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说吉话祥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说吉话祥”的文章

说吉话祥 十八、十九 离恶止恶业 Arati virati papa

类别:说吉话祥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十八、十九 离恶止恶业 Arati virati papa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此两句话是佛门的口头语,也是佛教的首要教条,为每个佛徒必须履行的任务。止恶行善亦是所有宗教鼓吹的共同点。因此,就有人将其共同点论为统一的教义。事实上,佛教的教义还不止於这二句,它的特点即在於「自净其意」。

「自净其意」的旨趣是注重於自身的修养,自身的体证及自身的解救。故此,它无须假借於外在的神力或灵异来作赎罪及赦免罪恶,完全讲得是自力也。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会字。」

无论何人作了多大的罪过,只要他能 「知」错「悔」改,就是一个得於重生机会的人。这知与悔就是凭著他个人的知觉性或理会的能力,将他从绝路中扭转过来,从失落中得到提携,为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中国的六祖慧能禅师对洗涤罪恶说法为:

「罪由心造从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告解」

所谓的求神赎罪还不如「自净其意」来的实在。

畏罪是人类皆有的心态,但造恶却是各人毫不犹豫,不假思索的一种作为。无恶不作,必然是得到滔天大罪的结果。以因果论,造恶为因,得罪为果。不造恶就没有畏罪的必要。所谓的恶,有些什么样的恶?

恶由何处来?佛陀讲述恶为人心迷惑所引起。迷惑的作祟,故众生会因此受到「十使」的驱使而造诸恶。十使为人心里的恶性使者,它能驱动心思於恶,牵引发业,使人陷入无边的罪渊。这十使又分为钝与利二类,即:

五钝使:贪、 嗔、痴、慢、疑
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五钝使为人性的主要恶根性,当心思受到它的左右就会心不由主的受到驱使,再加上五利使的配合,就一拍即合,弄的思路陷入混淆不清,随接著就是颠倒造业。所谓擒贼就得先擒贼王,要避免造恶就得认识恶王而远离之,了解十使自可免中其计,而得无罪之患。

 

「严以责己,宽以责人」是止恶行善的根本概念。学佛之人宜时时作是念:我亦是有诸贪嗔痴,仍有是习气毛病的人;怎可於他看不顺眼?岂能於他诸多挑剔?只要 时时抱著宽容之心,对他人则能诸多包含和生怜悯之心,於己则能发起惭愧心,削薄邪心恶意。

常言道:「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能无」欺人之心为恶也,防人之心亦非善也!终日防他护己,难保有日会患上怀疑症,生活在畏首畏尾的阴影下。要生活得悠闲自在,就得学习修持七种上人法。

1. 具备信、戒、惭、愧、多闻、精进、舍、智七法
2. 处事不会伤害双方。
3. 不会思索邪事而伤害人。
4. 出言不会伤人。
5. 谋事不求自利。
6. 有正见思惟。
7. 好行布施

离恶近善,为的是不让心滞留不前。止恶行善目的是要使臻善之心发挥善良敦浓的人性。故佛陀说出远离诸恶及止息恶行是通向吉祥之门。

「莫轻视小恶 以为无所谓
就如盛水盘 少许点滴满
愚人亦如是 逐日累积之」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说吉话祥 十七 生活无过失 Anavajjani Kammani
下一篇: 说吉话祥 二十 莫嗜酒成习 Majjapānā ca Saññamo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说吉话祥推荐阅读
• 广狭自在无碍门
• 宝贤
• 不死矫乱论
• 双峰寺
• 随坐
• 依他八喻
• 理事无碍观
• 行基
• 盂兰盆赋
• 张拙
• 神识
• 水头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四大声闻
• 蔡礼旭: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
• 檗罗诃
•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九课 菩萨
• 拟声
• 菩提达磨
• 第一我身
• 俵子
• 放 下
• 印光祖师:使父母也能吃素的妙方子
• 洪镜
• 宣化上人:地藏经 阎罗王众赞叹品浅释 第八卷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
• 海涛法师说故事:美丽只是一层皮肤
• 仁焕法师:启蒙公众,树立道德,建立爱心家庭01
• 净界法师:每一尊佛度化众生,是选择性的度化!
• 宣化上人:四天王统领鬼神等趣事
• 学诚法师:该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解和对抗
•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三身,寻声救苦
• 印光大师:平日里就预先把祸患认清,才不至于临时迷昧
• 证严法师:守礼重道的祖孫
• 星云法师:吃素十个常见疑问解答
• 印光大师: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 星云法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 仁焕法师:生死事大,切勿要钱不要命
• 证严法师:人生的本分
• 印光大师令人震撼的开示
::佛学大辞典 ::
  • 善信尼
  • 摩诃婆罗多
  • 十二品生死
  • 宗泌
  • 黑徒
  • 有愧
  • 见所断
  • 谢镇之
  • 无证
  • 二种布施
  • 最胜讲
  • 生过相似过类
  • 新加坡佛教
  • 游行上人
  • 盖
  • 道凭
  • 空观
  • 清觉
  • 五色
  • 圣果
  • 十力迦叶
  • 房山
  • 无表色
  • 外道
  • 宝华山志
  • 益希微
  • 别尊曼荼罗
  • 普为乘教宗
  • 真能立
  • 禅学大系
::学佛推荐 ::
• 菩萨的样子(慈惠法师)
• 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索达吉堪布)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什么是三毒?三毒是什么意思?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什么是念珠?念珠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佛教的爱情观(宽运法师)
• 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
• 孝顺之益
• 第一福田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