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印光大师”的文章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49】

类别:印光大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481、色欲是修行人一大障碍,如何对治?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

  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不知不觉中。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边起不正念。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怨想者,凡见美女,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便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娇媚者,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烈百千倍。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著念,岂非迷中倍人。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了无一物可令人爱。但以薄皮所蒙,则妄生爱恋,花瓶盛粪,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异花瓶,皮内所容,比粪更秽。何得爱其外皮,而忘其皮里之种种秽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战兢乾惕,痛除此习,则唯见其资质美丽,致爱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没后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犹可,入畜女腹,则将奈何。试一思及,心神惊怖。然欲于见境不起染心,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上三种想,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否则纵不见境,意地仍复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缚。固宜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了己职分外,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不知不觉中。(《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12页 复甬 江某居士书)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人前尚不敢为非,况于佛天森严处,敢存邪鄙之念,与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若不守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实则即是贱视亲之遗体,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临终,方说放心无虑之话云,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未到此时,尚存战兢。曾子且然,况吾辈凡庸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73页 复徐书镛居士书)

  482、在家念佛人不能断欲是否有过?色欲与疾病关系重大吗?

  在家人固不以断欲为事,然须节减。若将此事作寻常茶饭,则亦有过,但比邪淫较轻点。果能节欲,则于己于妇于儿女,皆有不思议之大益。

  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所以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多,则种种毛病悉皆发生。

  女色一事,在家人固不以断欲为事,然须节减。若将此事作寻常茶饭,则亦有过,但比邪淫较轻点。果能节欲,则于己于妇于儿女,皆有不思议之大益。或年、或季、或月行一次,量自与妇之性情而为限制,则于修道、于宗祀,皆可有大利益。以寡欲之人多子,而且庞厚无病,性情淳淑故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80页 复金慧畅居士书)

  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者,无不推之于命,岂知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贞,不贪欲事之人,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谓之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一二分耳。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祸之烈,世无有二。可不哀哉!可不畏哀!亦有不费一钱,不劳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乐,遗子孙以无穷之福荫,俾来生得贞良之眷属者,其唯戒淫乎?夫妇正淫,前已略说利害,今且不论。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艳女来奔,妖姬献媚,君子视为莫大之祸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临,皇天眷佑。小人视为莫大之幸福而纳之,必致灾星莅止,鬼神诛戮。君子则因祸而得福,小人则因祸而加祸,故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苟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则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乐,以及子孙无穷之福荫,来生贞良之眷属,断送于俄顷之欢娱也。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087页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多,则种种毛病悉皆发生。世人以行欲为乐,不知乐只一弹指顷,苦便一生常膺也。汝宜息心念佛,并念观音,将己妻妾,作道友想,相敬如宾,不使起一欲念。如是久久,则诸病悉可痊愈矣。若病已痊愈,犹不可即行房事。须大强健后,为继嗣故,偶一行之,则必能生育。而且庞厚聪明,无诸疾病,此系先天之培植也。若不知此义,则自己妻妾,并所生儿女,均无强健无病之幸福矣。此语亦宜与妻妾说之。此求诸己者。至于念佛,乃求诸佛者。己不节欲,佛也不易保佑。己肯节欲,再加至诚念佛,定规会诸病不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48页 复鲍衡士居士书)

  483、遇到病苦等逆境时怎样念佛?

  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祇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45页 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484、治病的同时一心念佛必有奇效吗?

  于医治时,兼令念佛。仗佛力故,必有奇效。

  凡有大病,非医能闻者。于医治时,兼令念佛。仗佛力故,必有奇效。于己于人,均有利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92页 复志梵居士书四)

  485、如何治疗怨业病?

  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必须戒杀吃素,及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除此治法,断难痊愈。

  汝之病,乃宿世,或现生,有害人性命之事。此业不消,病决难好。现在吃药无效,即可不吃。但息心念佛,念观世音,以期超度怨家。念佛虽不见效,仍有利益,不可与吃药同作一例。汝家计如何?若无财力,则自己至诚恳切念佛。当生惭愧心,不可生愤恨心。生惭愧,则怨家之怨恨可解。生愤恨,则是欲解而更结矣。以彼怀恨相报,汝又怀恨彼报,则愈结愈深,莫可如何矣。此系解怨释结之最上一著。(《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74页 复许慧舫居士书)

  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倘怨业病,除此治法,断难痊愈。(《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11页 与马星樵医士书)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业病,勿噵(噵,音到,言也。)世医莫能施功,即神仙亦无从拯救。汝果能生大惭愧,改往修来,以志诚恳切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彼宿世怨业,初则由佛号而即速远避,继则仗佛力以脱苦超生,决定不至仍旧缠绵。然若心不至诚,及不生改往修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心,则自己之心,与鬼相邻,与佛相反。(《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223页 复某某居士书)

  486、为人不做亏心事,为什么要怕鬼呢?

  人若怕鬼,当积德行善,则鬼便敬而护之。怕鬼之人,当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所有之鬼,通成卫护之人矣。此鬼唯恐不多,越多越好,用怕作么?

