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佛典(佛经)故事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佛典(佛经)故事”的文章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类别:佛典(佛经)故事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何为”正知正见”、 正信正修?简言之,心地清净光明,令见、闻、觉、知之用,能契入佛知佛见,佛法教理本体,能契入真如自性之修为者,其修学的观点和方法即称为正知正见、正信正修。有正确的知见,才会有正确的信解和修学的行为。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愿被他人所得。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人往往都是自私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为什么也不愿意让别人得到呢?或许它是一件适合别人的东西呀。每个人往往都有自己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被人揭开而不能隐瞒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是恼羞成怒而做出很可怕的事情来,这也是人类劣根性!是谁的过失?该怪揭开的人或是怪自己有隐私?双方若是任何一方心态端正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最好就是人人都有良好的心态或人人都没有隐私。

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农夫养了二百五十头的牛,他每天早起晚睡的照顾牛群,他为照顾这一群牛,有时连饮食、睡觉都忘了。一切精神都放在这群牛上,他如此的刻苦勤劳,最后终于成为本村最富有的农牧家,牛群也生存在这优美的环境上过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有一天山上下来一只猛虎,闯进了这块优美的天地,攻击这群养尊处优的牛群,牛身虽大但欠灵活又笨,终于被这只猛虎扑杀了一条牛,老虎饱餐了一顿,就悄悄地离开了,当这位农夫发现了牛被杀时,老虎已经不知去向了。

牛主人不但不设法保护牛群的安全,反而向牛群发牢骚地说:‘我的牛是完整的二百五十头,如今已被虎噬食了一头,就像玉壶上有了裂痕一样,还有什么保存的价值?’心里很懊悔的自言自语,‘当初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资金去买牛呢?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去开辟这么广大的牧场呢?如今已不能完整了,留它有什么意义。’

他低头的沉思了片刻,最后终于作了决定,从其历年来所饲养的牛驱遂到山岩陡壁,万丈深谷的边缘,一只一只的推下去堕落山崖深谷,最后二百五十头都推完死了,自己才扬长而去。

这样的人不是很愚蠢吗?如果他有正确的看待事物的心态,就不会因失去一头牛而放弃二百五十头牛!世间万物没有十全十美。

出家人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没有用心护持,不意的毁犯了一条戒,他不思忏悔,反而想:‘既不能完整的守戒,不如多毁几条戒,或把清净戒都统统毁犯了,不但不成为一个出家人连一个在家居士都不如,不是和这位农夫把辛辛苦苦养的牛群都推下山崖一样吗?

人的智识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人的善恶忠奸也是相差悬殊的,人的行为邪正也是差别很大。人的心更是千变万化,所以欲认识一个人的好坏很不容易,古人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有的人很有智识,也很有学问,可是做事却是做那些愚蠢无知的事,有人虽没有什么智识学问,可是所做的事情却是合情合理的。所谓‘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是也。

为什么人心会千变万化呢?又为什么上上人会做下下智的事情呢?一般人说是命运使然,有的说是神鬼使它这样。佛法说,一切都是业力使然,因为我们过去无始以来已积集许多善恶业,其善恶的业力生起现行,遇到什么环境,即引发什么业力出来。所以虽是上上智的人也会做出下下的行为来,或一下子善,一下子恶的行为。

是故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譬如欲往某某地必须先认识路程一样,盲目的乱撞,不但不能达成目的,还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呢?就做人处世亦要有正知正见,才能避免作恶造业,修行用功更是应修习正定才能开发智慧。否则走入魔道就‘一失足成为千古恨’了。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贫苦夫妇卖身贷款,只为供佛斋僧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佛典(佛经)故事推荐阅读
• 蔡礼旭:学习圣贤文化要有反求诸己的心态
• 蔡礼旭:时运还没来的时候,要先做什么准备?
• 蔡礼旭:学习圣贤经典引导孩子见贤思齐
• 蔡礼旭:团体里不要传谣言
• 我们对圣贤教诲、对父母爱心的怀疑障住了我们本有的福分跟智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二集)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18集
• 蔡礼旭:彦霄析箸的故事讲悌道也可权变
• 蔡礼旭:不乱毁谤人,不乱赞叹人
• 蔡礼旭:幸不幸福是心决定的
• 蔡礼旭:各行各业都有人力行仁义忠恕,都可以带动一方的风气
• 蔡礼旭: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第二篇)学习中国文化的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离作法
• 蔡礼旭: 一定要把脾气大的根源找到,才能对症下药
• 蔡礼旭:伦理道德教育确实影响一个人一生幸不幸福
• 宣化上人:为什么他相貌圆满呢
• 十定
• 印光大师:念佛怎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宣化上人开示《糊涂债》
• 露柱
• 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 宝带陀罗尼经
• 《净空法师法语忏悔发愿文》能流通吗?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初心专礼(白话文)
•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常应礼忏并回向之义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四卷
• 宣化上人:信佛人切记不要犯这种罪过死后会堕地狱
• 寂静法师:我的自卑,我的回归
• 净界法师:揭秘因果业报的三大要素
• 圣严法师:失意得意一念间
• 海涛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 宣化上人:不吃不睡为闻法
• 堪布慈诚罗珠:有关“如来藏”的开示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 海涛法师:冤亲债主不管他投胎在哪里,他永远找你麻烦
• 寂静法师: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 宣化上人:要使佛法重兴必须广泛流通经典及提倡教育
::佛学大辞典 ::
  • 以字不成八字非
  • 皮烦恼障
  • 机先
  • 五如来色
  • 野
  • 处中
  • 宁玛派
  • 胸字
  • 真宗全书
  • 直心
  • 永宁
  • 头袖
  • 弄光影汉
  • 束芦二义
  • 圆仁
  • 迷乳
  • 净度三昧经
  • 四十一位
  • 蓝吉富
  • 无边音声佛顶
  • 洞山五位颂
  • 奈良大佛
  • 勒叉那
  • 劣应身
  • 表白
  • 化度寺
  • 智猛
  • 阿魏
  • 迦尸国
  • 登住
::学佛推荐 ::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孝顺之益
• 获好名声之道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 佛化家庭 一、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戒杀得安隐
• 第一福田
• 口业之过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