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佛典(佛经)故事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佛典(佛经)故事”的文章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类别:佛典(佛经)故事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一次,阿育王请示比丘们:‘过去佛住世时,有谁行大布施?’比丘们回答:‘给孤独长者最能行大布施。’阿育王又问:‘那他布施多少财宝呢?’比丘们表示:‘他布施了亿千金。’阿育王听到以后,如是思惟:‘长者尚能布施亿千金,身为一国之尊的我,又怎能只布施亿千金,应该要布施更多,以百亿千金来供养佛。’

  于是,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佛塔,并于每一佛塔中供养百千金。之后,连续五年举办大法会,会中有三十万比丘。阿育王将三百亿金分成三等份供养,第一份供养阿罗汉圣者,第二份供养证得初果至三果者,第三份供养虽未得道,却老实修持的比丘。除了私有库存的财宝外,阿育王亦将夫人、婇女、太子、大臣等悉皆供养圣僧,并用四十亿金再赎回,如是前后共布施了九十六亿千金。

  后来阿育王得了重病,自知命将终尽。当时,有位大臣名叫罗陀崛多,是阿育王过去世一起布施泥土给佛陀的同伴。罗陀掘多见国王重病,命欲将尽,恭敬顶礼后说:‘国王过去容貌光泽饱满,有百千位婇女围绕于身边,如同蜜蜂聚集采蜜的莲花一般,但今日容颜却不复以往。’

  阿育王回答:‘不管是失去财宝、王位、性命或亲人,我都不会感到忧愁,唯一担忧、挂念的是再也无法见到圣人、贤者,无法供养其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虽然容貌不复以往,但不会因此感到难过或不安。’

  阿育王又说:‘我常发愿,希望能以百亿千金布施供养,但现在还未满愿就要离世,算一算前后布施供养的金银财宝加起来,总计还差了四亿金。’阿育王说完后,便派人准备种种珍宝,送至鸡雀寺供养众僧。

  此时,太子之子三波提禀告父亲说:‘国王不久后即会辞世,但他却将珍宝送至寺院,如此宫里的宝库就会竭尽。以王法来说,国王是以拥有的财宝为尊,太子今日应审慎考虑,不要让国王将财宝用尽。’于是太子命令宝库的管理者,勿将财宝送出。

  这时,阿育王知道想供养的财宝已无法获得,于是将平日使用的金制食器送至寺中。太子知道后,为了避免阿育王又如是供养,便将金器改为银器,甚至改为铜制食器。但虔信三宝的阿育王依然供养如故,最后太子只好把铜器改为瓦器。

  此时,阿育王手中拿着半颗阿摩勒果,悲伤地询问身旁的大臣:‘到底谁是当今之主?’大臣们回答:‘国王,您是当今之主。’阿育王说:‘你们为何要护念我而说这样虚假的谎言?我虽是国王,却不得自在。你们看!我手中的这半颗阿摩勒果,是我现在唯一拥有并可以作主的东西。富贵实是可厌离、可弃舍的!我先前统领整个阎浮提,今日却贫困如洗,就如恒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富贵也是如此,过去了就再也收不回来。’

  接着又继续说:‘凡是有兴盛者,最后必会走向衰亡,这是如来亲口宣说且真实不虚的道理。我先前下达的法令都能迅速达成且无障碍,但今日所要求的事情却不能如己所愿,有如大风被山阻隔,流水被河岸阻碍,所要求的教令已无人听从。过去我曾率领大军,出征时击鼓并吹贝螺,没有战争时则作种种伎乐,我受此五欲之乐,并有数百位婇女日夜陪伴、娱乐,如今这些都已不再,如同树没有了花与果实一样。我现在的面貌和气力也转为枯竭,亦如花已落尽,转向枯萎!’

  此时,阿育王呼唤侍者,说:‘你若忆念我对你的恩养,就帮我将此半颗阿摩勒果送至鸡雀寺,代我礼拜诸位比丘,并告诉他们:“阿育王问讯诸大圣众,我是阿育王,统领此阎浮提之人,阎浮提是我所有,但今日我已丧尽权势,没有财宝可布施,因为一切财物已不能自在运用。现在我只有这半颗阿摩勒果,希望诸位圣众能慈悲哀愍我,接受我这最后的布施,成就我供僧的福德。”’

