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圣严法师”的文章

圣严法师:禅修与神通

类别:圣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禅修与神通

    禅修者如无好的老师,指导正确的观念,纵然身心变化,似得神通智慧,也在邪魔境界。

    这种人可能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得到些神通感应,或许是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即使具足五神通,其骄慢心、嗔恨心、疑虑心还是很重。表现慈悲宽大,而对其自我的观点,自我成就的利害得失、名闻利养,还是看得很重。

    这种人有某种程度的神通力,能为人解疑,告诉你的过去未来,看似对人有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他们个人的人格不健全、性格不稳定,岂是真的成就和解脱。且可能造成大众对神通力的依赖、迷信,而失去自主自发的开拓精神;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若从正确的禅修观点而言,我们是人,应以人的方式及人的标准,由人来处理人的事务;若是人事而请鬼神来料理,那岂不成了人神鬼不分的世界了吗?我们都知道“敬鬼神而远之”的一句话,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对鬼神虽要尊敬,但要保持距离,太接近了便会为我们人的身心环境,带来困扰。

    我们人的社会,当依人的因缘、因果而运作,若借神鬼灵力之助,暂时看来似乎帮了忙,从深远处看,实是混淆了既有的秩序,反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人有“共业”也有“别业”,属于个人的因果是别业,属于大众共同大环境的因果叫做共业。不可以用特权或非自我努力的方式去改变既定的共业,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因个人的暂时利益而造成整个社会因果的错乱,遗祸于未来。

    神通在佛陀住世的时代,佛与罗汉都曾运用。但那只是在显示佛与罗汉的力量不可思议,而非为个人之利害改变其因果原则。且佛与罗汉不断地表示因缘不可思议,因果不可思议,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不易理清的,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心愿。

    现在用一个佛经的故事,来说明业力、因果的不易改变:

    释迦牟尼佛的故国,是印度的一个小城邦,名叫迦毗罗卫,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后,该国的许多精英,也跟着出家。未出家的释迦族,则有一大共业的业报现前,故将遭到灭族亡国的灾难。释迦世尊座下,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目犍连尊者,悲悯释迦族人的灾难,乃请释尊显现神通化解。佛陀心理虽感到悲痛,但却深知业力不可违,因果不可改,所以默然不语,经目犍连一再请求,释尊才答应试一试。

    释迦世尊于烈日当空之际,坐在敌军必经之路的一棵大树下,那棵树已经乾枯得仅剩一截老干。当摩羯陀国的琉璃大王,率大军去攻打迦毗罗卫国的途中,看到释尊坐在大枯树下,便下车请问释尊:“为何不找一株有荫的树下去坐?”释尊仅答以:“一切荫不如祖国之荫。”琉璃王听后似有感动,掉头把军队带了回去。

    第二天琉璃王还是想攻打迦毗罗卫国,释尊又坐到大枯树下,此次琉璃王路经时不再下车问话,仅在车上狠狠瞪了释尊一眼,便掉转军队回去。但释尊已然了悟,其族人之共业是无可挽救了,因此第三天便不再坐到大枯树下去了。

    目犍连尊者则于心不忍,便运用他的神通,把迦毗罗卫城的许多居民,装在他的钵中,来保护他们,释尊亦未加阻止。等到第四天琉璃王的大军攻破了迦毗罗卫城后,目犍连要把那些百姓放出来,发现钵中仅剩血水,无一人存活,这些释迦族人,都是在劫难逃。别说目犍连的神通救不了,连释迦牟尼佛的力量也无可奈何!

    这说明神通还是有其极限性,强大的共业及定业是难以改变的。只有用两种方法,可以改变命运:一为被动的受报,一为主动的还报(还债)。

    故在正统的佛法,是不轻易用神通的,禅宗更是忌讳、禁止谈神通和用神通。如有禅师说自己有大神通,并且表演神通,那必非正统的禅师,可能是修学其他法术的附佛法外道。

    那么禅师究竟有否神通?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禅修的工夫很深,有神通是很可能的。因为这种人的心非常宁静安定而统一,这样的“心”,能与外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统一,因此他能接收到一般人无法接收到的讯息,这种讯息不是一般所谓的电波,而是心的磁波(心波)。但是一位已得解脱的大阿罗汉,或是一位中国禅宗已得大悟的禅师,却未必有神通。解脱是因悟得无我的智慧,大悟是悟毕竟的空性,所以未必会跟神通相关。

