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光教科书 >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的文章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类别: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的疾病之外,还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贪瞋痴等无明。佛陀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以一生的时光演说三藏十二部经典,指出一帖帖疗治身心的药方。因此,经典里比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则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佛法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佛陀是世间第一良医。
  
  佛陀年轻时曾学过五明,其中之一是医方明。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弟子中有医圣之称的耆婆,曾依佛陀的指示,完成许多杰出的医疗措施,比方诊断肠闭塞的病人,先施以麻醉,再切开腹部,将肠整复,最后缝合腹部,完成治疗,这就是现代医学的外科剖腹手术。
  
  在佛教历史上有多数僧众通达医方明,甚至出现不少名声远播的医僧,例如佛图澄、竺法调、单道开、竺法旷、诃罗揭、法喜。隋代那连提耶舍、唐泽州羊头山道舜、唐益州福成寺道积、丹阳沙门智严、绦州沙门僧彻等,更为麻疯病患吸吮脓血、救助治疗、洗濯衣物等,慈心感人。
  
  在佛教经典中,也有不少论及医药的专书,其中由印度、西域传入中国的有十二种,由中国僧侣所撰述的约十五种。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之中,佛教医学的文献浩瀚如海,如:《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患,并提出医治之方;在《医喻经》中,佛陀指出医生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看护病人应注意的事项与病人应奉行之法等;在《佛医经》中,佛陀说,人得病的十种因缘;《摩诃止观》指出造成疾病的六种原因;《大智度论》记载,疾病的产生是由外在或内在的因缘所造成的;南传的《清净道论》也提到引起疾病的八种原因。 此外,《佛说咒齿经》、《佛说咒目经》、《佛说咒小儿经》、《咒时气病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等,也都谈及医药问题。
  
  佛陀不仅是善疗众生身体疾病的大医王,更是擅于对治众生各种心理病症的心理医师。例如佛陀敷设三学、六度、四无量心、五停心观等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对治众生贪瞋痴等八万四千种烦恼疾病。
  
  一般疾病的产生,往往与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以及周遭社会的生活环境有关。尤其在这个新时代,许多人好吃美食,吃出病来;有的人游手好闲,闲出病来;有的人信息太多,多出病来;有的人工作压力太大,急出病来;有的人心性怯弱,意志消沉,闷出病来;有的人则因为是非太多,气出病来。总之,不外由于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守、瞋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等,于是造成身心的病患。佛教对此也有各种疗治之道,例如:节制饮食、礼佛拜忏、持咒念佛、禅定修行、行香礼拜、数息止观、乐观进取、心宽自在、放下安然等。
  
  世间的医学对于疾病的疗治,大多强调饮食、物理、化学、心理、环境、气候、医药等疗法,在有限的范围内,依病治疗。佛教的医学则不但含括世间的医理,更重视内心贪瞋痴三毒的根除。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唯有调和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才能真正迈向健康之道。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
下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课 佛教与会议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推荐阅读
• 禅门九山
• 八大明王
• 唯蕴无我心
• 声闻藏
• 息妄修心宗
• 事造
• 悟入
• 宝树观
• 律行
• 随烦恼
• 佛法大明录
• 心药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传灯玉英集
• 寂默外道
• 圣严法师:做人与做事
• 泡影
• 印光大师:怎样治疗恐惧症?
•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19
• 如何理解佛来斩佛,魔来斩魔?
• 中观心论注思择焰
•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 闲话财富
• 女的可以讲经说法吗?
• 蔡礼旭:《弟子规》是德行的根基,要在生活中落实
::法师开示 ::
• 元音老人:见性与著相之别
• 宣化上人:寻声救苦念观音
• 印光大师:放生不可乱放
• 星云法师:子女投胎绝非偶然,今生是来报恩还是报怨
•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 宣化上人:以利益世人为己任
• 海涛法师:别浪费生命在没意义的事情上
• 仁焕法师:愿做平安人
• 星云法师:闻过则喜
• 星云大师台湾地震祈愿文:活着就有希望
• 印光大师:我人一念心性,非断非常
• 净界法师:即使没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没有空过
•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六讲
• 高僧大德、法师、盛赞药师法门 !
• 印光大师: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
::佛学大辞典 ::
  • 洞山三路
  • 君名
  • 布袍
  • 夜叉
  • 随类不定
  • 四达
  • 宗师
  • 真行
  • 三举
  • 三摩呬多
  • 无痴
  • 普林西浦
  • 从仪师
  • 堂
  • 薄地
  • 墨禅
  • 机性
  • 萨罗缚奢
  • 无余涅槃
  • 偏圆
  • 伊沙驮罗山
  • 法眷
  • 夏首
  • 三跋罗陀耶怛特罗
  • 镰仓大佛
  • 六生喻
  • 沙布隆
  • 圆珠
  • 互用罪
  • 龙树菩萨传
::学佛推荐 ::
•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星云大师)
• 利己利人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 什么是僧俗四众?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
•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 进德之道
• 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 离八风之患
• 财富的处理法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