  于是侍者受国王之令,持此半颗阿摩勒果前往鸡雀寺,并于上座长老前礼拜,长跪合掌说:‘过去阿育王统领阎浮提,所到之处无有障碍,如日照世间。但今日业报已尽,在世不久,无有王之威德,就像太阳被浮云所遮蔽一样。今日我代王顶礼僧足,送来这半颗阿摩勒果,愿求来世之福德。希望诸位圣众哀愍国王,接受此供养。’

  上座长老告诉大众:‘听到这样的话,怎能不厌离世间之事?我们听到这样的事后,不能不生起厌离之心,如佛经上所说:“看见他人不幸之事,应生厌离。”假如是有智众生听闻此事,又岂会不舍弃世间?’便说偈言:

  ‘人王世中最,阿育孔雀姓,

  阎浮提自在,阿摩勒为主,

  太子及诸臣,共夺大王施,

  送半阿摩勒,降服憍财者,

  使彼生厌心,愚夫不识施,

  因果受妙乐,示送半摩勒。’

  这时,上座长老心想:‘怎么让所有僧众都吃到这半颗阿摩勒果呢?’于是他请人将果子研磨并倒入石榴羹中,所以每一位僧众都受到了阿育王的供养。

  后来,阿育王又再问身旁的臣子:‘谁是阎浮提之王?’大臣回答:‘国王,是您啊!’听到此语,阿育王从他的床上坐起来,环顾四方,合掌作礼,念诸佛德,并说:‘我今将此阎浮提布施供养三宝,随意用之。今日阎浮提有种种珍宝,我将施与三宝福田,果报自然成就。此布施功德不求转生为天帝释提桓因、梵王、人间之主,乃至世间种种妙乐等果报,只希望以此功德成就佛道,为世间敬仰,并成就一切智慧,作为世间的导师、善友。’阿育王将此语书写于纸上,封缄后以齿印盖其上,做完这些事后便舍报往生。

  后来,太子及诸臣、宫人、婇女及全国百姓,以种种最上供养葬送阿育王。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四十六》

省思:

  《无常经》云:‘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纵观过去、现在世间一切众生,只要有生,必定会走向死亡,唯有看清事实,才能念无常之苦,发解脱生死之心。修行学佛,修善断恶,并于日用之间磨炼这念心如如不动,方能出离生死。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婆罗门女与光目女救母的故事
下一篇: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高僧自述过去世邪淫所受果报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佛典(佛经)故事推荐阅读
• 四臂观音
• 拈衣
• 蒲阇尼
• 七善
• 四不可轻
• 狂慧
• 想蕴
• 南朝佛寺志
• 随至施
• 杨惠之
• 密严经
• 六足尊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因邪淫从善良孝顺走向自私不孝!
• 忍辱衣
• 定弘法师:人弃常则妖兴
• 万佛堂
• 补陀落海会轨
• 印光大师:十方一切诸佛师,原是西方阿弥陀
• 尽大地人一口吞尽
• 印光大师:戒淫文 (摘自《寿康宝鉴》)
• 华座观
• 方伦
• 慈诚罗珠堪布:寿命无常
• 胡小林:落实“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调整员工工资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如何处理正行与助行的关系?
• 宣化上人:简释一地至十地菩萨的含义
• 海涛法师:佛教儿童故事 一
• 印光大师:念佛人十大碍行
• 星云法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 宣化上人:真空妙有
• 海涛法师:缘父母往生的缘起,实践如何帮助众生离苦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牢狱为逼人出苦之道场
• 明证法师:信愿念佛 下
• 海涛法师:一生下来,就有人二十四小时登记你的善恶业
• 印光大师: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
• 海涛法师:忍辱菩萨行
• 海涛法师说故事6:为法捐躯
• 慈诚罗珠堪布:物质永远无法填补欲望,但有种欲望会带来无限快乐
• 净界法师:往生极乐净土后何时会乘愿再来
::佛学大辞典 ::
  • 优婆塞应
  • 庐山十八贤
  • 宗通说通
  • 觉海
  • 阿湿缚庾阇
  • 正量部
  • 胎藏界法
  • 塔銮
  • 增长天
  • 武德寺
  • 净兴寺
  • 健驮梨
  • 三欲
  • 五会念佛
  • 禅化
  • 加被
  • 温地须
  • 威仪师
  • 七金山
  • 尼泊尔佛教
  • 邪定
  • 清觉
  • 天耳
  • 因成假
  • 起塔六意
  • 临济三句
  • 信香
  •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 竿木
  • 不如法
::学佛推荐 ::
•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佛化家庭-在家修行问答
• 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星云大师)
•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 什么是具足戒?具足戒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 布施的方法
• 佛化家庭 三、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