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慧净法师”的文章

慧净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最后的四偈三选

类别:慧净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请师父解释一下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最后的「四偈三选」: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答:这四首偈等于是《选择本愿念佛集》的总结,《选择本愿念佛集》各章的含义都在里面。

  第一段:欲速离生死:就是发心想快速的离开六道生死轮回,以免生生世世都在造罪造业,彼此结怨结仇。那么,二种胜法中,他必须是依靠佛法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要离开六道生死轮回的,在这个宇宙当中,在这个世间当中,宗教虽多,只有佛法 才能达到我们离开生死的目的,只有佛教才谈到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以及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佛教里面又有圣道与净土,所以说「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我们要把圣道门暂时搁在一边,不要去修圣道门,要选入净土门。因为净土门是易行道,而圣道门是难行道,因此我们要舍难行道入易行道。

  第二段「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也就是说:现在进入净土门里边了,专求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净土的法门也有两种:一种是五正行,一种是五杂行。那么,就要抛种种的杂行 (五杂行,就是种种的杂行。)选应归正行,要选择入五种正行。五种正行就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念正行、供养赞叹正行。

  第一、读诵正行: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各种经论,不是。是只有读诵净土三经,这个叫做读诵正行。离开这净土三经就是读诵的杂行,不过这也有广义的解释,就是读诵本愿祖师的著作,能够了解净土三经,这也算是读诵正行。甚至不懂得因果,去看因果的教理,具备起码的因果观念,这也可归纳于读诵正行里面。

  第二、观察正行:就是你若想象,只可以想象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我们未来归宿的地方,我们想象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产生欣慕之心,这是想象、观想的正行。

  第三、礼拜正行:我们礼拜的对象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以外,我们不礼拜,这个就是礼拜正行,如果其它的诸佛菩萨都礼拜的话,岂不是礼拜的杂行吗?

  第四、称念正行:就是一旦称念,出口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拿起念珠拨算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不念其它诸佛菩萨。

  第五、赞叹供养:也只是在南无阿弥陀佛的身上去赞叹供养,不赞叹供养其它诸佛菩萨。

  这是五种正行,其它的是杂行,所以要抛杂行,修这五种正行。

  至于布施,忍辱,甚至孝顺、友爱,这个到底是正行还是杂行?这个是我们理所应该做的,敦伦尽份的善事。理所应该做的,这并不是属于什么杂行不杂行。只是说我们虽然这样做了,我们并不以这一种善事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晓得我们即使是这样做,但是心是有漏的心,有执着的心,做这些都不圆满,也不是百分之百,我们要了解到这一点。

  第三段「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那么,已经进入这五种正行,专修这五种正行了,可是五种正行有四种是帮助的,是引起的,另外一种是最主要的。那么就要暂时把那四种放在旁边,而专依那个最根本、最主要的,那个就是称名。意思就是说:你之所以读净土三部经,目的不在读诵,目的是为了了解经义,明了这一部经之目的在说什么,我们依教奉行。那么净土三部经,乃至刚刚讲的《往生论注》,都在教导我们:依弥陀的愿力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就是一辈子的去念佛。

  所以五种正行都是为了了解正定业,为了归入正定业。如果懂得这一点,四种助业就会融化在正定业里面。怎么讲呢?平常在这个时候,就是读经,现在呢,晓得经义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念佛,所以我们现在就来念佛。那想象极乐世界庄严也是一样,礼拜阿弥陀佛也是一样,都把它融入在称名来了,转成为称名了,赞叹供养也都是这样,因为称名最容易,二六时中都可以称名,不管你到那个地方都可以称名,不然的话,你要供养只有在大殿里边了,你要礼拜,只有有佛像的地方,那没有佛像怎么供养礼拜呢?可是称名就不是这样了,没有佛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念佛,所以要专于正定之业。

