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光教科书 >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的文章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

类别: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
 

  科学原意为「知识」,是一门利用仪器与学理,专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问。科学虽然与佛教同是在探讨宇宙和人类的关系,然而科学的知识是从感官而来,是变幻无常的,今日的定律也许会被明日的定律所推翻,并非永远不变;而佛教的教理,却是佛陀以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所证悟发现的自然法则,这个「法」是宇宙本有,历久弥新的真理,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所以,佛学的提倡不仅与科学没有抵触,反而对科学的方法与效用上,提供更精确的检证。
  
  佛教其实可以说是指引科学的明灯。在佛教教理中,蕴涵许多有关精神与物质世界的深邃思想概念,可以提供科学研究发展的构思与方向;另一方面,科学愈发达,则愈能印证佛法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例如佛经记载,「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如今透过科学仪器,证实此说非虚。佛经上常说,十方恒河沙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说虚空无量、法界无尽、国土众生无量无边。佛经所说的虚空、法界、无量无边,今日天文学家已证实:宇宙中充满了无量无数的银河系、太阳系、星云团、天河、星球等。佛教天文学不仅开拓了人类的思想领域,尤其证明佛法并不违背科学,甚至超越科学,因为基本上,佛教不仅教义合乎科学的辩证,而且佛经的组织合乎科学的方法,佛法的修行更合乎科学的精神。
  
  在教义方面,佛教的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依物理学来说,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是动的,即是无常;因为无常,没有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此无我。但是另一方面,依量子论的观点来看,一切物质可以完全变换成能量,储藏于空间中;空间中弥漫的能量经过聚集后,也会形成物质,因此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寂的。也就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也提出:宇宙万象万物都只是能的各种不同形态。「能」无法被看到,但科学能证明它确实存在,这正可以验证佛陀所说万法皆「空」的事实;空,看不到,却无所不在。乃至佛陀对时空的体认,所谓「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换句话说,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唯有在时空一体的时候,一切法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这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宇宙是三度空间一度时间的四度时空连续区,如无时空的标准,宇宙并没有客观的存在之理论是相同的。
  
  科学是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它的研究方法不外逻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而研究科学的精神在于客观,重分析,凭实证,以求出研究的正确结果。佛教经典的组织、结集与传译的作业方式、注疏分析的精密、科判的严谨等,都合乎科学的精神。例如东晋道安大师将佛教经典的组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序分又有「如是我闻」等语,具足有六种成就,恰与今日新闻学上的「六何」相似,又与科学上作者写实验报告相同。实验报告开头必须将实验主持人、共同实验者、时间、地点、实验目标、使用仪器材料一一列明,再记录实验的本文,以表示此报告的准确性。此种叙述法在二千多年前,已为佛教所采用。
  
  佛经的结集与传译也是十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佛教史上几次的经典结集,每次与会者都在五百人以上,在会中诵出三藏,复经大众同意,定为佛说。佛经的翻译,如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翻译,人员多达三千,译场中有主译、证文、证义、译语、笔受、缀文、刊定与润文等职别,每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组织严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
  
  此外,佛教经论的注疏分析也是十分缜密,例如科文是为方便解释经论而将其内容分成数段,再以精简扼要的文字标示各部分的内容;科图则是将科目全部以图表示;对于经论注疏内容繁复者,往往将全书分为若干卷,又将全经三分,再以天干地支细分为若干目,其分析之细腻,较之科学分析,有过之而无不及。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并重,在经文的流通分大都载有「信受奉行」之文,可见佛教崇尚实践,经由实践而与理论相互印证,这是相当具有科学精神的。
  
  佛教的修行是有层次、有系统的。例如:禅宗祖师常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这正是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净土宗的修行,主张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正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再如一般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说明学佛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宝,这是确立信仰;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过程,而且信解行证并非单线的次第,而是一种循环的,是周而复始的。总之,佛教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就是在实践的法门上,也是循序渐进,相当缜密而科学化的。
  
  尽管现代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甚至把人送上月球,但是能登陆月球,却无法登入人心;尽管现代的医学科技进步,可以替人换肾换心,但是物质的心脏可以更换,我人的真心本性却丝毫无法更替。近代西方科学已经察觉到「精神」与「物质」的不可分离,也相信世间万象(物质)的内涵,还有很多是目前科学未能解开的谜底,是未来科学研究努力的目标,但是这些努力仍然是在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的法则下进行。如果这些科学的成就偏重「物质」的研究发展,只能造成人类心灵的空虚与失控。佛教强调行解并重,并不单是着重在知识的累积,而是在精神意识的豁达与智慧的开展。佛教深知「精神是物质的内涵,物质是精神的作用」,因此,佛教能防治「科学主义」的弊病,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七课 佛教与管理
下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推荐阅读
• 海涛法师:到了晚上你只要一动汤匙,那个鬼就吐火
• 海涛法师:火供仪轨
• 海涛法师:相信因果
• 海涛法师:佛佗宣说施食功德
• 海涛法师:戒杀舍嗔恚
• 海涛法师:如何让别人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呢?
• 海涛法师:碰到问题时可以请求佛菩萨,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方向
• 海涛法师:说人话的鼠
• 海涛法师:你供一杯水的功德,可以令十公里左右的孤魂野鬼不
• 海涛法师:一个人满身病痛该持什么佛号?
• 不断冒出的金币
• 海涛法师:你准备好了吗?有决心成佛吗?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星云法师:为孕妇祈愿文
• 往生的人是否不能回头?
•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安立的!
• 彭鑫:“五谷为养”的道理
• 印光大师: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
• 圣严法师:以身作则默默行善感动他人
• 学诚法师:佛法的宗旨是什么,修行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 定弘法师:酒有十过
• 印光大师:深信因果,乐天知命
• 寂静法师:绝对让新年好运的方法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的宗旨
• 向知识分子弘扬佛法
::法师开示 ::
• 圣严法师: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
• 圣严法师:悲哀小皇帝
• 印光大师:既有佛堂,彼何须又在寮房供佛
• 印光大师:当大急难时作佛事,当愈简便愈有益!当令念观世音菩萨
• 星云法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1
• 宣化上人:做什么事都有这三心将来一定会有成就
• 宣化上人:唐僧取经与“三车法师”
• 印光大师:以此(放屁)臭气,熏及三宝,将来必作粪坑中蛆
• 宣化上人:学校是神圣的处所
• 证严法师:大臣铸铜钟
• 印光大师开示戒邪淫 一
• 宣化上人:为什么叫地藏
• 海涛法师说故事4:报恩七天
• 印光大师:念念对治自身习气毛病的才是真念佛人
• 印光法师:常危险出事之处,当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佛学大辞典 ::
  • 踰健达罗山
  • 声
  • 幻
  • 大别当
  • 军持
  • 要家
  • 富尔丘吉
  • 泰戈尔
  • 进具
  • 立要巧方便
  • 续传灯录
  • 针孔
  • 经供养
  • 衲僧行脚事
  • 阿奴波村
  • 自然
  • 正遍知
  • 禅学大系
  • 回互不回互
  • 普寂
  • 五法藏
  • 飞行夜叉
  • 慧次
  • 一生参学事
  • 朱斐
  • 诽谤正法
  • 六神病相
  • 中随烦恼
  • 中天竺
  • 寒山
::学佛推荐 ::
• 佛弟子当知的100个佛教名词
•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五乘教法?五乘教法是什么?
• 菩萨的样子(慈惠法师)
• 什么是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
• 五种非人
•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
• 什么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什么?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佛化家庭 三、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