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圣严法师”的文章

圣严法师:杀生的范围包括一切生命吗?

类别:圣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编者按:经常听人提问,究竟杀生是指什么?动物不可以杀,因为那是生命,和人一样都有感觉。但植物同样是生命,为什么可以“杀”?据说现代科技已经证明植物也有类似人类或动物的感知能力,植物也会“恐惧”也会“害怕”。既然如此,那么蔬菜水果应该也有“感知”能力?我们吃水果吃蔬菜是否也叫杀生?享受蔬菜水果之前,用刀切割,用水煮熟,它们如果也有感觉,此等行为是否也叫杀生?这些问题相信在不少人心中都曾有过,需要高明人士解答。

植物是无情众生,动物是有情众生。(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其他众生,除极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恶为何事,只有随业受报的自然行为,而没有心意的造作在内。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并能弘道,因此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

杀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知是人;二、预谋而有杀念;三、杀死。否则,叫做伤害或过失,不成杀人罪。至于人,是不论年龄、贵贱,不论成形或未成形、有知或无知,凡被肯定是人者,皆不可杀。

目前为止,医疗界呼吁人体器官的捐赠和移赠,比如眼角膜、肾脏以及其他脏器的捐赠,是将没有使用能力的人体局部令其复活,这是值得鼓励的事。如果在生前捐赠,当然已经获得捐赠人的同意,纵然在死后移植,也必须预先取得死亡者生前的首肯,否则亡者对于遗体尚有一分贪恋和执著,便会引起他的瞋恨及怨怒,甚至影响他的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的去向。

自然死亡的人,通常于十二小时之内神识未离,尚有部分知觉。从医学上判断已经死亡的人,从佛学的观点看未必就已真正死亡;但如果立下遗言捐赠器官,为了挽救另一人或数人的生命,这是舍身救人的菩萨行,因此若生前确立有遗愿,移植人体器官当不成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环境卫生的原因,必须处理蟑螂、苍蝇、蚂蚁、蚊子乃至于老鼠等问题,这在佛世已有成例。当比丘们的浴室、浴池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佛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死。当然,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只能以打扫、清理、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殖。如果环境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纵然有虫蚁也不会太多。

如果在耕种时,难免会伤及虫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活命;不用说耕种,就是日常行走及其他劳务,也会无意杀死虫蚁。所以,只有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于死亡之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不算犯杀生戒。当然,能够小心防止,减少杀伤虫蚁的机会,是慈悲的表现。如果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便是没有慈悲心。

至于毒蛇、猛兽以及毒虫之类,是他们过去世的业力使然,他们伤人不出于预谋,虽有恶行,没有恶心,所以并不算造杀业,应受到人类的同情和保护。以今天人类的社会而言,不仅可以防治受其伤害,也可以划出特定的空间范围令其生存,或做到限制他们的繁殖,不令其成为人类的灾害。此所谓宜用防治法,不宜用歼灭法,不仅培养了人类的仁慈心,也对大自然的生态尽了维护的责任。

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有它的层次,植物是无情众生,动物是有情众生。所谓众生,可分作三级,高级的为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有活的细胞;二、有神经的反应;三、有思想及记忆。低级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忆,虽有生死的反应,没有苦乐的感觉,更没有思想及记忆,所以叫做无情。中级的是动物,只有少数如狗、猴子、马、象等高等动物有若干的记忆力,但没有思想力。至于下等动物,除了神经的本能反应,没有记忆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就会怕死。所以虫蚁都会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险,植物则不然。因此,杀生的界定,就是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而不及于植物。

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是因低级的鬼神依草附木,以草木为庇护,为了慈悲鬼神,不使鬼神生镇,故不去破坏其居处,并非为了草木不可杀的理由。

微生物如细菌,从生物学上看它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生物,既没有神经,更没有记忆和思想,不属于有情众生,可以说是活动的植物,所以杀菌不是杀生。

关于水中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之外尚有比较高等的生物,他们虽也没有神经,但已可以算在动物之列,因此佛世的比丘用水需要通过滤水囊的过滤,把比较大的微小众生滤出,比较小的就不管了。这是基于慈悲的观点,不忍目见生物而不救度。如果肉眼不能见,或虽见而不能分辨是有情或无情众生,那就理会不到了。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

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圣严法师:一定要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下一篇:圣严法师:财富只是一个数字,赚钱也需要福报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圣严法师推荐阅读
• 宣化上人:成佛的一条光明道路
• 宣化上人训服野驴
• 宣化上人:学佛法的人,一定要发愿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十七
• 宣化上人:为何没有女佛?
• 宣化上人指点潘居士如何求子满愿
• 宣化上人:第五卷 妙法莲华经 药草喻品
• 宣化上人:修道就是修能将一念心制之一处
• 宣化上人:千手千眼(十九)
• 宣化上人:六根是贼,也是护法
• 宣化上人:如果有事事依赖师父这种心理就永远得不到解脱
• 宣化上人:饮食神、草木神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海涛法师:法句经的故事
• 印祖故事:不随人转修净土 辞别恩师赴红螺
• 海涛法师:广释菩提心论 下
• 慧律法师: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
• 蔡礼旭:真诚流露所有接触到的人都会感动
• 中观
• 地藏菩萨久远劫前是婆罗门女是巧合吗
• 照寂
• 如何如理如法的教育好孩子?
• 证严法师人间菩提之:奉行经典之道
• 墓
• 宣化上人:饮食也有神
::法师开示 ::
• 净土法门:念佛印光大师的方法最适合现代人
• 印光大师:为何众生心性与佛全同,而居心行事与佛全异
• 宣化上人:你要向你内心看,看看你内心的佛性在不在?
• 学诚法师:出家功德与优秀出家人的必备素质
• 印光大师: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的原因
• 学诚法师:我福报不够 该如何修福报?
• 印光法师:重报轻偿,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痛苦,况博地凡夫乎?
• 净界法师:破戒后透过忏悔,真的能够恢复清净吗?
• 宣化上人: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
• 宣化上人:一本难念的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的妙用
• 海涛法师:规划百年,只是一世,不如一粒米
• 宣化上人感化妇人孝公婆
• 宣化上人:真正诵持陀罗尼
• [证严法师]救世救心八大人觉经:总结全文
::佛学大辞典 ::
  • 冥寂
  • 娑多吉里
  • 境本定身
  • 隆兴寺
  • 上堂
  • 慧方
  • 具足
  • 宗家
  • 庵主溪深杓柄长
  • 佛光山寺
  • 两足尊
  • 唐武宗
  • 鹅王
  • 十进九退
  • 结生
  • 赖耶三位
  • 一切普门身
  • 优钵罗地狱
  • 舍父逃逝
  • 宏智派
  • 会通
  • 春屋妙葩
  • 堂头
  • 景岑
  • 拂子
  • 运庆
  • 契斌
  • 简择
  • 三摩呾吒国
  •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十戒?十戒是什么意思?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利益和快乐
• 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意思?
• 在网络上轻率发言果报非常可怕
• 什么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什么?
•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 利己利人
• 获好名声之道
• 什么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什么意思?
• 修持之道
• 佛化婚姻将引导人们趣入佛法(凯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