  第四段:「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这个称名的正定之业就是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其它的都不是弥陀的本愿,善导大师说:「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大愿,其中只有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是最根本的,而且与阿弥陀佛没有离开的,所以说最为亲。同时又说:「唯有称名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只有称名念佛 才蒙受弥陀光明的保护、摄取,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的本愿第十八愿,本愿是一切因缘当中最有力,能够救度我们的一个强缘,所以说「当知本愿最为强」。

  我们知道称名就是本愿,而称名的愿是在四十八愿里面的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就是称名。善导大师说,唯有这个第十八愿的称名才蒙受光明的照摄、保护。因为,本愿就是光明,名号就是光明,名号离不开光明,光明离不开名号。所以现在我们的心、口来称念这句名号,我们的心口与弥陀的名号结合为一体,就在他的光明里边了。善导大师又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拜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所以念佛的人与阿弥陀佛三业都在一起,不会离开。那我们是要与弥陀亲近呢?还是要与弥陀疏远呢?当然与弥陀亲近啦,与弥陀亲近,现在就已经具足往生的身份了,那么与阿弥陀佛疏远,就是还在轮回。

  这四首偈主要强调的是:我们要称名,因为这是合乎他的本愿。

  这首偈有三重废立。

  第一重就是「内外废立」:所谓内就是佛教,外就是外道。我们要离开生死的话,要舍外道入佛教,这是第一重的内外废立。

  第二重就是「圣净废立」:虽然选择佛教了,可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略讲有八宗,那我们就要舍掉其它的修行法门而选择净土法门,这个就是圣净废立。

  第三重就是「正杂废立」:也称为信疑废立,净土法门也有其它杂行的,也有专称名号的,我们就要舍其它杂行进入专称名号,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是正杂废立,也可以说是信疑废立。这一首偈中无形中就谈论到了这「三重废立」。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慧净法师:十九愿,二十愿与第十八愿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下一篇:慧净法师:如果只谈念佛,是否太忽视人文、道德的部份了?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慧净法师推荐阅读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 和香丸
• 杂藏
• 没巴鼻
• 少林寺
• 入
• 流转真如
• 清净慧菩萨
• 出世舍
• 乐天
• 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缚轮观想成就仪轨经
• 清凉池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半斋
• 女子皮肤溃烂 佛陀告知产生皮肤病的因缘与“药单”
• 印光大师:什么叫无生忍?
•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读书笔记
• 印光法师: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 蔡礼旭:以原谅自己的态度去原谅别人
• 宗门或问
• 因事上堂
• 内空
• 说吉话祥 二十六 适时闻佛法 Kalena dhamma-savanam
• 金轮际
• 五胡十六国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如何断除色欲
• 印光大师: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
• 圣严法师:自杀者果报惨烈,死时死后将受无量痛苦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二十三
• 印光大师:念佛可以涉入禅家参究一路吗
• 圣严法师:判断是否为明师的四依法
• 寂静法师:成功经营生意十大点,你知道吗?
•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 宣化上人:持诵楞严咒,破除邪淫虚妄
• 印光大师:般若智力不思议,一照顿空五蕴聚
• 净界法师:揭开自作自受的惊人秘密
• 海涛法师:觉悟的生命 上
• 寂静法师:等待我们的明天会是什么?
• 印光大师:佛教之灭的原因
•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佛学大辞典 ::
  • 达受
  • 二种差别
  • 法安
  • 四唱
  • 香刹
  • 志福
  • 鬼怖木
  • 太贤
  • 冥资
  • 懈怠耕者经
  • 白观音
  • 五藏三摩地观
  • 四种行人
  • 克期取证
  • 迦兰陀池
  • 请观音法
  • 商人
  • 增上缘
  • 板绘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青面金刚
  • 愍忠寺
  •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 罥索
  • 竺法济
  • 鲁任寺
  • 自摄
  • 十万亿土
  • 恭敬施
::学佛推荐 ::
• 戒嗔
• 提倡在家学佛
• 什么是三毒?三毒是什么意思?
• 佛化家庭-在家修行问答
• 这样的婚姻才长久
•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
• 莫批评他人之过失谬见
• 什么是五蕴?五蕴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