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蔡礼旭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蔡礼旭”的文章

蔡礼旭老师:如何让一个人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类别:蔡礼旭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接下来第五伦,「朋友有信」,朋友这一伦也是至关重要。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很多人在影响他,小孩在六岁以前,谁给他的影响最大?父母,所以你看孩子都会说「我爸爸说,我妈妈说」。等到他们上了小学之後,开始改口了,「我老师说」;上了初中之後,中学之後,他会说什麽?「我朋友说,我哪一个同学说」,所以朋友这一伦的影响性会随着年龄日渐重要。所以我们看出了社会的人,基本上跟父母之间互动就没有那麽多,往往都是朋友在影响他,所以好朋友、坏朋友对一个人影响就大了。

  有一句话是这麽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一个人事业要有成,往往是朋友多方相助,所谓「出外靠朋友」。「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友」,亲近善的朋友,「如雾露中行」,就好像一个人走在云里,走在森林里,还有淡淡的雾气,「如雾露中行」。虽然这些雾气没有马上把你的衣服弄湿了,「虽不湿衣」,但是「时时有润」,你虽然衣服没有马上湿掉,但是其实这些露水时时刻刻都在滋润你的衣服。这个就是比喻朋友的言语行为对我们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选择朋友至关重要。

  问:诸位朋友,你们相不相信你的孩子以後会交到好朋友?会不会?

  答:会。

  人要有信心才能把事情办好,来,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一下。信心是任何事情的根本问题,有信心才有力量;没有信心,啥事都办不好,但是不能光有信心,还要有智慧。

  我们想一想,交到好朋友跟坏朋友是不是抽签来的?是不是你每天拜观世音菩萨,你的孩子就交到好朋友?你自己就交到好朋友?不是。最重要的要长孩子判断善人、恶人、好友、坏友的能力,他有这个判断力了,你才能够高枕无忧,不然孩子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你要担心到什麽时候?不只选择朋友要担心,选择伴侣你也要替他担心,选择生意朋友你还要替他担心,那这样的人生好不好命?很不好命。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让一个人能够分辨是非善恶?这个也不是突然变得懂得分辨是非善恶,这个都要透过教育的,我们都用圣贤的经典来教导孩子。

  很多的老师跟家长会反映一个问题,他说「蔡老师,你们把孩子教得这麽善良,他出去一定会被人家欺负」。诸位朋友,你有没有这个问题?有没有?没有,有说出来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反映,很怕把他孩子教得太善良。我问他「那你把孩子教不善良就好了吗?」那他教不善良,他的不善良第一个对谁?那我就接着跟他说了,我说「我毕业都已经十年了,勉强来说还算个小善人,我这十年来也没有被人家欺负过」。所以很多人杞人忧天,烦恼一大堆事,他这个烦恼不只影响自己,还影响谁?还影响他的孩子。所以很多为人子女的都觉得他的父母紧张兮兮的,好像他们做什麽,他父母就很担心,这个都是太过了。

  我们思考不能随着自己的烦恼、惯性去思考,人的思考要循着天理思考,要循着真理去思考事情。所以中国的《易经》有提到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叫做「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就告诉我们,善人会跟善人在一起,恶的人会跟恶的人一丘之貉,酒肉朋友。所以你的孩子有善的本性才能吸引来善的人,就好像磁铁一样,它就会吸引这些铁。那你孩子那个又不是磁铁,吸不起来了,那他遇到恶的朋友他又不懂得判断,他就不会离开。你看那个水果烂了两、三颗,其他好的过几天都一起烂掉了,因为这个烂掉的汁会流出来,其他的就被污染,所以他假如没有办法离开恶的朋友,他就会慢慢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他要有智慧分辨好坏,他才懂得取舍,懂得对恶人要敬而远之,保持距离。

  所以我们用自己的人生去感受一下,善不会被欺负,而且经典也教导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擦亮自己的光就可以感来很多的光芒,我们说的就像月亮,众星拱这个月亮,你把自己擦亮了,很多星星都靠过来。所以真正会交朋友的人不是每天去阿谀奉承,送人家东西,讨人家喜欢,这样能不能交到好朋友?这样会累死你。你只要擦亮自己的德行,时时处处让人家跟你相处都是如沐春风,那朋友就很多了。

  我从我的侄儿身上发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的道理,他的母亲差不多三岁以前就开始教他《弟子规》,而且是一句一句要求他落实在生活当中。有时候他出去的时候看到小朋友在打人,他会拉拉他妈妈,然後跟他妈说「这个小朋友不能乱打人,这个小朋友不能乱骂人」。有没有人教他打人是错,骂人是错?没有,他为什麽懂?所以当你教孩子善,他同时知道什麽?恶。你告诉他孝是善,那他知不知道什麽是恶?对,不孝。你教他兄友弟恭是善,他知不知道什麽是恶?处处跟同学冲突是恶。你告诉他「凡是人,皆须爱」,要爱护别人,那他知不知道什麽恶?那伤害别人是恶,不替人着想是恶。因为你教他善,所以他同时知道恶,所以他能够善恶分明,他一分明他就懂得去取舍什麽样的人应该接近,什麽样的人不该接近,什麽样的事情应该做,什麽样的事不该做,他开始有判断能力。

