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圣严法师”的文章

圣严法师:无量寿经讲记-摄取佛国清净之行

类别:圣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摄取佛国清净之行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继续告诉阿难尊者:法藏比丘说了以上的颂词之后,就禀告世自在王如来说:「佛啊!我已经发了无上正觉成佛的心,愿佛世尊,为我宣说如何修行的法门,我一定会照着去做。为使摄取无量清净佛国妙土的功德庄严,使得我在这个世间早成正觉,救济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勤苦。」也就是说,法藏比丘希望听到世自在王佛为他说法开示,但愿功德成满,拔除一切生死勤苦之根本,早成佛道。

  佛语阿难:时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这一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当时的世自在王佛回答法藏比丘:「你就照着那样子修行吧!如何修行来庄严你自己的佛国净土,你应该知道了。」法藏比丘还是不懂,接着请求:「佛说的这个道理非常深奥,不是凭我自己就能够了解的境界,但愿世尊为我详细地开示,究竟诸佛如来是以怎样的修行来成就他们清净的国土呢?我听了以后,一定照着修行,这样才能圆满我的心愿。」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世自在王如来知道法藏比丘的悲愿,是高明、深厚、广大的,是法海的龙象,是佛门的大器,因此就为法藏比丘宣说经法。其中并无玄秘之处,所谓修行的方法,就是「至心精进,求道不止」八个字。

  经文「譬如大海」,是形容法门深广如大海,几乎是不可能用斗把海水掏空的,但也不是办不到,只要你有恒心,历经无量劫数的时间,仍可把海水掏空,取得海底的妙宝了。相同的,修菩萨道的人,只要至诚专一而又精进不退,不达求道成道的目的,绝不终止,自然就会获得你所愿求的结果。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接着释迦牟尼佛又介绍世自在王佛告诉法藏比丘如何的修行。世自在王佛非常详尽地宣说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的状况,每一个佛国众生的善恶行为,每一个佛国设施的粗细品质,这种种状况也如法藏比丘所期望的那样,全部显现在他的眼前。

  或许会有人以为,凡是佛国的众生,必定都是唯善无恶的;凡是佛国的设施,必定都是唯妙无粗的。可是未必如此,例如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国土,也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除了人类以外,尚有其他五趣众生,是有善有恶的;这个娑婆世界的环境,也是有粗有妙。

  法藏比丘见了二百一十亿佛国众生及佛国环境,因为有善有恶,有粗有妙,所以立时发起了超越一切佛国的无上殊胜大愿。此时他的心是寂静无着,自然而然不假造作的,一切世间的所有众生,都比不上他。其实,此时的法藏比丘,已经进入极高、极深的禅定,住于不动定境,经过五个大劫,都在静虑思惟,摄取庄严诸佛国土的清净之行。

  所谓「国土之粗妙」,从我们人的角度看这个世界,究竟是粗还是妙?有一些艺术家看这个世界,处处都是美景,物物都可入画,都能成为诗咏的题材。从他们的作品来看,仿佛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唯善、唯美的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之中,则不尽然,他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同样看到有善有恶、有美有丑,只不过透过他们的技术和巧思,便成了美化的人间。

  若用慈悲和智慧的佛眼看世界,世界既是平等的,也是无差别的,那是因为佛无主观的利害问题,所以唯善无恶,唯妙无粗;众生仍有烦恼,所以善恶分明,粗妙历然。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用无我的智慧,对众生用平等的慈悲,便能让自心无苦,体会到众生有苦,而全心发起悲愿,永远广度众生。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阿难尊者又请教释迦牟尼佛:「世自在王佛的国土,维持了多久?世自在王佛,住世多久?」释迦牟尼佛说:「此佛的寿命有四十二劫。」

  「劫」有小劫、中劫、大劫,此处的四十二劫是指大劫,这个时间是相当的长。根据佛经中的比喻:若人的寿命从八万四千岁起,一百年减少一岁,少到人的寿命只有十岁时,这个过程叫作减劫;然后从人的寿命十岁开始,一百年增加一岁,增到人的寿命八万四千岁时,叫作增劫。这段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叫作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称为一个大劫。

  一般的人所讲的劫,指的是劫难,但是在佛经中所说的劫,指的是时间单位。例如世自在王佛寿命有四十二「劫」;法藏比丘见佛闻法,入甚深禅定中,经过五「劫」思惟,便摄取了庄严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之行。

  法藏比丘如说修行,圆满之后,又回到世自在王佛的座下,顶礼佛足,右绕三遍,然后合掌立于佛前,禀告佛说:「庄严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清净之行,我都已经修持圆满了。」世自在王佛就告诉法藏比丘:「好,你现在可以说出你怎么修的,与大众分享你的心得,使得一切大众生欢喜心,这些听到你报告的菩萨们,也会照着修行,满足你的无量弘誓大愿。」这些听到法藏比丘报告他如何修行菩萨道的众生,都是发心菩萨,也能因此修行「满足无量大愿」。

  法藏比丘又禀告世自在王佛:「请佛慈悲,听我宣说所发的殊胜大愿,敬祈明察我所发的弘愿,现在我就将四十八个大愿,完全对佛说吧!」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圣严法师:家庭暴力是前世报应吗
下一篇:圣严法师:坐禅的功能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圣严法师推荐阅读
• 常光
• 种智院大学
• 禁欲
• 杨惠南
• 竿头进步
• 盐水佛
• 脚色
• 妙圆
• 随心供佛乐
• 咽中津液上味相
• 央崛产难
• 除盖障三昧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印光法师:永断杀害之因,同证长寿之果哉
• 这叫念佛三昧
• 大方等日藏经
•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 法雨禅寺
• 俗谛
• 枯鬼死底
• 蔡礼旭:德行、家庭、事业、嗜好都不让父母操心,这样才是为人子尽孝
• 定弘法师:学婆罗门女救度自己累世父母
• 定弘法师: 太上感应篇节要(第1集)
•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 譬喻部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
• 寂静法师:接受是爱的开始
• 宣化上人:何为佛经中的“鬼王”
• 印光大师:常听佛号,功德殊胜
• 印光大师:有的居士护法反成坏法,好心不得好报矣
• 宣化上人:魔王也要守规矩
• 海涛法师:心量大舞台就大,功德力就大
• 印光大师:凡夫的狂妄、愚痴二病表现在哪里?如何对治?
•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
• 海涛法师:你感觉到别人笑我,因为你有一个强烈的我
• 宣化上人:躺着看经来生会变蛇
• 学诚法师微博问答4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2)
• 净宗法师: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十五
• 印光大师:念佛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佛学大辞典 ::
  • 宝树
  • 一向大乘寺
  • 布毛侍者
  • 发光
  • 永劫
  • 小乘九部
  • 四洲
  • 快庆
  • 金刚华菩萨
  • 头陀第一
  • 丛林两序须知
  • 东土九祖
  • 伶竮
  • 同一缘相
  • 大事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 华胎
  • 三愿
  • 伊兰树
  • 阿弥陀三十七号
  • 森本省念
  • 天衣无缝
  • 许地山
  • 四薰习
  • 经卷
  • 九拜
  • 百衲衣
  • 护国经典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 上味
::学佛推荐 ::
• 在网络上轻率发言果报非常可怕
• 财富的处理法
•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什么是十戒?十戒是什么意思?
• 戒闻利身
•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戒贪欲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吉祥行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