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慈诚罗珠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慈诚罗珠”的文章

哪几种人最容易遇到违缘?

类别:慈诚罗珠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问:哪几种人最容易遇到违缘?
  慈诚罗珠堪布答:“遇违缘修一”,对治自己的邪见、违缘等等,需要修一个发心。
  违缘和邪见是各种各样的,关于菩提心学处的违缘和邪见,我们修行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比如说,在没有修行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一开始修菩提心,就感觉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生病、破财,家庭、工作、学习等等也不顺利,还要受到其它人的欺负,或是被非人伤害等等——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有一个比较容易产生的邪见。有些人会认为:这么多违缘的出现,就是在提醒我不应该修行,本来按理说,在修菩提心、作善事之后,应该更顺利、更如意,但我却出了这些问题,看来菩提心修了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负作用。
  产生这些邪见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闻思,没有深入了解因果的前后关系。《俱舍论》第四品是专门讲因果的,如果学了其中的因果道理,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我们不能认为,一学佛以后,所有的痛苦、所有的不顺利都解决了。即使从小乘的角度来说,阿罗汉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了,都会有违缘,都要承受因果报应,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
  出现这样的邪见时,该怎么办呢?此处说,应该用一个修法来对治——除了我以外,世上还有很多人也有同样的邪见,这是非常不好的念头,是阻碍修持大乘佛法的严重违缘。但愿能以我的这个邪见,来代替所有其它人的邪见,所有众生因此邪见而将承受的恶报,也由我来承担,但愿一切众生都离开这样的邪见;另外一个,就是对有此邪见的众生修慈悲心,然后修自他相换的方法。
  其实,小乘《俱舍论》里面也讲过,有三种人最容易遇到违缘:
  第一种,是加行道(此处是指小乘的加行道)四位中的第三位——忍位,因为从此以后不会堕三恶趣,故而所有曾经造过的堕恶趣的罪业都会前来作障。
  第二种,是修四禅八定即将超越欲界,获得色界第一禅的时候,所有属于欲界的烦恼都会齐心合力地百般加以阻挠。因为因果是不虚的,如果不还报就离开欲界,欲界的因果就没有机会成熟了,就像一个人离开某地之前,必须要还清债务一样,那个时候,所有没有清净的罪业统统会出来阻碍,一定要让他受到报应。
  同样,在超越色界、无色界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第三种,在即将证悟阿罗汉果位,超越三界六道的时候,以前没有断除的细微烦恼也会前来作障。
  除了以上三种人以外,修行愈精进的人,就愈有障碍,因为有些魔鬼、非人不希望众生摆脱魔障而获得解脱。如果这些众生本来就很散乱,根本不修行,这样的结果只会在轮回中受苦,根本不可能成就,所以魔鬼、非人等也不会瞎操心,来制造什么违缘;但是,对修行非常精进的人,魔鬼就会无事生非、从中作梗;
  另外,修持大乘佛法——发菩提心、修空性的人即使今生遭遇极小的违缘和痛苦,比如头痛、被人欺负等等,也会重罪轻报,从而遣除来世堕地狱等很大的痛苦,所以,修行精进的人违缘比较多,但这些违缘都可以转为道用。
  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分别做两件事。
  早晨起来的时候,就立刻发心,今天我一定要发菩提心,绝不离开菩提心,这也是前面讲的五力当中的引发力。
  当然,在白天作任何事情的时候,也要随时观察自己有没有离开菩提心。
  下午或者晚上睡觉之前,要观察自己一天当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菩提心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就要忏悔并发誓以后绝不再做;如果没有做过违背菩提心的事情,而且一天当中基本上没有离开菩提心的话,那就要随喜自己的功德,并发心以后一定要继续坚持。
  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幸福和困难两种对境。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健康、长寿、发财、 有名等等,就是所谓的幸福。
  如何将幸福转为道用呢?最关键的,是不能有傲慢心,要知道这些都是如幻如梦的,就像做了一场美梦一样。如果有利他心,就可以在如幻如梦的世界里,如幻如梦地利益众生。
  比如说,如果有钱的话,可以拿来放生、布施;如果有权力、有名声,就利用权力与名声去利益众生,解决其它生命的痛苦等等。
  一旦遇到一些困难、打击、失败等等,也不要伤心绝望乃至精神崩溃。更不能退失菩提心,即使再困难,都要以菩提心为动力和安慰,要勇敢地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业。
  我们的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像其它净土,除了证悟大乘一地以上的菩萨以外,所有凡夫的人生都既有巅峰也有低谷,既有快乐也有痛苦。如果在顺境和逆境中,都同样能得失两忘、宠辱不惊,我们的修行就永远不会退失。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却很难做到。万事胜意、一帆风顺的时候,大家也许会有修一修菩提心的兴趣,一旦遇到一些外在或内在的困境,就没有任何修法的动力了,这样下去,我们的修行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在动乱年代的艰难困苦中,藏地很多修行人却获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很多修行人感慨道:如果没有当时那种艰苦卓绝的环境,我的修行可能不会有今天的进步。由此看来,苦难的确是一笔财富啊!
