中道而得,或由修禅定而得,或由咒术、业报而得,善恶优劣,层次不一,其中唯有究竟圆满的漏尽通及道通才是吾人取证的对象。

  其实神通并不限于呼风唤雨的幻术,吾人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随处可见神通。比方,饥时饭饱,渴时水止;万里路程只要搭乘飞机,数小时便能抵达,可说是神足通;肉眼难见的微生物,透过显微镜便能清楚看见,就是天眼通;精通各国语言的人,与人交谈无有障碍,这就是天耳通。一切经验的累积及智慧的判断都是相似的神通。
  

  三、神通对我们的利害得失,应如何了解?

  神通可以是弘教的方便,但不是万能的利器。优陀夷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连毒龙也能降伏。一天,他喝醉了酒,睡在路旁,人事不知,佛陀见了说:「现在,他连一只青蛙也降伏不了。」

  善用神通可以辅助教化,解厄抒困,譬如观世音菩萨应声化现,常常是苦难中的希望;隐峰禅师掷锡飞空,阻止两军厮杀,成为灾难的救星。为了迅速弘法,神通可以收一时之效,但假藉神通欺世盗名则害人害己。

  反之,神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成为危害他人的巫蛊邪术。因此,求证和运用神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要依于慈悲;二、要住于净戒;三、要安于忍耐;四、要用于平常。
  

  四、神通可以改变业力吗?

  依佛陀的教法,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佛法讲因果法则,业力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它是由身心造作,发乎于外的行为,是无法运用神通违背业果。佛陀时代,释迦种族因为侮辱琉璃太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欲拯救释迦种族,最后被拯救的人仍然化为血水,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就是神通不敌业力的明证。

  业力虽不受神通所抵消,并不表示定业完全不可转,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真心发露忏悔,向上向善,必能重业轻报,如同盐水注入大量的清水,便可冲淡咸味一般。
  

  五、修行者一定要有感应吗?

  修行的目的在于达到身心自在解脱,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感应,譬如看见佛菩萨现身、放光,或自身种种变化等,虽然有时候是诸佛菩萨的化现,有时也可能是自然现象的变化,或其它原因,却无关于解脱。

  其实生活中每天都有感应,如:叩钟必有回响,敲鼓即得音声,天上皎月水中映现,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异相感应无非是有为诸法的变现,如同空华水月,正信佛弟子应以平常心视之,感应只是启发信心,不应耽著留恋,妄执为所缘。
  

  六、天灾人祸是由神所主宰的吗?

  古时候,人类对自然现象不明白,以为下雨是龙神主宰,刮风是风神来临,闪电是雷神发怒,祝融禳灾则是火神撩拨。这些神话附会之说,到了科技发达的今日,都得到了明确的常识。尤其以佛教观点而言,人心主宰行为业力,由业力形成因果轮回,而宇宙世间原本就是由许多不同的业力所牵引而成,因共业而感得天灾人祸,遂知祸福吉凶全由自己主宰,非神明可以控制。
  

  七、佛教对婴灵的看法?

  佛教认为当吾人对生命有不当处理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自我承担,自我化解所造之业?除了在佛前诵经,为不幸的生命祈福,为自己忏悔以外,更要积极作福行善、进德修业、贡献社会,以此功德回施一切同遭此苦者,必然感召好的果报,不必寄望别人为我们消灾免难。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八课 应世
下一篇: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二十课 破邪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推荐阅读
• 净界法师:我们当如何让自己不再惧怕生死?
• 净界法师:六道轮回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 净界法师: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这样对他不公平!
• 净界法师:真心的功德,与妄心的过失!
• 净界法师:在极乐世界没有不合乎大乘中道的名言!
• 净界法师:什么是印祖所说的三世怨呢?
• 净界法师:如何最大限度的改变命运
• 净界法师:阿鞞跋致,这个不退转的内涵,由浅入深有三个
• 净界法师: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 净界法师:你能够得到护法天人的护持,远离鬼神障魔障!
• 净界法师: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 净界法师: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演说
• 蔡礼旭:为什么没有法喜
• 景净
• 圣一法师:地藏本愿经讲记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 定弘法师:要自度还是度人,这是要随缘
• 道原
• 宣化上人:第二十二卷 妙法莲华经 嘱累品
• 蔡礼旭:替人着想是人生第一等学问
• 黑耳天
• 法师因起傲慢心,被冤业乘机而入
•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九 护法品 经文.注释
• 弥兰陀王
::法师开示 ::
• 星云法师:如何认识益友和损友
• 印光大师:善教儿女,乃天下太平之根本法轮
• 为什么每次参加法会前后都会莫名的病痛?
• 海涛法师:天公疼憨人—德重鬼神钦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阶段看到男女交配时最为紧要!
• 印光大师:为什么要急急讲求信之一法,以期深造其极?
• 圣严法师:疯癫白痴 行如蛙跳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15】
• 净土宗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生平事迹
• 海涛法师:新加坡因果故事讲座 下
• 宣化上人:糊涂生命糊涂人
• 印光大师:为何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往生西方
• 印光大师:世间治疗疾病的第一要法
• 印光大师对念佛法门的开示
•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学大辞典 ::
  • 洗浴五利
  • 波罗奢树
  • 食时五观
  • 耆那教圣典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 须利耶苏摩
  • 阴持入经
  • 阿阇梨
  • 大乘律
  • 别付属
  • 福田行诫
  • 多闻第一
  • 慈光寺
  • 自损损他
  • 四种授记
  • 贝牒
  • 八业
  • 截雨咒
  • 声明
  • 往生论
  • 世医四法喻如来
  • 三思
  • 梵网戒
  • 紫金庵
  • 胸字
  • 如湛
  • 西藏大藏经总目录附索引
  • 袈裟曼荼罗
  • 遮那业
  • 德润寺
::学佛推荐 ::
•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 什么是五蕴?五蕴是什么意思?
• 佛化家庭 二、八正道是建设佛化家庭的指针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第一福田
•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
• 什么是僧俗四众?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离八风之患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 戒杀得安隐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