  而为什麽现在这麽多年轻人常常都误入歧途,常常一些朋友一吆喝,他就不分青红皂白就跟人家去干一些荒唐事,问题出在哪?出在从小没人教他善恶,所以搞得他善恶不分。善恶一不分,只要遇到不好的环境、不好的朋友,马上就误入歧途。我曾经看过孩子已经犯了大错的一个家庭,警察局打电话到他们家,他妈妈妈接的,他妈妈一接,「你儿子杀人了」。他妈妈说「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後来赶到警察局,结果门一打开,他儿子在那里干嘛?在那里做笔录了。她马上本来是在哀号说「绝对不是我儿子」,突然话锋一转,「都是被那些坏朋友带坏的」,把责任怎麽样?那真是推得一乾二净。不好的朋友是缘,不是真正的因,不是孩子误入歧途真正的因,真正的因在哪?在孩子从小善恶不分,这是因,这个因遇到恶缘马上就走偏了。

  当一个人善恶分明,纵使遇到坏朋友,会不会误入歧途?会不会?不会。所以与其担心孩子以後会不会遇到坏朋友,不如现在把他的根基扎稳固,让他善恶分明,你才能够高枕无忧。所以人要深谋远虑,不然你一辈子会忙死你,而且忙了还不见得有效果,担心了还担心得不见得有什麽帮助。

  所以诸位朋友,现在我离乡背井到这麽多地方去,假如我善恶不明,我妈妈要担心死了。我到海口去的时候,有一句顺口溜叫「不到上海不知道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海南不知道身体不好」,为什麽?因为海南特种行业太多了,所以男人去那边都禁不起诱惑。假如我善恶都不分了,那我母亲不是每天在那里担心就好了,所以我们要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才能安父母的心。而你希望孩子以後的人生能够走得正确,走得踏实,不会误入歧途,你从现在就要赶快扎他的德行,扎他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的能力,这个才是长久之计。好,那我们现在知道如何选择朋友,从他的善恶去分辨。

  ——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第十六集

  文章属摘录,不代表全文意思,敬请观看全集视频。

  全集文字版来源:《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网站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蔡礼旭:人生的际遇不可能说都满我们的心意
下一篇:蔡礼旭:言语要厚道,总要给人留台阶,留面子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蔡礼旭推荐阅读

• 十种境界
• 大昭寺
• 八辩
• 摩诃
• 托
• 世雄
• 婆栖鸟
• 苦责愚痴棒
• 坐久成劳
• 本愿力
• 藏海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海涛法师说故事3:贿赂阎王
• 可在骨灰盒上雕刻“佛”字和莲花吗?
• 星云法师:图利他人
• 十罗刹女
• 学无学
• 君臣五位
• 如何安排佛学初级班的教学次第?
• 继成
• 忌月
• 大海众
• 似
• 元音老人: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二十六)
• 宣化上人:道贵在于行
• 眼疾如何忏悔?
• 证严法师:学佛要体会佛心
• 宣化上人:疾病缠身,如何诵经回向
• 不学佛还好,一学佛倒诸事不顺,是什么原因?
• 法华漫话系列:欢喜造善业随喜修善行
• 印光大师:莲池大师“殊”字辈,改为“袾”的原因
• 海涛法师:药师仪轨
• 印光大师: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
• 证严法师:一念之差解开冤结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殊胜颂
• 海涛法师:菩萨的愿戒与行戒 下
• 星云法师:消愁解闷
•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一)序前言
::佛学大辞典 ::
  • 余习
  • 那须政隆
  • 婆利阿修罗
  • 天师道
  •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 日参
  •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
  • 历劫
  • 悬衣翁
  • 十梦
  • 迷乳
  • 圆顿戒
  • 七情
  • 佉罗帝耶山
  • 唯境无识
  • 诸蕴
  • 回龙寺
  • 义空
  • 素馔
  • 得菩萨忍陀罗尼
  • 大方广圆觉经大疏
  • 二种轮身
  • 长老偈
  • 因明入正理论疏
  • 活句死句
  • 湖南海众
  • 秘密隐显俱成门
  • 严身真言
  • 佛说铁城泥犁经
  • 十方往生
::学佛推荐 ::
•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佛化家庭 三、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 戒贪欲
• 什么是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论建设佛化家庭(蔡吉堂)
•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
• 进德之道
• 第一福田
• 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