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光教科书 >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的文章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课 佛教与会议

类别: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十课 佛教与会议
 

  孙中山先生在《民权初步》中,对会议的定义为:「凡研究事理而为之解决,一人谓之独思,二人谓之对话,三人以上而循有一定规则者,则谓之会议。」简单的说,会议就是三人以上,循一定的规则,研究事理,做有效的沟通,达成协议,解决问题,以收集思广义,群策群力之效。
 
  这种注重条理、程序、制度的会议方式,早在佛陀时代就已经实行了。根据《中阿含经》记载,佛陀指示一个国家富强康乐的条件之一就是「数相集会,讲议正事」,可见佛陀对会议的重视。不但如此,佛陀还为僧团制定会议的程序、制度,僧伽会议可以说就是今日民主会议的鼻祖,其形式可略分为以下四类:
  
  一、布萨: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布萨仪式,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戒,凡在一定区域内居住的僧众,都有义务参加布萨会议。若因病或其它重要事故不能出席会议,必须事先如法请假,并委托同住的比丘向大众表示,自己对布萨大会所举行的一切僧事决议,无条件赞同。比丘在这半个月里有违法的行为,于大众面前告白忏悔后,僧团中不得再私自议论是非。
  
  二、羯磨:僧团用于授戒、说戒、忏悔、结界及各种僧事处理的会议法。分为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三种。僧团的羯磨犹如现代议会的三读,发挥高度的民主精神,以大众的意见和力量圆满解决僧团里的各种事情,成就大众过六和敬的生活。
  
  三、灭诤:僧团中为解决争议事件,佛陀在戒律中制定七灭诤法,即:现前毗尼、忆念毗尼、不痴毗尼、自言毗尼、觅罪相毗尼、多人觅罪相毗尼、如草覆地毗尼,以公正、平和的原则处理大小诤事,不但保障个人的权益,且情、理、法兼顾,使僧团得到清净和乐。
  
  四、说法:佛陀成道后,住世说法四十九年,从佛教经典的记载可知,佛教的传播非常注重集体创作。例如佛陀说法时,有时以反问弟子的方式,为听众晓以大义;有时透过当机众发问,应机解惑;也有闻法者现身证道,提供见解看法。因此,佛教的说法会场俨如学术研讨会,透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增长智慧,而佛陀就是一位最善于掌握会场气氛及与会者心念根器的主持人。
  
  此外,佛经本身就是非常完整的会议记录,一般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又有所谓的「六成就」,与现代会议记录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陀入灭后,僧团遵循佛陀所制定的会议法,并配合时代演进的需求,渐渐发展出许多不同类别的会议。不但对内召开僧团会议,达成僧事共识,并且举行僧俗会议,四众弟子皆得参于。以下略举四类:
  
  一、结集:佛陀入灭后,佛弟子为了让正法久住,先后召开四次的经典结集会议,经过大众共同审核通过,佛教经典得以完整而有系统的流传后世。由此可见,即使佛陀不再住世,佛教的会议仍然是采取大众决议的原则进行。
  
  二、传戒:指传授戒法予出家僧尼或在家居士的仪式(会议)。授戒程序依次为讲戒、演礼、请戒、忏摩、正授等。正授时,羯磨和尚开导受持戒法的意义,并行三番羯磨,一一问以「尽形寿能持否」,受戒者答「依教奉行」,始为证盟受戒。由此可见传戒的过程十分严谨慎重,乃至佛教对重大决议的审慎态度。
  
  三、辩经:佛教徒远自印度时代,就经常以辩论会议的形式提出论题,接受他人的质询、驳斥,借以增进对教义的真确认知与思惟能力。此中显示,佛教徒相互切磋,追求真理的精神,诚乃所谓「真理愈辩愈明也」。
  
  四、译经:佛教从印度弘传世界各国,端赖经典的翻译流通。中国古代的译经事业,大都由朝廷护持,设置译经院,并设置种种职别。根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记载,译场所置的译官有译主、证文、书字梵学僧、笔受、缀文、润文、证义、参译、刊定等九职。通常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文法相异、重复语、夹注语、修饰语的增删等,都需要与会者互相讨论,达成共识,方能顺利进行翻译工作。译经会议的举行,充分发挥佛教各尽职能,集体创作的精神。
  
  随著时代潮流的演进,今日社会事事讲求公开、公正、公平。佛教在上承佛陀尊重民意的理念下,配合时代的需要,举办各种现代会议,或集合教界人士共同研讨佛教法义或布教方针。今后,佛教仍需透过各种会议的举行,而且不分种族、地域、宗派,大家本著尊重包容、欢喜融和的心,让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代表,经过不断的交流研讨,建立共识。如果大家都能抱持宽大、平等的心态,按照议事程序,开放交流,广泛讨论,许多棘手的问题必能圆融解决,增进全世界的和平安乐。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下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一课 佛教与观光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推荐阅读
• 觉王
• 薪尽火灭
• 六根互用
• 民族宗教
• 摄取光益
• 扎巴僧格
• 内心
• 玉环
• 般若寺
• 国土
• 元明
• 有间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皋兰寺
• 荷叶团团
• 印光大师:他心通是怎样得到的?
• 圣严法师: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 宣化上人:真实的法味
• 锤鍱像
• 学诚法师:世间最美的储蓄
• 圣严法师:原来只是无聊而已
•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 定弘法师:她问到底怎么样忏悔?
• 海涛法师:贪嗔痴三毒心不息,六道轮回无法停止
• 方便化身
::法师开示 ::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四章 佛陀的家谱
• 印光大师:有信愿,即使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廿五章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 印光大师:禅净料简(白话文)
• 海涛法师:在家众的修行
• 印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的“胎生”及“疑城”
• 海涛法师:关于家庭所有问题与祖先的问答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四十二章 达世如幻
•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的身边!
• 寂静法师: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神医跟随,他可以治愈我们身心一切疾病,甚至是绝症
• 徐蔚如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 宣化上人:世界上最可怕最厉害的果报
• 印光大师:行住坐卧念佛有哪些注意事项?
• 海涛法师:长寿就是要吃素、放生
• 印光大师:为什么不能有求早死早往生的执著心?
::佛学大辞典 ::
  • 饿鬼爱
  • 五谷
  • 一一
  • 十善菩萨
  • 投华得佛
  • 秽刹
  • 六宗
  • 通醉
  • 华严游心法界记
  • 华严寺
  • 无价驮娑
  • 二入四行
  • 唯识二十论
  • 陀罗骠
  • 波尔尼
  • 一
  • 最胜善身
  • 低心
  • 大禅佛
  • 度脱
  • 宝城
  • 已离欲者
  • 延三七岁法
  • 四断
  • 阿尔多
  • 护法录
  • 好坚树
  • 安陀会
  • 梵天火罗九曜
  • 法幢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戒嗔
• 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什么?
•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五蕴?五蕴是什么意思?
• 菩萨的样子(慈惠法师)
• “家庭精舍” 中国当代“佛化家庭”研究(陈坚)
• 忏悔除罪
•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星云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