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慧净法师”的文章

慧净法师:怎样读懂《念佛圆通章》

类别:慧净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念”者忆也,如子忆母,时时在怀。

  《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又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所以,念就是忆,就是想的意思,好像儿子想念母亲——其实儿子想念母亲远不如母亲想念儿子,所谓“父母念子长江水,儿女念母树尾风”,父母对儿女的想念是源源不断,日日夜夜,而且儿女去得越远,就想念得越深。我们念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母亲怀念儿女。

  母岂不爱子,子岂不爱母?因迷而隔,因悟而亲。

  这是进一步显明念佛众生和阿弥陀佛的关系。“母岂不爱子”,母亲一定深深爱着她的儿女,母爱水不能淹、火不能烧,是天性自然的,所谓“女人虽弱,为母则强”,为了儿女,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他们。

  “子岂不爱母”,儿女也是天性自然会爱母亲,之所以母不爱子或子不爱母,是“因迷而隔”,因为不晓得这是自己的母亲,或不晓得这是自己的儿女,如果晓得,自自然然就有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是天性自然,不必加以训练、培养或其他造作。所以说:

  信知此理,自然母子相亲,心心相印,函盖相合。

  母亲的心就是爱儿女的心,儿女的心也就是爱母亲的心,所以心心相印为一体。

  “函盖相合”,函是盒子,盖是盖子,圆的盒子必须圆的盖子,方的盒子必须方的盖子,圆的盒子、方的盖子,或方的盒子、圆的盖子,就函盖不相合、彼此不相应。

  了解弥陀主动为我们发愿,主动为我们修行,就像母亲生下了儿女,自自然然会有发自内心天性的母爱,甚至为了儿女而牺牲生命,每天工作都是为了抚养、教育儿女。所以,父母跟儿女、儿女跟父母之间是天性自然的,不需要准备某种条件才能成为父母儿女的关系。所以,父母思念儿女、儿女想念父母是天性自然的,我们忆佛念佛也是这样天真烂漫、天性自然的,而且念念不舍,不夹杂,不间断。

  如失子认父,如浪子归家。非感恩,非不感恩。

  就像从小走失的儿子,长大后突然跟亲生父母相认了,那是发自内心的亲缘名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外人,所以没有父母儿女的那种感受。又好像流浪在外的儿子,有一天回心转意回到家里,谁会阻止他?因为这是他的家啊!而且,“自是不归归便得”,阿弥陀佛永远伸开双手迎接我们,就像父母永远都倚闾盼望,望眼欲穿。在这当中,无所谓感恩,也无所谓不感恩,这是难以描述的。

  如“谢谢”二字,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其心迥异,天性自然故。

  我们在外,缺乏十块钱,人家给我们十块钱,我们向他说声“谢谢”;母亲节到了,我们也说“谢谢妈妈,母亲节快乐”,这种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外人说谢谢是非说不可,有恩必报,可是对父母,即使说了谢谢,就能表达了吗?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这样,固然感恩于弥陀的救度而感恩念佛,但是无所谓感恩,无所谓不感恩,就是存在于内心而发之于称名,一心归命,全身靠倒,跟阿弥陀佛之间没有隔阂,没有条件,好像父母儿女间非常亲密、非常直接的关系,没有假藉其他条件。

  子若求母,徒令母悲,不以母为母,以为外人故。

  儿子如果客套地、客气地向父母请求拜托,就像外人那种心态的话,做父母的就悲伤了,好像突然间失去了儿子,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了。

  众生求弥陀,徒令弥陀悲,不以弥陀为大慈大悲故,不以弥陀为我愿行故,不以弥陀与我一体故。

  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天性自然、天真烂漫地一心归命,全身靠倒,此后专一称念弥陀,念念不舍,无所谓求,无所谓不求。晓得阿弥陀佛本来就是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回向所有功德给我们。在这当中,我们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此后就专一称念弥陀佛名,自然地称念弥陀佛名,不夹杂,不间断。

  如果众生有求弥陀的心态,岂不是跟弥陀隔了一层,不与弥陀一体不离?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既是这样,在我们还不知道时,阿弥陀佛已为我们准备好,在我们还没祈求时,阿弥陀佛已给了我们,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等同接受、支取弥陀慈悲爱心的礼物。

  所以,我们念佛,不能有祈求的那种客套,要晓得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为我、为在座的每一位完成了愿行,而愿行的功德都在这句弥陀名号里面;信受弥陀救度的众生,就跟阿弥陀佛三种机法一体不离。

  我们必须这样了解,才是真正信受弥陀救度,才是真正的念佛人。

  ——摘自《第十八愿善导释》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慧净法师:慈心法门
下一篇:慧净法师:清明念佛超荐仪轨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慧净法师推荐阅读
• 清净
• 坐印
• 修验道
• 鼻隔禅师
• 延祚寺
• 蓝俊多杰
• 鬼鞭故尸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 尚贤
• 阿潘
• 头破七分
• 转齐转灭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竹林七贤
• 心真如门
• 慧律法师: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 海涛法师:行菩萨道 上
• 法常
• 星云法师:佛教的前途在哪里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七十八
• 圣严法师:佛教不反对节制生育吗?
• 喻解无生四句
• 证严法师: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
• 雪柳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卅年精修 预知往生
• 印光法师:三途可畏 人天难居
• 宣化上人:你去做任何不应该做的事都是愚痴
• 圣严法师:放下“自我”的幻觉
• 印光大师:圣人不是不知道有三世因果,以非平常人所易知,故不说
• 宣化上人:性、识、意、心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50】
• 宣化上人:“密宗”与“六字大明咒”
• 印祖故事: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佛传》论议第一迦旃延
• 海涛法师:药师法门修持讲解
• 宣化上人:有七种拜佛人
• 印光大师:劫难之中当如何修持?
•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的妙诀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13-14)
::佛学大辞典 ::
  • 支分生曼荼罗
  • 十六开士
  • 同喻
  • 维口食
  • 逆莲
  • 额
  • 人中树
  • 坦然
  • 天人致敬愿
  • 监收
  • 办事
  • 三善根
  • 宁玛派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 受书
  • 摄教未尽过失
  • 高井观海
  • 白阳教
  • 乐欲
  • 再生
  • 苦器
  • 八大神将
  • 智晖
  • 越南佛教
  • 章安
  • 无能胜明王
  • 千叶莲华
  • 婆
  • 正法寿
  • 缘成
::学佛推荐 ::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什么是念珠?念珠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什么意思?
• 戒嗔
•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 利己利人
•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星云大师)
• 什么是六道?六道是什么意思?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神通,应如何看待?
• 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索达吉堪布)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