  当然,在任何境遇前都能做到如如不动的人,必须要有很好的闻思修基础,否则,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就会时而趾高气扬,时而垂头丧气,一辈子都在患得患失的心态中过活,这样修行又怎么会有进步呢?
  另外,佛经里说:对早期修行人来说,财产太多也是修大乘佛法的一个违缘。
  当然,如果对这些财产没有任何执着,并能把财产用来利益众生的话,则没有问题,但一般修行不到位的凡夫不太可能没有执着,所以,钱财对修行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还有执着的话,那就是钱财愈多,牵挂愈多,这就更是修行的阻碍了。
  另外,说话太多,也是修行的一个违缘。首先,话说得太多,就没有修行的时间;其次,话说得太多,则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需要思维,思维好以后,才能说出话来,这样会使心里的念头层出不穷,心就不容易静下来。
  然后,与人之间来往太多,人际关系过于复杂,也是修大乘佛法的一个违缘。
  ……
  然后,经常要修学三个不退失。
  三个不退失是什么呢?
  第一,大乘佛法关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方面大大小小的所有功德,都来自于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善知识,会连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定义都不懂,就更谈不上修持了,所以,我们不能退失对善知识的信心,一旦退失了信心,功德的来源也就间断了。
  第二,菩提心修法是大乘佛法的精华,抛开菩提心,大乘佛法就空空如也了,所以,我们不能退失修菩提心的兴趣与精进心。
  第三,不能失去护持大、小乘戒律的决心。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的别解脱戒,还是大乘的菩萨戒,以及密宗的密乘戒,都应严格护持。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慈诚罗珠堪布:你可以更幸福
下一篇:慈诚罗珠堪布:如何面对贪心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慈诚罗珠推荐阅读
•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面对投生?
• 慈诚罗珠堪布:不喜怒无常
• 慈诚罗珠堪布:无论信与不信因果都在那里
• 慈诚罗珠堪布: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 慈诚罗珠堪布:保持清净密乘戒的密法修行人,最晚在七世之内
• 慈诚罗珠堪布:关于护法与财神
• 慈诚罗珠堪布:只有非常严重的罪业或非常伟大的善事,才会有现报
• 慈诚罗珠堪布:修习因果不虚的意义
• 慈诚罗珠堪布:密宗面对死亡的几个关键诀窍
• 慈诚罗珠堪布:一些对肉食者有用的方法、通过咒语的力量,把吃肉的罪业减轻
• 慈诚罗珠堪布:显宗与密宗之异同
• 慈诚罗珠堪布:做事修学一定要有正知正念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合下
• 蔡礼旭:格物要从起心动念下手,从错误的态度下手
• 宣化上人:修行要及时
• 四结
• 寂静法师: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真的吗?
• 定弘法师:如何正确理解净土法门法师讲2012的真实意思?
• 99 我的学佛经历
• 蔡礼旭:用心如镜
• 星云法师:佛光菜根谭之修行篇
• 寂静法师:是什么阻碍了你发财的机会?
• 忙了一世,闹了一世,苦了一世
• 他心通
::法师开示 ::
• 净界法师:知见模糊,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了!
• 宣化上人:地藏经 地狱名号品浅释 第五卷
• 印光大师:这句话3岁小孩都知道,80岁老人未必能做到
• 印光大师:邪见,皆生于聪明人
• 净界法师:佛教的修学是由内向外的!
• 印光大师放生语录
• 净界法师:经常行善的人,他以后的果报必有余庆!
• 印光大师:遇病,不怨天尤人求神祷鬼,通身放下念佛,作将死想
• 星云法师:人生之喻
• 宣化上人:修行做事不要有所求
• 宣化上人:修行的秘诀
• 星云大师谈幸福:人生之路
• 印光大师:关于《观无量寿佛经》的开示
• 海涛法师:华严经要义浅说 上
• 印光大师:念佛的原理是什么?
::佛学大辞典 ::
  • 咒愿师
  • 身业功德
  • 境观不二
  • 太虚空
  • 馞陀
  • 五种力
  • 圆顿章
  • 铲子禅
  • 十智同真
  • 天女
  • 翅由逻
  • 教乘法数
  • 庵
  • 信仰
  • 垂示
  • 露柱
  • 波吒厘树
  • 圣观寺
  • 即身成佛
  • 邓尉山圣恩寺志
  • 婆稚阿修罗
  • 四河
  • 第一义谛
  • 度沃焦
  • 六轮对位
  • 西藏佛教史(学者之宴)
  • 见至
  • 圆顿教
  • 权设大势
  • 法相宗
::学佛推荐 ::
•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也谈佛教徒的婚姻问题
•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和尚?
• 布施的方法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 家庭与菩提心(净慧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