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梵名Samantamukhaparivarto na^ma^valokites/vara - vikurvan!a-nirdes/a 。全一卷。又称观音经普门品、观世音经、观音经、普门品经、普门品。收于大正藏第九册。为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别行。内容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之妙用。由长行与偈颂所成,唯偈颂在汉译诸本中之存废颇有出入。

 汉译本共有三种,一为竺法护所译之正法华经第二十三光世音菩萨品,二为鸠摩罗什译之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为隋代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之添品法华经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其中正法华经全缺偈颂;妙法莲华经在罗什译之初亦无偈颂,至隋阇那崛多时始作增补,故与添品法华经之偈颂完全相同。

 普门品甚早即有别行,由出三藏记集卷四列举之光世音经一卷(出于正法华经,或称光世音普门品)、观世音经一卷(出自添品法华经)等可知。又观世音之信仰,古来在印度、中亚、中国、西藏地区、日本等地均广为流布,近代尚发现用回鹘语、蒙古语、土耳其语所写的普门品之断片。

 据专家之研究,本经经文中有二、三处引用吠陀经之说,故本经与婆罗门信仰关系甚深,因此多数学者对观世音菩萨之起源,每与婆罗门教之湿婆神相提并论。此外,注释书有隋代智顗之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宋代知礼所著之观音玄义记四卷、观音义疏记四卷。[法经录卷二、大唐内典录卷二、回鹘文法华经普门品の断片(羽田亨,东洋学报第五之三)]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盐水佛
下一篇:观本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2
• 蔡礼旭:修身的道路要善观己心
•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70集)
• 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29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7
• 蔡礼旭:好朋友的标准就是《弟子规》
• 蔡礼旭:起心动念不自欺
• 蔡礼旭:劝人的前提是信任
• 蔡礼旭:角色的责任
• 蔡礼旭:要从流弊问题来考虑善
• 蔡礼旭:见人恶即怜悯,见人恶即包容
• 蔡礼旭:盛饭是大事还是小事?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彻悟
• 印光大师: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 和轮比丘
• 高贵寺
• 座元
• 蔡礼旭:禁于未发之谓豫
• 定弘法师:六道为什么会存在
• 《历久弥新的生活教育》主讲:蔡礼旭:老师 一
• 金刚身
• 刘素云:要下定决心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衣食住行一切都由阿弥陀佛来安排。
• 夏首
• 星云大师: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可转祸为福,遇难成祥之护身符
• 海涛法师:念佛、持咒要念到你看到每一个人都变成佛,这代表你念成功了!
• 宣化上人:对因果不可以不谨慎,不可以不小心
• 证严法师:求福寿不如修福慧
• 慈诚罗珠堪布:看了相貌就知道你的业障有多深
• 净界法师:这个世间上怎么变化,你的心不变化!
• 宣化上人:对付天魔及魔难的秘诀
• 宣化上人:何谓仁,佛教兴亡人人有责
• 《六祖坛经》教坐禅
• 印光大师:天下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所使
• 仁焕法师:念往生咒消业障,方知往生咒被我们错误理解了!
• 海涛法师说故事6:聪明的傻瓜
• 印光大师:人情如水
• 寂静法师:佛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愈方法
• 海涛法师:念佛当下即是佛 3
::佛学大辞典 ::
  • 惑着
  • 三道宝阶
  • 佛果
  • 香港佛教
  • 文殊三昧
  • 商弥国
  • 不可得
  •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地仙
  • 扇搋
  • 沙弥喝食
  • 智
  • 大屋德城
  • 十二头陀行
  • 梵摩尼
  • 念纯
  • 大光作舞
  • 义青
  • 大觉禅师语录
  • 维摩
  • 圈挛
  • 意许
  • 天台八教大意
  • 北路
  • 入众须知
  • 南山念佛门禅宗
  •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 支曜
  • 小参
  • 五种言说
::学佛推荐 ::
• 戒妄语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五种非人
•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 好的婚姻是人间天堂(清源)
•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什么是五乘教法?五乘教法是什么?
• 救护众生之道
• 什么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什么意思?
• 戒杀得安隐
•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