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证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证严法师”的文章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之第十难[触事无心]

类别:证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十难:触事无心

佛说人有二十难,触事无心第十难;
   天下原来本无事,心中常因计较烦;
   前脚落定后脚放,悟得真空始是闲;
   恒持心净能轻安,触事无心也不难。

   学佛调心,这是人人的本分事,心难调,就会随着境界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要在难调的心态下,好好地用心下功夫,好好地调伏。「佛说人有二十难,触事无心第十难,天下原来本无事,心中常因计较烦」。
   这段话让我们了解:天下原本就没什么大事,心中如果不分别、不计较,自然可以和外面的境界融会贯通,一点困难的事情也没有。困难的形成,都是由于一分计较,有了计较心,事事就难以过关,所以我们的心要时时调伏好,真正不计较的心,其实是充满无限的自在与快乐。

印尼将军感受多
   看看这一回(民国八十九年)「全球慈济人医会」的成员集合在台湾,几天的时间里,每个人都过得很欢喜,并且有满满的心得与感动。其中,有一位从印度尼西亚来的将军,他是印尼空军医院的领导者,曾经统领全国七十多所国家空军医院,在印尼国内,他的地位可说是备受尊崇。
   他自己也说,平时进出都有随从陪侍在侧,最起码也有两位秘书或两位以上的随从。之前他也曾经来过台湾,一下飞机就受到相当的礼遇。我国的政要还派遣豪华轿车接送他,并且安排他住在五星级以上的饭店;此外,他开会的位置也安排在贵宾席,十分受到礼遇。
   但是,这一次他以志工的身分,随印度尼志工一起来台。那一天,在大林慈济医院的晚会活动中,大家都平等地依照先后次序入座。他说他走路要排队,座位则是在最后面,睡的地方是通铺,尤其是要睡在地板上,但是环境虽然截然不同,他却觉得很欢喜,并且切实体会到慈济世界的真平等——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却可以和平地共同生活。人医会里的成员,虽然每个人都是医师,却不分地位高低,让他觉得十分感动。
   他并没有分别「我的地位很高,平常受到与众不同的礼遇,进出受到如此的尊重,怎么来到这个团体没有得到特别的对待?」这就是「触事无心」。因为他触事无心,所以心很平静开阔、很欢喜,甚至他还体会到慈济这个团体的平等。
   心如果能不计较,天下就没有困难的事。困难的产生就是「心中常因计较烦」,若能不计较,人生不就海阔天空!下一句「前脚落定后脚放,悟得真空始是闲,恒持心净能轻安,触事无心也不难」。我不是常常说,就像我们走路,前脚走、后脚放,这样才能向前进;如果我们前脚走,却不想放后脚,就无法更上层楼。
   待人处事其实也是相同的道理,事过境迁就过去了,不要把心缠留在当时的状态。心如果缠绕在人事上,就会很不快乐,我们应该体会到,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假相,如果知道相是假的,一切相皆是幻化无常,那么人与人之间,哪有永恒不变的形相?
   看看大自然的境界,有春夏秋冬。在冬季里,树叶原本部掉落了,草木也枯干了,而春的来临,又让叶落的树枝慢慢地开始长芽。几天前看到的是干枯的树枝,两天后再看,树枝上的树蕊已经开始冒出来;隔天再看,树枝的嫩叶已经伸长了;再经过几天,就变成了整棵绿油油的大树。
   看!大自然的景象也是不固定。小树苗的成长很快,过了几天再看,几年后再看,从前的树苗已经变成大树了。所以大自然景象,没有固定的形态,人生的形相也是如此!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一样的形相,从初生婴儿天真无邪的可爱形态,慢慢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身体、躯壳不断地变化。在不经意当中,从幼年变成青年、中年、老年,躯体不停地变化,原本清瘦的人不知何时竟发福了,这就是改变中的形相。
   事物的变化就是无常,也就是「空」,因为它有生、住、异、灭。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的形态;物质则有成、住、坏、空的现象,世间没有一项可以永远留住的事物,既然留不住,也就是空。了解一切皆空的定律,凡事就不会烦扰我们的心,如此不仅心态能清闲,更能平静。

