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学基础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佛学基础”的文章

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一节 百法分位

类别:佛学基础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一节 百法分位

宇宙间之万有,其数无量无边,佛典名之万法,或称诸法。法是总该一切事物之称,也即万事万物。梵语达磨之本义为轨持,持即任持自性,轨是轨生物解。即是任载摄持自家之特性,能为轨范令他生解。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无论大小,无形有形无不各自任持自家一定之持性,常不改变,而又令他生解等。

关于法界诸法有种种施设,《百法明门论》将其括为百法。又将此百法分为五位:

(一)心法:略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此中又分六位即 ①遍行有五:触、作意、受、想、思。

①遍行有五:触、作意、受、想、思。

②别境有五:欲、胜解、念、定慧。

③善有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瞑、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会、不害。

④烦恼有六:贪、瞑、痴、慢、疑、恶见。

⑤随烦恼有二十:忿、恨、恼、覆、班、馅、桥、害、嫉。惺、无渐丧烟、不信、懈怠、放逸、昏沉膀晖、失念、不正知、散乱。

⑥不定有四:睡眠、恶作、寻、伺。

(三)色法:略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四)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即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无为法:略有六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佛学基础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三节 四劫
下一篇: 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佛学基础推荐阅读
• 我昔所造诸恶业
• 宗门正灯录
• 大意
• 生趣
• 谛听
• 隔子门
• 至相寺
• 耳珰
• 聂云台
• 法侃
• 俱解脱
• 六种散乱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松隐茂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六章 忍恶无瞋
• 印光大师:如何念佛才能获得真实利益?
• 寂静法师:懂得商业本质,才能流经财富
• 悬香
• 宣化上人: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 定弘法师:可是活著的人?怎么才算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蔡礼旭:顺从五伦之道的法则做人谓之德
• 印光大师: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
• 优填王
•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18】
• 蔡礼旭:团体中不要互相猜疑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人间地狱日夜别
• 印光大师:欲以读诵大乘,助其净业,非真有深明净土之正知见不可
• 此话犹在耳
• 印光大师:为何说佛教是一切诸法、一切诸教之大本
• 学诚法师:三皈依的内涵
• 净界法师:我发觉念佛不在时间的多久,你那个方法要对
• 宣化上人:把杀心改为慈悲心
• 认识圣严法师(附图)
• 仁焕法师:为什么命会不好
• 印光大师:欲皈依,须至诚恭敬
• 圣严法师:梦中的哭与笑
• 学诚法师:怎样祈福
• 宣化上人:什么是妖精?这个‘女’是寿‘夭’了
• 印光大师: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秘诀
• 印光大师: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助念,只宜击引磬,不
::佛学大辞典 ::
  • 猎师
  • 无住
  • 守护神
  • 七祖
  • 了然
  • 大元帅明王
  • 解夏
  • 曲彔
  • 哩
  • 十来偈
  • 大意
  • 讲堂
  • 极微
  • 见道
  • 初转法轮
  • 曼哆逻咒术经
  • 愿智
  • 迹本
  • 方色喻五道
  • 法华七喻
  • 可见有对色
  • 道具
  • 仁海
  • 子断
  • 衣囊
  • 华严五教章义苑
  • 唯识二十论
  • 四比丘
  • 夺衣婆
  • 马加持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 佛化家庭(黄念祖老居士)
• 菩萨的样子(慈惠法师)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利益和快乐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吉祥行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