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陀教育 > 学佛入门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入门”的文章

吉祥行

类别:学佛入门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一、心平何劳持戒

一般人听到持戒,总是心生畏惧,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其实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别人,让自己得以获取真正的自由,像监狱里做奸犯科的人那一个不是因为犯了五戒而身陷囹圄。持戒最重要在摄心,如果我们能了悟生佛平等、凡圣不二、顺逆一如、事理无碍的道理,抱持一颗平等的慈悲心来看待世间万象,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大小,没有纠纷,没有瞋恼,行为自然就不会逾越规矩。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并不是教我们不必持守戒律,而是直指方寸,从根本的问题上解脱人类的苦恼。

二、行直何用参禅

行,指身、口、意三业。随著物质文明的进步神速,人类的六根门头不停向外攀缘,造成心灵的越发枯竭,现代人开始觉醒今是昨非,籍著参禅打坐来找回自性,已然蔚为风尚。但是磨砖不能成镜,枯坐也无法成佛,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惟有意不颠倒,身不妄动,口不乱说,不为富贵所淫,不为感情所惑,不为威武所屈,不为权位所诱,直道而行,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将“禅”真正落实在生活上,所以惠能大师说“行直何用参禅”。

三、恩则孝养父母

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丘,慈母恩深如海洋。”又说:“若有男子及女人,为报母恩行孝养,割肉刺血常供给,如是数尽于一劫,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与世间上仅报答此世父母的孝道比起来,佛教因为能洞察三世因缘,所以主张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的众生,以使累劫父母亲眷都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可以看出佛教所提倡的孝道最为究竟。

四、义则上下相怜

迸今中外的历史中因为尽忠守义而流芳百世的事迹不胜枚举,佛教则主张泯除上下尊卑的分别,以彼此怜惜体谅的精神来促进人我和谐,以互相尊重包容的雅量来增进社会团结,以四无量心来利济有情,以六度万行来造福大众。像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救五百位商人而宁犯杀戒,富楼那尊者的为法忘躯,摩诃男为救同族而舍身成仁,智实大师为佛教慧命而抗章不屈,法冲法师冒死护僧,印简法师虽遇兵难而不离常住……,他们的伟大不仅在于布施一己之身命、财产,更重要的是,百姓的身家性命因他们的奉献而获得平安,乃至大众的法身慧命也因他们的牺牲而长存千古,可说将“义”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修持之道
下一篇:获好名声之道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入门推荐阅读
• 游化
• 毒龙
• 四恶道
•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
• 意势行
• 非色
• 济宗颂语
• 大宝积经论
• 敬爱法
• 一极
• 本门本尊
• 石窟寺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蔡礼旭:领导者要把同仁当作自己手足一样看待
• 发遣招唤
• 正念往生
• 慧净法师:留福德给子孙是最重要的
• 印光大师:尊师重道方能获得法益
• 漫谈广化律师对孝道的履践
• 菩萨本业经
• 伊里奥特
• 宣化上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 白衣大悲咒
• 如沛
• 这一念觉,再一念又迷
::法师开示 ::
• 海涛法师:有几种股票不能买!
• 海涛法师梅州千佛塔寺佛学讲座 三
• 宣化上人:眼为心之苗
•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为什么要专一念佛?
• 证严法师:舍得放下身轻心安
• 圣严法师:学佛之后真可以消灾延寿吗?
• 圣严法师:复制人伦理
• 星云法师:建设和谐美满家庭应当遵循的原则
• 海涛法师:众生难度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菩提心,但是不要被难度的众生打倒
• 印光法师论念佛
• 净界法师:世间最大的罪业是什么?
• 海涛法师说故事5:死不了的人
• 海涛法师梅州千佛塔寺佛学讲座 一
• 星云法师:怎样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
• 海涛法师:若还想赚钱给儿孙用,那叫欠儿女债
::佛学大辞典 ::
  • 加护
  • 玄旨
  • 我见
  • 天台四教仪集注
  • 破法遍
  • 赴请
  • 侍者巡铺
  • 二福
  • 雨行
  • 心要
  • 十善巧
  • 超越三昧
  • 木佉褒折娜
  • 火舍
  • 毕钵罗树
  • 一回举着一回新
  • 八万四千
  • 真语
  • 洛叉陀罗尼经
  • 昙询
  • 布伦斐尔德
  • 奉加
  • 天人不动众
  • 鬼子母经
  • 阿耆尼
  • 弥勒信仰
  • 五重玄义
  • 出手
  • 开堂
  • 中流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意思?
• 论建设佛化家庭(蔡吉堂)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 志同道合的婚姻才长久(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什么是五蕴?五蕴是什么意思?
• 吉祥行
• 佛教是谁创立的?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