恒持心净能轻安
   心态若要平静,就要好好用心观察身外的境界,并且体会内心的世界。如果我们不用心就容易放纵,心若放纵就会产生计较。能收摄自己的心,冷静地思考,才能真正觉悟,拥有觉悟的心,即能体会真空妙有之法,世间就没有喜怒哀乐不平衡的情况产生,心地一片宁静闲适。所以「悟」字非常重要。
   「恒持心净能轻安」,我们要永恒保持通达的心态与观念,不要只是一件事情想通了,下一件事又想不通。世间的事相,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如果用心,就可以体会没有什么值得计较!一件事情既然想得通,其它的事情也都同理可证,这么一来,心能不受境界、人我是非所染污,就可以恒持清净,心若能清净就会轻安。
   人生难得心轻安,修行最重要的境界,也是在于轻安。所以我们要时时照顾好自己的心,境界本来就不会污染我们的心,心会受污染,都是自己沾染的,就像我们常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境界是它原本的境界,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只是自己的心被境界迷转,不是境界使我们的心转动。重点在如何解开心中的缠缚?缠于境界的人,心结还是要自己解开,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当我们遇到境界时,心不会烦乱,不会和境界牵缠不清,这样内心就能轻安,若能如此,触事无心也不难。
   平常对身外、身内要多用点心,才能真正体悟「一切皆空」的道理,进而得到妙有的欢喜。我们要永远恒持心的清净轻安,如此,待人处事就不会受到是非的薫染。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白岩松专访证严法师文字版
下一篇:证严法师:柔软的力量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证严法师推荐阅读
• 宗九过
• 唵黑豆
• 六法令他欢喜
• 性相
• 业火
• 福生天
• 香衣
• 一百三十六地狱
• 六空
• 名
• 求生
• 涅槃洲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极位
• 圣严法师:如何设佛坛
• 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
• 烦恼碍智碍
• 宣化上人:肥猪求救
• 竺云等连
• 十八道
• 不动曼荼罗
• 道俗七众
• 一切如来摩诃菩提金刚坚牢不空最胜成就种种事业三昧
• 僧实
• 无记化化禅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十方一切诸佛师,原是西方阿弥陀
• 宣化上人:要挽救世界的危机
• 星云大师:佛教的四点真理
• 海涛法师:改变自己的行为,你才能够离苦难得乐
•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 寂静法师:这简单的两个字,竟然拥有改变你生命的力量!
• 寂静法师:只要是夫妻,必有第三者
• 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 印光大师:如何对待小儿夭折?
• 星云法师: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 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一)
•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印光大师:即使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 海涛法师:用全世界最好的珠宝布施百年,还不如受持五戒的功德
• 宣化上人:宿世师徒
::佛学大辞典 ::
  • 浊恶处
  • 分诸乘
  • 悉地
  • 浊世
  • 孟婆神
  • 空无边处定
  • 冢间第一
  • 后夜偈
  • 克夏勃强特拉圣
  • 推功归本
  • 释迦
  • 皮袋
  • 金刚光菩萨
  • 真无量
  • 金刚起印
  • 不绮语
  • 有根无根
  • 虚堂和尚语录
  • 燋炷十地
  • 行仪
  • 未曾有
  • 鹿戒
  • 天童山
  • 融本末
  •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宝阶
  • 简言
  • 迦那提婆
  • 优陀罗罗摩子
  • 守护经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五乘教法?五乘教法是什么?
• 孝养父母(索达吉堪布)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什么是和尚?
• 什么是三宝?三宝是什么意思?
• 利己利人
• 忏悔除罪
• 布施的方法
• 什么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什么?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离人我是非之道
• 如何追求真富贵(惟觉老和尚)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