  鬼比人当多百千倍。人若怕鬼,当积德行善,则鬼便敬而护之。人若做暗昧之事,鬼便争相揶揄,故难吉祥。人若知此,虽在暗室,亦不敢起坏念头,况坏事乎?此种鬼,乃善鬼,人来则让开,人去则又遍占其地。若厉鬼发现,则有大不吉祥。放蒙山,若至诚,虽厉鬼,亦当谨遵佛敕,不复为厉。是以凡怨业病,医不能愈者,至诚念佛,念观音,即可速愈。乃怨鬼蒙念佛恩,得生善道而去耳。可知人人面前,常有许多善鬼,或恶鬼。怕鬼之人,当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所有之鬼,通成卫护之人矣。此鬼唯恐不多,越多越好,用怕作么?(《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81页 与陈慧恭医士书)

  487、念佛屡信屡退是何原因?如何对治?

  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如教以浅近因果,并能志心忏悔已往之罪,改往修来,以正知见,修习净业,自利利他,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屡信屡退,屡修屡造之迹。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从浅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颠倒也。然已往之罪,虽极深重,但能志心忏悔,改往修来,以正知见,修习净业,自利利他,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故经云,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说之无益。譬如读方而不服药,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药,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实益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25页 复周智茂居士书)

  488、念佛人遇大祸临头时,如何才能不失正念?

  凡因境遇不好失心者,多皆无深信力,而兼有顾念前境,不肯放下所致。如能深信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至诚持诵力均不可思议,全身心靠倒在一句佛号上,越苦越认真念,决不至有失正念

  所言大祸临头,功行浅薄,无有把握,或恐惧失心,打失正念者,但须在深信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至诚持诵力均不可思议。勿道无祸,即有大祸,断不至即失心耳,以有此诸力加被也。凡人须素位而行,则不至因境遇不好,遂致失心。凡因境遇不好失心者,多皆无深信力,而兼有顾念前境,不肯放下所致。如被难之时,只思所以逃避之法,余诸不能料理者,概不萦怀。以萦怀不释,有损无益。故曰:“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入,当作如,往也。中庸作入,故仍照书,实则是如。)吾人靠到一句佛,越苦越认真念,决不至有失心无措之虞。若常怀此惧,久则成病,(心病最难医。)不可不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67页 复俞慧郁居士书)

  489、念佛可以闭目吗?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68页 复沈弥生居士书)

  490、念佛时如何防止心火上炎?

  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

  汝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华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之莲华,则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华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68页 复沈弥生居士书)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印光大师: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
下一篇:印光大师深入剖析“万恶淫为首”的真相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印光大师推荐阅读
• 蔡礼旭: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
• 蔡礼旭:有恒
• 蔡礼旭:转心念,转心态,转命运
• 蔡礼旭:懂得舍财作福
• 蔡礼旭:小故事大智慧
• 蔡礼旭: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 蔡礼旭:找对象要提升德行才能感召同频率的人
• 蔡礼旭:多说商量的话,商量才是领导
• 蔡礼旭:如何引导对传统文化不了解的学生
• 蔡礼旭: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
• 蔡礼旭:讲得好不如做得到
• 蔡礼旭:身教是真心做出来的,不能做样子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蔡礼旭:以师志为己志
• 信心为本
• 茹素三年并严守五戒,业障已消否?
• 蔡礼旭:精进度懈怠
• 大兴善寺
• 学教成迷
• 刘素云:邪淫这点破事,就能把你的小命断送
• 给一切众生作好榜样
• 所缘缘
• 戒嗔
• 长明灯
•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法师开示 ::
• 净界法师:没有平常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
• 海涛法师:小孩子死亡或被堕胎念不动佛心咒,这个小孩就被拉到妙喜净土
• 印光大师:劝女人生气后切勿喂养子女
• 百年高僧之:人中狮子宣化上人
• 印光大师:佛弟子可以拜神仙吗?
•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 印光大师: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
• 海涛法师:保持一个善心、悲心、报恩心,你就快乐了
• 印光大师:食素人宜以什么食物来滋养身体
• 慈诚罗珠堪布:心经讲授 三
•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二)
• 学诚法师:我是刚接触佛法,有时很迷茫,不知道怎么样去修行
• 印光大师:俗务纠缠,如何修行?
•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二、业
::佛学大辞典 ::
  • 临济真人
  • 声闻乘
  • 普茶
  • 戒序
  • 广心
  • 悲田
  • 独乐寺
  • 字轮
  • 汇宗寺
  • 五妙
  • 诸佛常住心
  • 佛见
  • 了改
  • 受业院
  • 床历
  • 普光殿
  • 僧肇
  • 执事
  • 春日版
  • 般剌蜜帝
  • 变化生
  • 钟山
  • 笑佛
  • 一乘极唱
  • 大颠宝通
  • 祈愿所
  • 坏劫
  • 经
  • 讲经四益
  • 眷属无明住地
::学佛推荐 ::
• 佛化家庭 二、八正道是建设佛化家庭的指针
• 什么是和尚?
• 在网络上轻率发言果报非常可怕
•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
• 佛化家庭(黄念祖老居士)
•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佛化家庭 三、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 戒妄语
•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 好的婚姻是人间天堂(清源)
• 什么是法师?法师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