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星云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星云法师”的文章

星云法师:慈眼视众生

类别:星云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你和人相处,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怀疑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妒恨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藐视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成见的眼光看人。

  社会上,有的人说“慧眼识英雄”;世间上的英雄很少,有慧眼的人也不多,真正能做到“慈眼视众生”,就算不错了。

  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的慧眼,也就是爱人、助人的慈眼。

  父母用慈眼在看着儿女的成长;师长用慈眼在看着学生的进步;长者亲人用慈眼在看着子孙的光耀门楣;国家社会用慈眼在看着全民的健全有为。好的社区邻里之间,用慈眼互相帮忙;好的机关团体里面,用慈眼彼此互相提携友爱。

  人的一双眼睛是肉眼,假如给人一点关注,给人一些尊重,那就是“慈眼视众生”了。

  众生当中,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在各类的众生当中,就拿胎生的人类来说:有的人小气,悭吝不舍;有的人闭塞,庸俗不堪;有的人狡猾,玩世不恭;有的人虚假,表里不一。

  尽管千百万种不一样的众生,吾人应以慈眼来看他,总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增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假如人人都能用“慈眼视众生”的话,则世界的和平,种族的和谐,有厚望焉!

  非常遗憾的是,世间人有时不用慈眼看人,而用觊觎的眼光看别人的财产;用无情的眼光对人幸灾乐祸。有的人用“看坏不看好”的眼光看人;有的用“看假不看真”的眼光看人。一双美丽的眼睛,变成是刀、是剑,多么的可惜呢?

  《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游诸十方国土,以慈眼视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形象,能在每个人的家庭客厅里,被高高的供奉着。“慈眼”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在我身旁的人群里,吾人希望他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我呢?

  我们都希望我的朋友能用慈眼来看我;希望我的家人能用慈眼来看我;希望我的尊长能用慈眼来看我;希望我的乡亲能用慈眼来看我。但是,聪明的大家,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人呢?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星云法师:永不退休
下一篇:星云法师:美容与美心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星云法师推荐阅读
• 蓝毗尼园
• 质碍
• 圆珠
• 忍辱
• 法界身
•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
• 缘起观
• 加护
• 沈九成
• 笠置山
• 水冠
• 胜生严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甘露味国
• 星云法师: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 退三昧耶罪
• 印光大师:千万不要买印有佛像的香来烧
• 胡小林:我们对烦恼、妄念是一种什么态度?
• 明师可遇不可求
• 彻定
• 饭床
• 宣化上人:贪着境界会招魔
• 寂静法师:如何趋吉避凶?
• 似虎奔山
• 污戒
::法师开示 ::
• 慈诚罗珠堪布:所有痛苦烦恼都由我们自己创造
• 印光大师:如何排版印刷佛教类书籍
• 宣化上人:为什么佛说法要放光
• 宣化上人:脾气大是因为什么?
• 印光大师:可刊印流通精微显著的经典善书
• 印光大师: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
• 星云法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 圣严法师谈放生:仅仅止恶而不行善 不是大乘佛法精神
• 印光大师:三因佛性之义—正因、了因、缘因
• 印祖故事:因辟佛长婴病苦,革先心出家为僧
• 宣化上人:我并不是反对密宗,而是一种苦口婆心。
• 净界法师:《楞严经》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 星云法师:发光的手指
• 圣严法师:安心与安身
::佛学大辞典 ::
  • 竺潜
  • 有法意许
  • 免丁钱
  • 东寺曼荼罗
  • 檀溪寺
  • 死汉
  • 黄忏华
  • 衡山
  • 尼陀那
  • 自内证
  • 二入四行论
  • 种子袈裟
  • 六欲
  • 哑羊僧
  • 刺心
  • 普为乘教宗
  • 执纲
  • 月上女
  • 他利利他
  • 祖像
  • 三业
  • 理趣经法
  • 工夫
  • 衣领树
  • 普贤三昧
  • 一上神通
  • 九界
  • 柴扉无枢机
  •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五别境
::学佛推荐 ::
•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
• 婚姻危机中的反思(觉誓)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 进德之道
• 什么是五戒?五戒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佛教信仰与和谐家庭(觉真法师)
• 什么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什么?
• 什么是僧俗四众?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
• 戒嗔
•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