    禅修的人如遇到灵体附身或异象出现时,切记要懂得处理,对善境既不贪著,对恶境亦不恐惧,便可安心自在,不受干扰。

    提醒自己要做到三种统一:①身心统一,②内外统一,③念念统一。第一步要达成身口意三业相应的目标,第二步要完成身心世界粉碎的程度。如何做到呢,要如禅宗有句名言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处理异象的最好方法。

    所谓的“斩”,就是用智慧之剑来勘破戳穿任何异象,不论是好境、坏境,凡有异于常情的现象发生,或声、或色、或味、或触都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绝缘体,便可不受任何异象的干扰了。

    所谓善境好境,就是在你打坐时,可能在你面前出现诸佛菩萨,通常都不是真有诸佛菩萨现前,而是内心的妄念的反应或是外来诸魔的干扰,使你不能达成心境统一的定境,更不能发明心无障碍的空慧。此时如不保持正念,就有可能使你变成一般民间宗教所见的灵媒或乩童。

    在禅修过程中,身心有所反应,是正常的。心理的反应是要达到宁静、和谐和安定,使情绪不易波动。如产生神、鬼、精灵、佛、菩萨等,在耳边说话,在面前出现,或使你进出佛国净土、天堂地狱等的境域,均属幻境,应当不予理会,切切不可执着,只要见怪不怪,必可平安无事。

    至于身体的反应,酸、痛、麻、养、气动等的现象,均是正常的。如遇头部胀痛,心脏不舒服时,若无老师教你如何处理,便不宜继续打坐,应该去看医生了。

    禅修会不会开悟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开悟有速有缓,有的人能于一闻佛法,就在言下大悟,有的人累劫修行,也不开悟。一般人修行,自我的心都指挥不好,自信心也不易建立,所以很难开悟。必须先从练心和净心做起,才能肯定自我,提升自我,然后把自我的执着摆下,便是悟境的现前。

    学佛修禅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先有自知之明,健全人格,建立信心,如果心理不正常、性格不稳定、观念不清楚、行为不端正,而想藉禅修开悟,便会带来走火入魔的危机。禅修者最忌讳的是迷恋神通,那会导致各种魔境的产生,丧失努力的自信而依赖神力的迷信。这与禅者的自我肯定、自我提升、终至于自我消融的修行,是背道而驰了。

(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至四日法鼓山第四届社会菁英禅修营)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圣严法师:因果与因缘
下一篇:圣严法师:居士的家庭生活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圣严法师推荐阅读
• 梵衍那国
• 佛见
• 三根
• 真佛
• 无异熟
• 四种世俗谛
• 娑婆婆
• 俱密
• 一切智无所畏
• 霍韬晦
• 聚墨
• 四七品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净界法师:鞋子里的人生哲学
• 宣化上人:与天主教修女的一席谈话
• 蔡礼旭:我们为什么笑不出来
• 果卿居士:《四清净明诲》之不偷盗
• 迦诺迦跋厘堕阇
• 印经院
• 蔡礼旭:德行是根本
• 蔡礼旭:不能把三千遍变成交作业
• 赤袈裟
• 妙莲老和尚:要怎样才会有人缘?
• 八触
• 宣化上人介绍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十念尚度何况久修
• 宣化上人:自由发展的可怕
• 圣严法师:认识观世音菩萨
• 海涛法师:拿佛珠的方法及十大使用禁忌
• 净界法师:即使没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没有空过
• 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功德更大吗?
• 学诚法师:问问自己,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走路、好好吃饭了?
• 圣严法师:怎么看堕胎呢?
• 印光大师: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
• 印光大师:不尽己分说大话皆是邪恶败类
• 印光大师:在未得一心前不可求感通
•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3
• 血浓于水,该如何看待亲情?
•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 海涛法师:老爸中风已经是植物人,希望法师能为老爸消灾
::佛学大辞典 ::
  • 宝藏
  • 大菩提
  • 四种自在
  • 私多
  • 草座
  • 朱镜宙
  • 杂毒善
  • 因风吹火
  • 事论
  • 三周授记
  • 七种定名
  • 万法一如
  • 庐山流
  • 蕅益智旭
  • 行森
  • 文字人
  • 思假
  • 五趣生死轮
  • 正理藏论
  • 戚欢随烦恼
  • 八识规矩补注
  • 宝珠
  • 偶像崇拜
  • 南中三教
  • 云门话堕
  • 伏钵
  • 不行而行
  • 西域中华海东佛祖源流
  • 信愿寺
  • 觉世旬刊
::学佛推荐 ::
• 获好名声之道
• 戒贪欲
• 什么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
• 离人我是非之道
• 利益和快乐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罪业?
• 忍辱多力
•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也谈佛教徒的婚姻问题
• 什么是三宝?三宝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